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主义
✍ dations ◷ 2025-11-28 00:57:25 #历史主义
一些人认为必须研究与解释人类历史发展,基于这些解释才能认真了解社会与政治。这样的见解被卡尔·波普尔称为历史主义。在这里,“人类历史”一词与“人类发展”或“人类发展史”相通,即是英语History的广义,而不是“记录往事”的意思。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人尝试以研究与解释个别人类历史发展(如部落史、国王史)为基础去理解个别的社会与政治,认为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便能掌握未来发展,知道什么趋势将会容易成功。黑格尔是较早有系统地理解整体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参见辩证法),为历史主义建立基础元素。这些元素在十九世纪兴起,包括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参见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主义有时会与还原论相比较:还原论主张人类发展可以还原为基础法则。例如,有些人类历史发展是由经济法则所决定的(经济决定论)。历史主义者则以解释个别人类历史发展,建立他相信的基础法则。此词在其他范围有不同的使用。在人类学上,“历史主义”指人类或生物会适应当地的环境而作出发展。在神学上的使用,一些基督教教派亦会以“历史主义”为名理解圣经的预言,特别是与教会发展作出关连理解。卡尔·波普尔批评历史主义的各种形式,指其根源为决定论与整体论。十九世纪初期,历史学研究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它被试图转化成一门专业化的学科,且当时的人们认为历史是为政治目的及公共需要而存在的,兰克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代表,他认为历史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科学,必须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价值判断,以客观的态度去撰写“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他说:“历史学在每一桩存在之中都识别出无限的东西,在每种情况中,每种生存中,都有出自上帝的永恒。”简言之,历史家是“上帝之手”,而这种观念被称作“历史主义”,它被视为是思想上的进步,它的出现不仅仅限于历史理论,更是结合社会、政治秩序的人生哲学。康德在论及普世历史中开宗明义地说明,每种生物都会发展成为其“注定的目的”(或称“历史的终结”),而人类作为独有可以使用理性的生物,人类的历史发展也有其完整使用理性的目的:建立普世的公民社会。迈向这个目的的发展就是社会进步。后世对黑格尔的历史主义的诠译,明显比起康德的普世历史丰富得多。黑格尔曾经为学生授课,学生的笔记被后世称为“历史哲学讲义”,其形式虽然是对不同地方的历史作逐一研究,但其核心仍然是普世历史的具体内容,亦即是不论历史的形态在各地不同,速度也有不同,历史都是由理性所推动。在黑格尔死后,其支持者在诠释普世历史时有不同取向,有些支持者认为当时的欧洲已经到达“注定的目的”,较重视国家机器与宪法的重要性,另一些认为欧洲仍然存在很多矛盾,较重视辩证法并将推动社会进步。随之而来,历史主义的发展变得多样化。因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被后世一步步实践(至少共产政权对外如是宣称),共产主义的“注定的目的”本质亦为后世所留意,而且一般来说马克思比起黑格尔更为人认识。现代也有针对“注定的目的”的论述,例如法兰西斯·福山相信现代社会以自由民主制已实际上成为自然人的“注定的目的”,但有些因素(例造生物科技,超人类等)可能产生新的历史目的。米歇尔·傅柯与雅各·拉冈认为,在理解某个观念或某个论据时,必须先理解背后的历史环境。这个理论在八九十年代发展迅速。这个态度在理解与评论文学作品时亦有被应用,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英语:Stephen Greenblatt)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类学学者法兰兹·鲍亚士在研究人类发展时,特别重视人类首先适应本地的环境与文化语境(马文·哈里斯后来将其称为“历史特殊论”),然后人类文化才慢慢向外扩散与互相影响。他领导的学派反对直向进化论(认为人类进化只有程度高低之差异之学说,因此产生演化光谱)。