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亚伯特·亨特

✍ dations ◷ 2025-05-15 06:50:03 #马修·亚伯特·亨特

马修·亚伯特·亨特(Matthew Albert Hunter,1878年-1961年3月24日 )是冶金学家,发明可以冶炼高纯度钛的亨特法。

亨特1878年生于新西兰奥克兰市,基础教育都在当地的公立学校完成。中学在奥克兰文法学校就读。1900年取得奥克兰大学理学士学位,1902年于同校取得理学硕士学位,之后赴欧往来于欧洲各大学,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取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在欧洲和同学玛丽(Mary Pond)相遇认识,赴美后两人在美国结婚。亨特就职于通用电气后,开始进行钛的研究工作。1908年经济衰退,亨特离开通用电气,进入壬色列理工学院担任电机系教授。

早在1791年威廉·格雷戈尔就已经发现钛,但也证实钛很难分离纯化。1887年尼尔森(Lars Nilson)、派特森(Otto Pettersson)采用钠还原法将钛精炼至95%的纯度,后来又有亨利·莫瓦桑用电弧炉将纯度提升至98%。1910年,亨特以亨特法制备出99.9%的纯钛。亨特法的实验相当危险,不只涉及高温高压,还需要用到活性极高的钠金属来跟四氯化钛在气密钢瓶中反应,也因此亨特法实验的钢瓶也被戏称为"金属炸弹"(metal bomb)。为了避免实验的危险性伤及他人,亨特多度把器材搬到壬色列理工学院校园的美式足球场中空旷处进行实验。亨特起初以为纯钛会有极高的熔点,可以用来取代当时灯泡中的碳灯芯。结果不如预期,纯钛的熔点性质并不适合用在灯泡里,亨特反而发现纯钛的其他性质有更多用途。相较于1940年的克罗尔法,亨特法在大量生产时显得效率不彰,商用生产者越来越少采用亨特法,亨特法后来仅限缩于实验室用途。不过,亨特法生产的钛在纯度方面仍有优势。

亨特在壬色列理工学院当过电机系五年的系主任,并曾协助建立冶金工程系。1935年至1947年间任冶金工程系系主任并于1943年任学院院长。该校的冶金工程系后来转型为材料工程系。1949年亨特取得壬色列理工学院荣誉博士头衔。1959年亨特获美国金属学会(英语:ASM International (society))颁发金牌,以彰其对冶金学教育的奉献。1951年壬色列理工学院冶金工程系设立马修·亚伯特·亨特奖。

亨特过世后,于2009年入选壬色列理工学院校友名人堂。

相关

  • 热痉挛热痉挛(英语:Heat cramps)是因为身体运动后流失大量的盐分和水分造成的肌肉的抽筋或痉挛。热痉挛常会发生于腹部、手臂以及小腿。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摄取足够的液体或电解质
  • GeoEye卫星公司GeoEye卫星公司(英语:GeoEye Inc.)是美国一家商用卫星图像公司,坐落于弗吉尼亚州赫恩登,为世界上最大的卫星遥感影像公司,母公司为博龙资产管理。其前身是1992创立的Orbital图像公
  • 金文学金文学(1962年-),中国沈阳出生的朝鲜族比较文化学者。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外文系日本文化专业。1991年以优异成绩获奖学金赴日本同志社大学留学。2001年修完广岛大学博士
  • 朱利安·冯塔纳朱利安·冯塔纳(Julian Fontana,或Jules Fontana;1810年7月31日-1869年12月23日)是一名波兰钢琴家、作家,他是肖邦的好友。他出生于华沙的一个意大利裔家庭,曾在华沙大学读书,也曾师
  • 水动力学讲义手稿《水动力学讲义手稿》是科学家钱学森教授1958年秋为清华大学第一届力学研究班讲授水动力学时的备课手稿, 2007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当时中国急需大批科学技术人
  • 双链大师陶希德·埃普斯(英语:Tauheed Epps,1977年9月12日 - ),艺名双链大师(2 Chainz,又称二链子;前艺名为Tity Boi),美国饶舌歌手、媒体人,并且曾是一名大学篮球运动员。他在佐治亚州科利奇帕
  • 哈维尔·巴耶兹艾德涅尔·哈维尔·巴耶兹(西班牙语:Ednel Javier Báez、1992年12月1日-),是美国职棒大联盟芝加哥小熊的内野手。2011年,选秀会中在第1轮第9顺位被芝加哥小熊队选进。2013年4月季
  • 篠田正浩篠田 正浩(1931年3月9日-)是出身于岐阜县岐阜市的电影导演。他是表现社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早稻田大学的特别教授及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日语: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協会)代表理事。篠
  • 吉尔贝·布尼奥尔吉尔贝·布尼奥尔(法语:Gilbert Bougnol,1866年8月31日-1947年10月20日),法国男子击剑运动员。他曾代表法国参加19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击剑比赛,获得男子重剑大师赛银牌。
  • 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电位(英语:Postsynaptic potentials)是化学突触的突触后末端的膜电位的变化。突触后电位是阶梯电位,尽管其功能是引发或抑制动作电位,但不应与动作电位混淆。它们是由突触前神经元将神经递质从轴突末梢的末端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引起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末端的受体结合,在神经肌肉接点的情况下,可能是神经元或肌细胞。这些被统称为突触后受体,因为它们在突触后细胞的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