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菜

✍ dations ◷ 2025-05-11 05:27:23 #斋菜
斋食,现在往往是素食的代称。原本指的是过午不食,过午不食从字面理解就是过了中午或午时(上午11时到下午1时)直到次日黎明都不再进食了。最早来源于佛教,是释迦佛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在律部更常见的说法叫“不非时食”。斋食则是宗教术语,对于原始佛教来说,吃斋主要是讲过午不食(不非时食),吃的内容是什么则无所谓。不管是吃素也罢,吃荤也罢,只要是过午不食就算是吃斋了。斋食对于佛教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是八戒、十斋日戒和头陀行之一,为佛教徒必须遵守的戒律。其他宗教也有类似的吃斋,他们也是很重视斋食的。《增一阿含经》云:迦留陀夷向暮日入,着衣持钵,入城乞食。尔时极为暗冥,时迦留陀夷渐渐至长者家。又彼长者妇怀妊,闻沙门在外乞食,即自持饭出惠施之。然迦留陀夷颜色极黑,又彼时天欲降雨,处处抴电,尔时,长者妇出门见沙门颜色极黑,即时惊怖乃呼,是鬼,自便称唤,咄哉,见鬼。即时伤胎儿,寻命终。由此因缘,佛遂立过午不食之制。佛教提倡不杀生,但一般允许食用三净肉。 《四分律》第四十二卷中规定: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有如此三事因缘不净肉。我说不应食。若见为我故杀。若从可信人边闻为我故杀。若见家中有头有皮有毛。若见有脚血。又复此人能作十恶业常是杀者。能为我故杀。如是三种因缘不清净肉不应食。有三种净肉应食。若不故见不故闻不故疑应食。若不见为我故杀。不闻为我故杀。若不见家中有头脚皮毛血。又彼人非是杀者。《五分律》第二十二卷中也记载了释迦牟尼如此定义三净肉,并亲自鼓励弟子食用的例子:有一将军名曰师子。是尼犍弟子……将军知佛受已。还归其家敕市买人。此间所有死肉莫计贵贱尽皆买之。如教悉买。通夜办种种美食。晨朝敷座自往白佛。食具已办唯圣知时。佛与比丘僧前后围遶往到其家就座而坐。将军手自下食欢喜不乱。时诸尼犍。闻师子将军请佛及僧极设肴膳。生嫉妒心。即于街巷穷力唱言。师子将军叛师无义。今乃反事沙门瞿昙。手杀牛羊而以供养。诸比丘闻不敢食。师子将军胡跪白佛。此诸尼犍长夜毁佛。我今乃至绝命终不故杀。愿敕比丘勿生嫌疑。自恣饱食。佛即告诸比丘。随意饱食。食毕行水。取小床于佛前坐。佛为如前说随喜偈从坐起去。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诸比丘。有三种肉不得食。若见若闻若疑。见者。自见为己杀。闻者。从可信人闻为己杀。疑者。疑为己杀。若不见不闻不疑。是为净肉。听随意食若为比丘杀。比丘及沙弥不应食。听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食。若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杀亦如之。目前南传佛教仍然采取可食三净肉这个观点。大乘佛教中认为去除五辛之后才是真正的素食。中国佛教认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食用奶制品,但平时不主张喝奶及食用奶制品。不食蛋。虽然酒为谷类或水果制成,但因为喝酒会乱性,故不可食用。大乘佛教有的认为三净肉是帮助初信者过渡到素食的权宜之计,有的则根本禁止食用三净肉。《楞严经》第六卷中佛告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提婆达多派崇尚苦行,主张完全素食,不食用肉类、鱼类、牛乳和盐。提婆达多主张不食用任何肉类,是佛教史上最早提倡纯素食主义者。但释迦牟尼则认为可以食用三净肉,在戒律上的见解不同,引起了僧团分裂。三净肉是一个佛教术语,指信徒可食用没有见到为己而杀、没有听说为己而杀或不怀疑为己而杀的动物之肉类。还有五净肉的说法,是上述三个加上自然死亡、以及被其他鸟兽杀死食余的肉。九净肉又加上了:第六不为己杀、第七生干(非由汤火而熟)、第八不期遇、第九前已杀。由动物制成的食品称之为“腥”,而另有五种辛味植物被称为“荤”。根据《楞严经》记载,佛家五腥为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梵网经》谓:“五辛,一葱、二薤、三韭、四蒜、五兴渠。”《楞伽经》谓:“五辛,一大蒜、二茖葱、三慈葱、四兰葱、五兴渠。《杂阿含经》注解云:兰葱“非小蒜,木葱。是也。木葱即韭也”。 《本草备要》注解云:“慈葱,冬葱也;茖葱,山葱也;兴渠,西域菜,云即中国之荽。”《楞严经》《梵网经》《楞伽经》三部经书共汇集了下列七种植物:禁吃五辛源自于印度古代婆罗门的饮食禁忌,食用葱蒜的主要是贱民阶级,他们被驱逐在城外。大乘佛教承袭了婆罗门的传统,认为食用荤菜,会增进性欲,召引恶鬼,使天人远离,并使人进入地狱(除非为了治病,否则不可食用)。五辛均属于植物当中的葱科,这些植物的成分当中都含有大蒜素,当人体食用这些含有大蒜素的蔬菜后,在血液中会释放一氧化氮,能令血管扩张,放松平滑肌,有改善勃起功能障碍的效果。因此,中国古代中医认为这能治疗阳痿,增进性欲。而性欲的产生,又影响到了佛教、道教信徒的修行,并且与其禁欲的基本教义所背离,故为之禁食。

