测井

✍ dations ◷ 2025-08-14 09:11:56 #测井,石油生产,经济地质学,油井,岩土工程

测井是通过钻井眼对地层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把样品带到地上直接观察,也包括把放到井眼里的仪器进行的物理测量。测井可在钻井工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包括钻井,完井,生产和弃井。测井是为了钻探油气,地下水,勘探矿物和地热,也包括环境和土工技术研究。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电缆测井来取得地层岩石性质的连续记录。这能推出进一步的性质,如含烃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和地层压力,可用于进一步的钻探和生产决策。电缆测井是通过电缆末端的测井仪器下降到油井里,通过不同传感器来记录岩石物理性质。测井仪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可测量电阻,声波,放射性,电磁,核磁共振以及岩石和岩石充填的流体的其他性质。

这些数据或在地面或在井眼里记录成电子数据格式,然后或打印出来交给客户,或保存为电子数据形式拷贝被客户。测井数据可边钻边提取(例如LWD),也可钻完再提取。

电缆测井可根据它们的功能也可根据它们的用途来分类。裸眼井测井是在油井或气井下套管前测井。套管井测井是在下套管后测井。.

电缆测井也可安装它们测量出来的物理性质来分类。

在1926年创立了斯伦贝谢公司的斯伦贝谢两兄弟(Conrad和Marcel Schlumberger)被认为是电法测井创始人。Conrad发明了勘探金属矿藏的斯伦贝谢排列法,然后兄弟俩将此方法应用到地下。1927年10月5日,斯伦贝谢全体工作人员在法国Pechelbronn将一个电极系下入488米的井中,成功地测量出第一条测井曲线。在现代模式下,这第一条曲线是电阻率曲线,可被描述成3.5米的侧向测井曲线。.

1931年斯伦贝谢公司的Henri George Doll和G. Dechatre发现就算没有电流通过井中的电缆,检流计也会摆动。这促使发明了自然电位测井(SP),是测量电阻率的重要方法。SP由渗透层边缘的井眼泥浆自然产生。根据电阻率和SP,测井解释工作者能分辨出渗透储层和非渗透层。

1940年,斯伦贝谢发明自然电位地层倾角测井仪,该仪器能计算地层的走向和倾角。这个基础的地层倾角测井仪升级为电阻率地层倾角测井仪(1947)以及连续电阻率地层倾角测井仪(1952)。

1948年在科罗拉多Rangely油田首次使用油基钻井液。普通电测需要有导体或水基钻井液,但油基钻井液没有传导性。为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40年代末发明了感应测井。

随着20世纪60年代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引进,电测变得更可靠。计算机化使测井处理更快,提高测井数据整理能力。70年代引进了更多测井方法和计算机,这些包括将电阻率测井和孔隙度测井一次测出来。

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两种测量孔隙度的测井方法(声波测井和核测井)。在二战时声波测井发展迅速。核测井是声波测井的补充,但是声波测井依然在很多联合测井工具中发挥作用。

核测井最初是通过测量地下地层的自然伽马放射性发展的。然而,随着工业迅速发展为记录核粒子轰击岩石。1939年Well Surveys公司发明测量自然放射性的伽马曲线,1941年发明中子测井。伽马测井对低渗透性的泥岩非常有用,因为泥岩释放的伽马射线比较多。这些测井方法很重要因为可用在套管井中。Well Surveys公司迅速成为Lane-Wells公司的一部分。在二战中,美国政府几乎在战时都让斯伦贝谢垄断裸眼井测井,让Lane-Wells公司垄断套管井测井。 在战后核测井继续发展。

核磁共振测井是1958年Borg Warner发明的。最初核磁共振测井在科研上成功但是在工程上失败。但是,Numar(现在是哈里伯顿的子公司)的连续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发展是这项新技术的希望。

现在已钻很多定向井。最初,如果不是直井的话测井工作者将测井仪器附在钻杆上工作。现代技术在地面上允许连续信息。MWD用泥浆脉冲技术从钻柱底的工具到地面的处理器来传输数据。

电阻率测井是测量岩石或沉积物的电阻率。

成像测井用一个旋转的传感器来测量整个井壁的声阻抗。 这可用于确定裂缝的存在与方位,同样也可知道地层的倾角。

孔隙度测井测量孔隙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比。大部分孔隙度测井使用声波或核技术。声波测井记录声波通过井眼环境的特征。核测井是通过井内测井仪器或地层发生的核反应工作的。核测井包括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和伽马测井,可用于地层对比。

密度测井是通过一个放射源轰击地层,在康普顿散射和光电效应后测量伽马射线计数来测量地层体积密度。这个体积密度可用于计算孔隙度。

中子孔隙度测井是通过一个高能量的超热中子轰击地层运作的。基于中子测井仪器,不管伽马射线被俘获,分散的热中子或分散的高能量的超热中子都可以被侦测到。 中子孔隙度测井对特殊地层的氢原子数量特别敏感,与岩石孔隙度保持一致。

