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基

✍ dations ◷ 2025-04-04 06:31:50 #李石基

李石基(이석기,1962年2月2日-),韩国政治人物,出身全罗南道,韩国外国语大学毕业,前亲北政党统合进步党担任韩国国会第19届国会议员。立场为亲朝鲜政权,拒唱韩国国歌《爱国歌》。

2013年8月28日,韩国国家情报院指控李石基涉有“内乱阴谋罪”嫌疑。根据韩国国家情报院所声称,涉案人员创立了一个“革命组织”(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李石基可能是负责人。每次秘密聚会时,都会齐唱《赤旗歌》和《革命同志歌》等朝鲜革命歌曲。从国情院掌握的录音资料中发现,李石基曾在一次聚会上称“预备紧急情况,需要准备枪支”。以李石基为首的地下组织(RO,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成员达130多名,由他带头举行秘密聚会,他们在聚会时谋划破坏韩国通信和储油等核心设施。据韩联社报导,这是韩国调查机构时隔30多年首次处理涉嫌内乱阴谋的案件,尤其是作为在职的国会议员受到类似类调查实属罕见。而国家情报院是否利用此案扩权干政的行为也受到讨论。

2013年9月4日下午,韩国国会就“李石基逮捕同意案”进行表决,随后在289名国会议员表决下,以258票赞成通过了对李石基的逮捕同意案。9月26日,韩国检方以“密谋推翻政府”起诉李石基。

2014年2月17日,韩国水原地方法院以涉嫌策动内乱在判处李石基12年有期徒刑,剥夺国会议员资格10年,成为韩国1980年代推动民主化后,首位遭判处叛国罪的国会议员。

2014年12月19日,韩国宪法法院12月19日裁定,解散具有亲朝鲜(朝鲜)背景的在野党“统合进步党”,撤销该党5名国会议员的议员资格。在韩国宪政史上,宪法法院宣布解散特定政党尚属首次。宪法法院裁定认为,按照统合进步党的建党理念,该党试图通过行使武力颠覆韩国的自由民主主义体制,并试图修改韩国宪法,违反了民主主义的基本秩序。宪法法院还提及统合进步党议员李石基组织的秘密集会,证实李石基为首的秘密组织计划在战争爆发时与朝方合作,对韩国采取武力行动。因此,在解散该政党的同时,撤销李石基等统合进步党议员的议员资格。

李石基被判刑后羁押于大田监狱,2021年12月24日获假释出狱。

相关

  • 甘子钊甘子钊(1938年4月16日-),生于广东信宜,中国物理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
  • 侯毓汾侯毓汾(1913年8月11日-1999年9月10日),江苏无锡人,中国染料化学家,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学科奠基人,原中国染料学会理事长。1913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她一生全部献给了活性染料事业
  • 曼谷新国际机场曼谷国际机场可以指:
  • 雷内·克莱尔雷内·克莱尔(法语:René Clair,1898年11月11日-1981年3月15日),法国制片人、作家,20世纪20年代因拍摄喜剧默片而出名,后拍摄了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有声电影,曾前往美国、英国工作。第
  • 吴仁静吴仁静(越南语:Ngô Nhân Tị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诸葛炮楼山诸葛炮楼山,又称炮楼山,位于缅甸果敢县与中国镇康县边境,高约2102米:48、50。相传三国时代诸葛亮平南时,于此兴建炮楼,山顶现存一座诸葛庙。
  • 乔沃瓦拉乔沃瓦拉(Chowwara),是印度喀拉拉邦Ernakulam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603(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3603人,其中男性6754人,女性6849人;0—6岁人口1409人,其中男714人,女695人;识字率7
  • 杜立伟杜立伟(英语:Li-Wei Tu,1958年-),新竹人,现定居高雄市,台湾物理学家。曾任国立中山大学研发长、物理学系主任。现为国立中山大学物理学系特聘教授。2014年当选SPIE会士。于美国西北
  • 夏之时夏之时(1887年10月18日-1950年10月6日),字亮工,四川省合江县人。中国近代历史人物。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初二(公历1887年10月18日)出生于四川合江榕山镇(今虎头乡);1904年东渡日本,
  • 半偶制半偶制是一种亲属系统,在社会内只能存在两个半偶制系统。这些案例中,社群一般是单系制度(即父系制度或母系制度),任何出生在这两个系统中的个体,其婚姻都发生于相对的半偶制社群之间。它是一种只有2个氏族的外婚制氏族系统。父系亲属系统中,女性可在两个之间交换的系统被称为半偶制系统。半偶制社会主要存在于北美洲原住民和澳大利亚原住民中。:357–376:333–339: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