相关

  • 本雅病毒科沙状病毒科 汉他病毒科 内罗毕病毒科(英语:Nairoviridae) 番茄斑萎病病毒科(英语:Tospoviridae) Phenuiviridae(英语:Phenuiviridae)本雅病毒目(Bunyavirales),又译为布尼亚病毒目,属于有
  • 拉斯克公共卫生特别奖拉斯克奖(英语:Lasker Award),始自1946年的年度奖,奖励取得了重大医学科学贡献的在世医学研究者。拉斯克奖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
  • 药用大麻医用大麻(法语:Cannabis médical; 英语:medical cannabis或medical marijuana)是可用于医疗处方的大麻或大麻素。相比娱乐用大麻的高强度THC,医用大麻拥有相对较高的大麻二酚(CBD)
  • 判例法判例法(英语:case law),就是以个案判例的形式表现出的法律规范,以遵循先例的法律原则作为其建立的基础。简单而言,作为判例的先例对其后的案件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成为日后法官审判
  • 混成词拼音文字中,混成词(英文:portmanteau或blend,又译为合音词、紧缩词、合并词、 混合词)指由最少两个词语或词语的一部分结合而成的词语或词素,该新词语的意义和读音集组成部分之成
  • 爱尔兰大饥荒爱尔兰大饥荒(an Gorta Mór),俗称马铃薯饥荒,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在这7年的时间内,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
  • 中菲海道通行协定暨农渔业合作备忘录《中菲海道通行协定暨农渔业合作备忘录》(英语:Agreement on Sea Lane Passage and the Memorandum on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Repubilic of Chi
  • 澳网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英语:Australian Open)是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也是四大满贯赛事中每年最先登场的,使用硬地作为场地。赛事由国际网球联合会(ITF)和澳网官方委员会联合负责。澳
  • 卧龙岗沃隆冈(Wollongong,或译乌龙岗、伍伦贡)地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海岸的一座工业城,位于悉尼南82公里(约45分钟车程),市辖境有684平方公里,属新南威尔士州的伊拉瓦拉地区。从沃隆
  • 布里瓦德县坐标:28°15′50″N 80°43′17″W / 28.263933°N 80.7214417°W / 28.263933; -80.7214417布拉瓦县(英语:Brevard County)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东部的一个县,东傍大西洋。面积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