声波测井提供声波时差,可反应岩性,岩石构造,但对孔隙度响应更好。测井仪器包括压电发射和接受器。声波从发射和接受器传播的校正距离被记录为声波时差。

该测井是测量井眼附近的地层自然放射性,以API作为单位,对砂岩和泥岩的区分非常有用。 因为砂岩主要是无放射性的石英,泥岩放射性主要是因为粘土中的钾同位素,以及吸附的铀和钍。

自然电位测量自然电位差,无需电流。是最早的电缆测井。

测量井眼直井的方法,用2臂或4臂。 它用于检测是否井眼垮塌,若出现的话测井曲线将变的不可信。

核磁共振测井利用地层的核磁共振响应,直接测量出孔隙度和渗透率,提供顺着井眼的连续记录。

光谱噪声测井是一个自然噪声测量技术,用于油气井整体分析,生产和注水层段的确定以及储层水动力特征。噪声是由于流体或气体通过储层产生的。

二十世纪70年代,测井形成了LWD这么一个新的分支。这个技术与常规测井相比可以提供相似的井信息,但不是把传感器放在电缆底部,而是集成在了钻柱上,可在钻进过程中进行实时测量。这样可让钻井工程师和地质师迅速取得如孔隙度,电阻率,井眼角度和钻压这样的信息,使得他们可以立即做出井下一步的决策和钻井方位的决定。

取岩心是取得井眼中可见岩石样品的方法。有2种类型的岩心:全岩心和井壁岩心。全岩心是用特制的冲击钻在第一次钻井眼时取得的,井壁岩心是在钻头穿过井眼后从井壁上取得的。井壁取芯最主要的优势是比取芯便宜(钻井不需要停止)以及可取得多个样品,主要的劣势是确定不了样品的准确深度以及可能取样失败。

录井工作是描述通过泥浆循环带到地面的岩屑的工作。在石油工业中这项工作通常是由录井公司完成。录井一个典型的参数是地层气测值,比例尺通常是根据各家公司决定的,在实际工作中是根据最大最小值的变化来确定的。在当今石油工业标准中录井通常包括例如但不限于钻时,岩性,气测值,钻井液温度,氯化物,有时也包括泥浆密度,预测井眼压力和D指数校正。

在石油工业中,测井和录井向操作公司传递出即时数据,操作公司可对井作出操作决策,也可同邻井进行地层对比,油气数量和质量的解释。进行测井解释的专家被称作测井解释工作者。

电缆与油井的连接

电缆的油井顶端

测井车

从电缆上去除蜡

BO shifting tool

相关

  • 药理药理学(英语:Pharmacology),是研究药品与有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品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品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品
  • 万惠霖万惠霖(1938年11月20日-),中国物理化学家。生于湖北汉口,籍贯湖北汉阳。196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6年该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曾任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
  • 佩皮一世佩皮一世(Pepy I),拉名是麦雷拉(Meryre,意为被拉所喜爱的),埃及第六王朝第三位法老,在位49年(公元前2332年—公元前2283年在位)。他可能是第六王朝的第一位法老特提与王后伊普特一世(Ip
  • 1953年(第26届,1954年颁发)(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 音效音效(英语:audio effect)或声效(英语:sound effect)是人工制造或加强的声音,用来增强对电影、电子游戏、音乐或其他媒体的艺术或其他内容的声音处理。在电影和电视制作中,一个音效是
  • 台湾数位光讯科技台湾数位光讯科技集团(Taiwan Optical Platform),简称台数科(TOP),成立于2006年8月2日,是台湾中部有线电视多系统业者(MSO)及互联网供应商(ISP)。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五大MSO,并朝全方
  • 暗杀了他风暴333行动(俄语:Шторм-333)是1979年12月27日苏联军队暗杀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哈菲佐拉·阿明的行动代号,该行动获得了成功。阿尔法特种部队的退伍军人称此次行动为部
  • 印度对虾印度明对虾(Fenneropenaeus indicus)是明对虾属下的一种虾。它原属对虾属,称印度对虾(Penaeus indicus)。 这种虾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如非洲东部、印度、马来西亚、印尼、
  • 白雪岑白雪岑(5月16日-),原名白雪,中国女配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02级高职配音班,与演员黄渤,配音演员边江、邱秋等是同班同学。代表作有电视剧《雪山飞狐》的程灵素、《老九
  • 国际主义劳动者全国协议会国际主义劳动者全国协议会(日语:国際主義労働者全国協議会)是日本的一个托洛茨基主义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91年,由第四国际日本支部全国协议会改组而来。该组织将争取“环境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