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大学第一学生活动中心

✍ dations ◷ 2025-07-04 23:06:56 #国立台湾大学建筑,1969年完工建筑物,王大闳的建筑设计

坐标:25°01′04″N 121°32′25″E / 25.017873°N 121.540169°E / 25.017873; 121.540169

国立台湾大学第一学生活动中心,简称活大。位于国立台湾大学椰林大道尽头的振兴草坪旁,与总图书馆相邻。活动中心为学生进行社团活动及表演场地,一楼设有大礼堂及学生餐厅,二楼规划为各学生社团办公室,地下室则为地下文艺展示室。

1961年由建筑师王大闳及其“大洪建筑师事务所”完成活动中心设计图,1969年二期工程完工。原先为台大礼堂周边规划案与第一学生活动中心,除了学生活动中心外,还有教职员活动中心以及综合戏剧院兼大礼堂设计案;但是因经费及学校政策,只完成学生活动中心兴建。:112-131967年4月,王大闳因活动中心建筑获得第一届建筑金鼎奖十大优秀建筑师。

建筑师王大闳深受包豪斯现代主义风格影响,一九六○年代受台大校长钱思亮遴选,而留下许多在台大校园内的作品。。活大建筑是一九六○年代现代中国建筑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楼层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的建筑物。活大建筑展现王大闳生涯早期处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问题的实作。活大前后的大门采用深红朱漆的挑高传统大门,门框为黑色,门锁为金色,白色的折板屋顶,为王大闳意图呼应传统屋顶的大胆尝试。内部空间有天井、回廊、水池等。

一楼分设三个部分:大礼堂、展览空间、水池;沙发区以及台大学生事务处活动中心办公室,以及用餐区包括自助餐厅、便利商店、饮料店、快餐店,二楼为学生社团办公室,主要社团如台大学生会、台大学生代表大会之办公室均设在此,地下室则为地下文艺展示室。水池因YAYA社管理而被称做YAYA池,为王大闳融合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进入现代建筑的配置。地下室原先为社团办公室,摆有桌球桌及台球桌,后来改变用途成为展览空间,2000年12月18日地下文艺展示室开幕。2013年暑假期间进行大整建,其中最主要是加装由地下室至二楼的升降机。

相关

  • 1939年的波兰战役纳粹德国 斯洛伐克共和国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费多尔·冯·博克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斐迪南·查特罗什(英语:Ferdinand Čatloš)米哈伊尔·科瓦列夫(英语:Mikhail Kovalev)
  • 蓝铜矿蓝铜矿又名石青,是一种含铜的矿物,深蓝色或浅蓝色,有玻璃光泽,其化学成分为 Cu3(CO3)2(OH)2,单斜晶系,晶体呈矩柱状或板状,集合体为簇状、放射状、钟乳状或粒状,硬度为3.5-4,比重为3.
  • 刘文彩刘文彩(1887年-1949年10月17日),字星廷,生于中国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人,著名的大地主,民国时期军阀刘文辉之兄。刘文彩其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宣传为“无恶不作”的大地
  •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威廉•詹姆斯•席德斯(英语:William James Sidis,1898年4月1日-1944年7月17日),悲剧性的天才人物,一名拥有极高数学和语言天赋的美国神童。他父亲鲍里斯·席德斯(1867年~1923年),是乌
  • 西尔维娅·普拉斯西尔维娅·普拉斯(英语:Sylvia Plath,1932年10月27日-1963年2月11日),生于美国波士顿牙买加平原区(英语:Jamaica Plain),儿童作家出身的美国天才诗人、小说家及短篇故事作家。普拉斯生
  • 乔·福滕伯里乔·塞菲斯·福滕伯里(英语:Joe Cephis Fortenberry,1911年4月1日-1993年6月3日),美国男子篮球运动员,曾代表美国国家队参加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篮球比赛,最终获得金牌。
  • TOUR 2008"Wonderful & Beautiful"《TOUR 2008"Wonderful & Beautiful"》是Remioromen的第3张DVD。2008年5月14日发行。ENCORE
  • 黄健 (1927年)黄健(1927年5月-2010年12月28日),广东人,原中国国家田径队总教练,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27年5月出生在广东省的一个地下革命者家庭。1929年,跟随母亲前往苏联,被送入伊万诺沃国
  • 十八芝十八芝是清江日昇《台湾外记》中所描述,郑芝龙在台湾海盗时期的十八位兄弟与结义兄弟。由于名中皆有“芝”字,故称十八芝。书中描述,郑芝龙自日本平户前往台湾加入颜思齐海盗集
  • 东京农业大学东京农业大学(日语:とうきょうのうぎょうだいがく;英语:Tokyo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位于日本东京都世田谷区樱丘1-1-1,为日本私立大学,1925年设置,大学简称东京农大、农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