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理循

✍ dations ◷ 2025-02-23 14:57:18 #1862年出生,1920年逝世,英国探险家,英国记者,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政治人物,澳大利亚裔英国人,爱丁堡大学校友,维多利亚州人,英国医生,清朝历史学家,中国通

莫理循,本名乔治·厄内斯特·莫里森(英语: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年2月4日-1920年5月30日),英语圈通称G.E.莫理循,苏格兰裔澳大利亚人,1887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科。他是一位与近代中国关系密切的旅行家及政治家。其子伊恩(英语:Ian Morrison (journalist))是著名战地记者,1950年在韩战战场中地雷身亡。

莫理循出生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吉朗的苏格兰移民家庭。自幼喜欢冒险,18岁时曾孤身一人徒步穿越澳洲大陆,在123天内走了2000英里。1883年,他前往新几内亚进行探险,结果遇到土著人袭击,被长矛刺中,被送到苏格兰爱丁堡就医,才取出了长矛的倒刺。随后他在爱丁堡完成了医学学习。

此后他以医生的身份先后到西班牙、摩洛哥等地探险。1893年,莫理循到达远东,先在日本呆了一段时间。次年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来到中国。

莫理循来中国后,于1894年由上海动身,经长江到达中国西南内陆,后循陆路到仰光,为时半年,完成著作《中国风情》,1895年在英出版后引起西方广泛关注。同年大清国与日本发生甲午战争,远东成为世界关注之焦点,为此被《泰晤士报》聘请莫理循为记者,直到1912年。开始以“中国的莫理循”、“北京的莫理循”而闻名。1896年从曼谷到昆明,次年又作横穿东三省的旅行。1897年以后驻北京。1900年他协助驻北京的外国使节对抗义和团长达55天的围攻。

1911年,武昌起义后,莫理循是第一个以“革命”这个词向外部世界报道的西方记者。

1912年,莫理循接受中国政府的邀请,出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一直当到第四任总统徐世昌时期。袁世凯称帝后,将“王府井大街”改名为“莫理循大街”。1919年,莫理循以中国政府代表团顾问身份出席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后,莫理循感到身体不适,辞职前往英国德文郡定居,1920年5月30日病逝,享年58岁。

莫理循亲历了从近代中国从戊戌变法到巴黎和会的历史进程,是中国清末民初历史转型期的见证人。

莫理循的《中国风情》( )描写了他亲自从上海启程沿长江进入四川、云南到缅甸的旅途见闻,记述了晚清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及风俗,其中既有官僚阶层,亦有市井乡民,以及在华的传教士和商人,展示了大变革之前清末社会的生动场景。

相关

  • 米高庄逊迈克尔·约翰逊 或译 米高·庄臣、麦可·强森(Michael Johnson),可指下列人物:
  • 移液器移液器(英语:pipette, pipet, pipettor 或 chemical dropper),又称“定量吸管”、“移液管”、“吸量管”,港台口语上常以英语名称来称呼。是一种实验室器材,专门用来量测液体体积
  • 美国音乐美国音乐反映了该国多元种族混合的文化。该国音乐受到西非、爱尔兰(英语:music of Ireland)、苏格兰(英语:music of Scotland)和欧洲大陆音乐的影响,最出名的音乐类型包括爵士、蓝
  • 并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是汉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州治在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汉州域范围大致是今日的山西省大部,东汉时扩大至陕西省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一带。“并州”一词的出
  • 亚硫酸钾亚硫酸钾(化学式:K2SO3)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它在室温下为白色无味颗粒型粉末,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微溶于乙醇。除无水物外,亚硫酸钾还可以生成一水合物和二水合物。它主要
  • 李姃垠李姃垠(朝鲜语:이정은,1969年12月16日-),常译作李静恩、李贞恩,是韩国的女演员。
  • 丧文化丧文化是流行于中国大陆青年群体中的由颓废、悲观、绝望等消极情绪所引发的一种亚文化,通过文字、视频、表情包等形式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在线下也有以此为题材的产品营销。丧文
  • 龟城市龟城市(朝鲜语:구성시/龜城市 Kusŏng si */?)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安北道的一个市,位于该道中南部。面积666.8平方公里。朝鲜王朝时期设郡。1967年建市。下分二十四洞、
  • 美国宪法历史美国宪法建立于1787年,美国与英国之间的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四年之后。美国宪法是邦联条例的后继者,但是其本源是英国宪法大宪章和英国权利法案。1607年,英国政府派遣一些农民到新
  • 存在性谬误存在性谬误(existential fallacy)是不当假定推理中的集合有成员存在(即非空)造成的推理错误。存在性谬误可归类于形式谬误,或归类于不当预设的非形式谬误。三段论中,逻辑命题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