历史特殊论同样重视进化论的适应与竞争要素,只是,能适应某个地区的文化不一定可以适应其他地区。法兰兹·鲍亚士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以采集经验为主的,即是在针对某一社会或某一事件中,研究人员需要采集与导致此事件有关的输入,然后达至有关的因果关系理论。因此,这样的方法学被称为历史主义。然而与“普世历史”观念不同,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建立广义理论。历史主义也可以指一些新教派系在理解圣经(特别是但以理书与及启示录)预言时的方法。按这些理论,有关预言是正在发展之中,既非只在过去出现亦非只在展望未来。这些派系将现世的教会(公教)与“真正教会”区分出来,并对公教作强烈的批判。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英文: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中攻击柏拉图与卡尔·马克思有关他们历史主义的立场,特别是有关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罢黜每个人贡献社会演进的民主责任,因此导致极权主义。波普尔在此书第二十二章亦反对“道德历史主义”:指企图从历史发展中建立道德。这包括道德实证主义(现在当权者是合理的),道德保守主义(传统是合理的)与及道德未来主义(未来的当权者是合理的),这三者都没有任何道德标准可言。波普尔也抨击阿诺尔得·约瑟·汤恩比的历史相对主义(historism)(集中抨击《A Study of History》)。所谓历史相对主义,就是指所有历史思想都局限于其历史语境与环境,因此新历史主义是历史相对主义。这个悖论与相对主义相同:“历史相对主义如何脱离其历史语境与环境,成为普世的历史思想呢?”波普尔并不反对历史相对主义者的研究结论,只是认为这个研究方法是反理性。普世历史基督教历史主义(英文)
相关
- 癌症治疗癌症免疫疗法(英语:cancer immunotherapy或immuno-oncology)是一类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的方法。此类疗法采用了癌症免疫学(英语:Cancer immunology)研究的成果,这是肿瘤学中
- 跗骨跟骨 距骨 骰骨 足舟骨在四足类动物中,跗骨(英语:Tarsus)指的是足部由七个突出的骨骼构成的集合,位于跖骨和下肢胫骨和腓骨的下端,属于短骨。人类最大的跗骨是跟骨
- 李比希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男爵(德语:Justus Freiherr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1873年4月18日)出生于今日德国黑森州前身黑森大公爵国的达姆施塔特,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
- 罗德侯鲸罗德侯鲸(学名Rodhocetus)是一属已灭绝的鲸鱼,有着陆上哺乳动物的特征,显示了鲸鱼从陆地进入海洋的过渡性。第一个发现的物种是R. kasrani,它的盆骨已与脊骨及后肢融合,并有分化的
- 泛基因组学泛基因组是为描述一个物种基因组而提出的概念,指同一细菌物种中所有菌株中所有基因的集合,而不单纯以某个菌株为一个物种的全基因组。会需要使用泛基因组的原因是水平基因转移
- 苏尔斯顿约翰·爱德华·苏尔斯顿爵士,CH,FRS(英语:Sir John Edward Sulston,1942年3月27日-2018年3月6日),英国科学家,因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与悉
- 菲巴斯·利文菲巴斯·阿龙·西奥多·利文(Phoebus Aaron Theodore Levene,1869年2月25日-1940年9月6日)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帝国扎加雷(现立陶宛)的美国生物化学家,首先分析出DNA含有的四种碱基
- 洋红洋红色(英语:Magenta),又称品红色、紫红色,是介于红色和紫色之间的颜色。在光谱中品红色并非单一波长的光,而是由等量的红光与蓝光混合而得。品红色与黄色、青色构成了减法三原色
- 欧拉常数欧拉-马斯刻若尼常数是一个数学常数,定义为调和级数与自然对数的差值:它的近似值为 γ ≈ 0.5772156649015328606065120900824024310
- 蝌蚪蝌蚪,古时写作科斗,是两栖动物蛙、蟾蜍、蝾螈或蚓螈的幼体,生长在水里。在此阶段,蝌蚪透过鳃来呼吸。起初它们没有四肢,而是有一条鳍状般的尾巴,因此它们能像大多数鱼类般通过摆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