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

✍ dations ◷ 2025-04-25 08:41:28 #朱敬一
朱敬一(1955年10月29日-),台湾经济学家。台大商学系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华民国(台湾)常驻世界贸易组织(WTO)代表团常任代表、美国国家科学院海外院士。朱敬一于1998年即获中央研究院院士殊荣,后曾任中研院副院长、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行政院政务委员、行政院国科会主委等,并曾参选台大校长。2019年主动申请退休,经核准退职,总统府8月23日公告应予免职,自8月31日起生效。朱敬一是清朝思想家龚自珍后人。2008年8月之后,台湾经济遭受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冲击,此时朱应《中国时报》之邀,始于《中国时报》上以《安得广厦千万间》为题设财经专栏,至2009年,改以《掌握财经关键》为题。除了《中国时报》外,2009年2月起,朱亦应《联合报》之邀,每两周一次,撰写《名人堂》专栏。朱由此二专栏,运用经济理论探讨社会现象、政治问题、绿色能源等时事;也对国际金融局势与国内政策发表评述,并介绍2008年、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的文笔力求清晰易懂,向一般读者介绍经济理论的内涵,并介绍国际重要经济发展及学者。专栏涵盖杜甫到凯因斯的主张,分析范围包括台湾哈雷机车到政治几何学。对于台湾的教育,朱敬一认为其有许多问题。其最近参与了台湾教育改革的“七一二我要十二年国教大游行”其认为台湾基础教育过于死板,尤其是公民教育的教材不够灵活,以致学生无法透过学校的学习培养公民素养。然而有人认为其只点出问题但不着手改革,如同无的放矢,“希望身居政学要津又不乏机会可插手教改事业的学术菁英,必须记取自己过去的教改经验,能知道教育的真正问题,以及担负起改革者应有的责任伦理。”朱敬一对通识教育的落实十分重视,认为台湾教育过早分流,应效法美国大一、大二学生不分科系的制度。通识教育在学生视为营养学分、教授亦不重视的情形下,使大学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流于形式。朱敬一对此召集了2008年全台七所顶尖大学通识教育评鉴,弥补科学潮流下专业太窄的弊病,致力扩大现今考试制度下过早分类组的学生们知识与关怀的广度。朱敬一自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分别至北、中、南的高中上一学期的社会科学课,是第一位走进高中校园,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刚从国中毕业的学子走入人文与社会科学世界的中研院院士。2013年1月,朱敬一与教育部长蒋伟宁、中研院长翁启惠共同发布声明力挺涉假发票案的教授,主张“教授买三个碳粉匣拿来报萤幕”不算贪污,但论点随后引起舆论的论战。近年台湾的赋税制度变革,朱敬一在多次税赋改革会议中拒绝赴会。

相关

  • 路易吉·伽伐尼路易吉·阿洛伊西奥·伽伐尼(意大利文:Luigi Aloisio Galvani, 拉丁文:Aloysius Galvani)1737年9月9日-1798年12月4日)是意大利医生、物理学家与哲学家,现代产科学的先驱者。他在意
  • 互操作性互操作性(英文:Interoperability;中文又称为:协同工作能力,互用性)作为一种特性,它指的是不同的系统和组织机构之间相互合作,协同工作(即互操作)的能力。技术系统工程设计(technical sy
  • 清醒清醒指的是人脑和意识所处的一种状态,在此期间个人能够保持意识,完成一系列的认知任务,并对外界的刺激有所反应,如交流、步行、进食、交配等。与清醒相对的状态是睡眠,在此期间外
  • 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国(阿拉伯语:دولة فلسطين‎) 通称巴勒斯坦,是一个由居住在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国家,于近代数百年中曾为奥斯曼土耳其
  • 杂化轨道杂化轨道(英语:Hybrid orbital)是指原子轨道经杂化(hybridization)后所形成的能量简并的新轨道,用以定量描述原子间的键结性质。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共同用来解释分子轨道的形
  • 托马斯·杰斐逊托马斯·杰斐逊(英语: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者
  • 臭鼬臭鼬(学名:Mephitis mephitis,美俚称:Skunk),是臭鼬科最著名的一种动物。臭鼬广泛分布在北美洲墨西哥以北的广大地区,在加拿大和美国都非常常见,甚至被当作宠物驯养。臭鼬的体毛为黑
  • 岩石圈岩石圈位于地球的表层,薄而坚硬。岩石圈在软流圈之上,包含部分上地幔和地壳。地壳在地幔之上,由莫氏不连续面作为分界。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由许多板块组成
  • 铀玻璃铀玻璃是含有铀元素的玻璃,一般以二氧化铀的形式在玻璃熔融前加入着色。添加铀的重量比例通常从痕量到约2%,但在20世纪初期也有铀含量高达25%的铀玻璃被制成。铀玻璃曾被制成餐
  • 针经《灵枢经》,与《素问》合称《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又称《灵枢》、《针经》、《九针》。因其共有九卷又称作《九卷》,在唐朝王冰之前又被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