锑化合物

✍ dations ◷ 2025-11-26 10:23:45 #锑化合物
锑化合物是化学元素锑(Sb)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锑化合物中,锑主要呈现+3和+5价,其+3价的阳离子在水中水解,一般以SbO+的形式存在,而不是Sb3+。锑可以形成+3价和+5价的卤化物。+3价的四种卤化物均是已知的,除三碘化锑为红色晶体外,其余均为无色晶体。三氟化锑是一种氟化剂,其活性比三氟化砷强,可由三氧化二锑和氟化氢反应得到:它可用于制备有机氟化物。其余三卤化锑可由金属锑和相应的卤素反应得到。浓盐酸和硫化锑反应也能得到得到三氯化锑,它可以通过重结晶或蒸馏来提纯。三氯化锑可以溶解很多氯化物,得到导电的溶液。三卤化锑在水溶液中可以强烈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卤氧化物:除了SbOX外,还会生成Sb4O5X2等其它含氧物种。氯氧化锑(SbOCl)由三氯化锑水解得到,白色的水解产物可以溶于酒石酸或硫代硫酸钠,形成−和3−而溶解。将三氯化锑溶于较浓的盐酸,形成氯锑酸盐而抑制SbOCl沉淀的生成。它和强还原剂反应,放出剧毒的锑化氢:较弱的还原剂只会使反应产物停留在单质锑:五卤化锑是低熔点的化合物。五氟化锑可由五氯化锑和氟化氢反应,或三氟化锑和氟气反应得到:五氯化锑可由三氯化锑的进一步氯化得到。这两种卤化物都能形成六卤配离子SbX6-。三氯化锑在氯化铯的存在下被氯气部分氧化,生成深蓝色的Cs2SbCl6,其结构与黑色的(NH4)2SbBr6类似,由3−和−构成。锑和氧气反应得到三氧化二锑(Sb4O6),它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简单的分子Sb2O3只有在高温下存在。三氧化二锑溶于浓酸或有配位性的酸,形成相应的盐或配离子,如溶于硫酸生成硫酸锑(Sb2(SO4)3);它也能溶于碱形成亚锑酸盐。氢氧化锑(Sb(OH)3)是未知的,目前仅已知Sb2O3·xH2O这一水合物。五氧化二锑(Sb4O10)可由五氯化锑的水解得到。其胶体可由三氧化二锑和过氧化氢反应得到:在硫酸介质中,过硫酸铵氧化三氧化二锑也能得到五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的酸性比三氧化二锑强,可溶于碱形成锑酸盐。在工业上以五氯化锑制备锑酸盐,为使碱的用量减少而节约成本,会先将氯化物水解,再用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将三氧化二锑溶于氢氧化钠得到的亚锑酸盐用过氧化氢氧化,也是工业上制备锑酸盐的方法之一。六羟基合锑酸钾(K)在强碱性的条件下可以将钠离子沉淀。锑的硫化物在自然界中以辉锑矿的形式存在。硫化锑可溶于碱金属硫化物溶液或氢氧化物溶液:形成的硫代亚锑酸盐在酸的存在下又会沉淀出硫化锑。硫代锑酸锑(SbSbS4)可用作润滑添加剂。硒化锑可由锑和硒的单质直接反应得到,它可用作光学材料,如用于太阳能电池中。碲化锑也可由相似的元素化合反应制备,或以三氯化锑、亚碲酸钠为原料,由还原剂硼氢化钠还原制得。混合硫属化物(如Sb2Te2Se)是已知的,可由单质在高温下按化学计量比反应得到。

相关

  • 硫血红蛋白硫血红蛋白为一种血红蛋白的变体,本身呈绿色,当它形成后便不能转回正常的血红蛋白。即使很少分量的硫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存在,亦会造成发绀。其出现是罕见的现象,硫化氢(或硫离子)和
  • 脓包病脓痂疹(Impetigo)是涉及表层皮肤的细菌感染,常见脸、手臂或是脚上出现淡黄色痂皮,发生在腹股沟和腋窝的大型水泡较少见。病灶可能有疼痛或是搔痒感,不常引起发烧。脓痂疹通常由金
  • 撞击坑撞击坑(又称陨石坑或环形山)为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类地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撞击坑的中心往往会有一座小山,在地球上撞击坑内常常会积水,形成撞击湖,湖
  • 蓬蘽蓬蘽(学名:Rubus hirsutus)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分布在日本、朝鲜、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广东、河南、江苏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见于山坡
  • UOsub4/sub过氧化铀(UO4·nH2O) 是一种浅黄色, 可溶解的氧化铀。它被发现在浓缩铀一个阶段的核燃料循环,那时是粗制铀准备通过在地浸和树脂离子交换系统的时候。 这种化合物,也可以表达
  • 凡夫(梵语:पृथग्जन,转写:pṛthag-jana;巴利语:puthuj-jana),音译必栗托仡那,又译为异生,也称毛头凡夫、毛道凡夫、愚夫、愚痴凡夫、小儿凡夫(梵语:बालपृथग्जन,转写:bāla
  • 半乳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简写GM)或称半乳糖甘露聚糖,是一种包含了甘露糖骨干与半乳糖旁基的多糖,更准确的一点来说,半乳甘露聚糖是直线状(1-4)-连结的β-D型甘露糖((1-4)-linke
  • 1994年世界篮球锦标赛第十二届男篮世界锦标赛是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进行的男篮世界杯,是美国NBA球员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并最终轻松获得了冠军。俄罗斯和克罗地亚队则是在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后
  • 北方森林保护框架北方森林保护框架(Boreal Forest Conservation Framework)是加拿大国会于2003年12月1日通过的法案,目的是为了永久保护加拿大境内面积广大的北方针叶林。该法案的最终目标为:“
  • 领鞭毛动物聚胞动物(学名:Choanozoa)是真核域后鞭毛生物的一个演化支,包含领鞭毛虫和各种动物。领鞭毛虫和动物作为旁系群,对动物起源的探究有着重大意义。该演化支在2015年由格雷厄姆·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