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 (排球运动员)

✍ dations ◷ 2025-11-08 12:55:12 #张晨 (排球运动员)

张晨(1985年6月28日—),江苏人,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亦为中国国家男子排球队成员,身高2.01米,司职主攻,现时效力于江苏南京广电猫猫男排。

父亲在江苏男排做助理教练,因为父亲的关系,张晨从小就开始接触排球。张晨因相貌英俊受到不少球迷青睐。2005年2月,张晨在江苏男排打上主力。十运会表现不俗的张晨被冠以“最佳新人”的名号。

2011年之前,张晨曾四次入选中国男排,2005年10月22日,张晨第一次入选国家队,但因技术和力量与老队员存在差距,未能留队。2006年再次入选国家队的张晨因伤被退回江苏队。此后因为伤病,张晨再次错失良机。随着伤病的逐渐恢复,张晨通过联赛的磨练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江苏队征战国内赛场的主将。2010年第四次入选国家队的张晨终于如愿代表中国男排出征世锦赛。

尽管世锦赛成绩不佳,但张晨已经成为中国男排主攻的重点培养队员。2011年张晨以主力身份参加了亚锦赛和世界杯的比赛,他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同样暴露一些问题,这些都为张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1-2012赛季中国男子排球联赛,由于陈平世界杯受伤缺席,张晨率领的江苏队爆冷无缘八强。2012年,周建安依然将张晨招入国家队,为伦敦奥运会资格赛做最后的备战。

相关

  • 物部守屋物部守屋(?-587年7月)是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家,官职为大连(伴造出身的有力豪族)。物部守屋出身于当时朝廷中的有力氏族物部氏,其父亲为物部尾舆,母亲为弓削氏之女阿佐姬。物部守屋同其
  • 中华路 (台北市)台北市内有两条中华路,市区路段位于台北市万华、中正两区区界,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水源路口。其中忠孝西路至爱国西路为中华路最核心的部分,上述路段也是省道台3线一部分。此路
  • 康德谟康德谟 (德语:Max Kaltenmark, 1910年11月11日-2002年6月26日) 是奥地利裔法国汉学家。主要研究中国的宗教思想和道教文学。1910年11月11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出生不久就随
  • 树懒属树懒属(学名:),生物分类学上属于树懒亚目下的树懒科,也是树懒科当中的唯一一属,更常见的俗称为三趾树懒。与同为树懒亚目下的另一属二趾树懒属是近亲,分布地区也相近。树懒的移动速
  • 戴煦戴煦(1805年-1860年),字鄂士,号鹤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数学家。另外其成就也涉及书画篆刻的领域。其兄长为书画家戴熙。戴煦在青年时期写成《重差图说》一书,文字深入浅出,内容通
  • 霍比屯霍比屯(英语:Hobbiton)是托尔金传说故事集里中土大陆的一座小镇,夏尔地区的主要聚落之一,居民为霍比特人。在地理位置上,霍比屯位于夏尔西区:331,东方大道之前;其建立时间并未被明确提及,但小说有描述霍比屯是夏尔最古老的聚落之一。其中,在袋边街小丘之上的袋底洞即是比尔博和佛罗多的住所,也是霍比屯内最豪华的地洞;袋边街三号则是山姆·詹吉家族的住所。霍比屯另一个明显的地标是位于水桥北侧的山迪曼磨坊。虽然大部分当地居民都是居住在传统的地洞中,但霍比屯也有一些在地面上建造、类似于人类居所的屋子。这个聚落很小
  • 黎明技术学院黎明技术学院(英语:Lee-M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黎明学院,是一所位于台湾新北市泰山区的技术学院。
  • 堤丰堤丰(希腊语:Τυφωευς / Τυφων / Τυφαων / Τυφως;英语:Typhoeus / Typhon / Typhaon / Typhos),又译提丰或堤福俄斯(Typhoeus)或泰风,希腊神话中象征风暴的妖魔巨人。该词在希腊语中译为“暴风”或“冒烟者”。据《神谱》记载,堤丰为大地之母盖亚之子。传说降生之地在奇里乞亚地区的山洞里。堤丰子息众多,都是希腊神话中的著名魔怪。诸说中,以它与雌蛇厄客德娜交配为最普遍。两只大妖所生子女计有:堤丰有百个龙头,最为出名。每张口中,暗色的蛇信伸缩吞
  • 毛里求斯蓝鸠毛里求斯蓝鸠(),又名马岛蓝鸠,是毛里求斯已灭绝的鸽。它们呈白色、深蓝色及红色,令皮埃尔·索纳拉特(Pierre Sonnerat)联想起荷兰国旗。虽然原住民认识毛里求斯蓝鸠,但却没有任何科学文献的纪录,而很多资料都是伪造的。现时只有三个已知的标本,分别存放于巴黎的法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爱丁堡的皇家博物馆及路易港的毛里求斯自然史博物馆。此外,亦有一些有关的图画,包括两幅描绘刚被射杀及两幅饲养的毛里求斯蓝鸠。毛里求斯蓝鸠的第一组骨骼是于2006年在马尔桑吉斯发现,估计是因洪水或相似的灾难所杀害。由于以往的古
  • 墓道墓道是坟墓所建筑的道路。可分为陵园地面道路、地下墓室道路两类。东亚陵园地面道路或称为神道,解释为神行之道。在中国建筑传统中有一定等级和规制。汉朝帝王陵墓地面道路称谓有神道(羡道)、徼道(交道)、司马门道。当代学者刘庆柱、李毓芳解释,神道为“与帝陵四条羡道相连接的地面上的道路”。神道宽百米,“建石柱以为标”,不容任何人侵占。神道外有壖地,禁止他人入葬。有四条神道与墓园的四座司马门相对,又称司马门道、司马道。两汉时,神道为帝陵建筑组成部分,诸侯王多有效仿、僭越:52—53。当代研究者认为,汉代所称“徼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