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饮食

✍ dations ◷ 2025-04-07 18:47:03 #马来西亚饮食

马来西亚料理或马来西亚菜(马来语:Masakan Malaysia),是马来西亚的乡土料理,以其风味独特而且多元化闻名于世。主要从马来系各原住民部落、中国系移民、印度系移民、阿拉伯人等族群各异的独自料理演变而来,受到其他民族的食材与调理方法影响很多,是反映出马来西亚多元种族文化的要素,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受着各地菜式影响的各种马来菜式。

马来西亚料理是以米或面条作主食,通常以不同风味烹调的肉或鱼作主菜,再配上蒸熟的蔬菜伴碟。而主菜食物多会蘸上酱料食用。总体来看马来西亚人喜欢吃辣的食物,其辣味主要是辣椒中的香辣,辣度相比泰国的更辣。

虽然马来西亚是一个穆斯林占60%人口的穆斯林居多国家,但政府允许猪肉、螃蟹和酒精类饮料等非清真食品在各大超级市场或菜市场等售卖。

华人占马来西亚人口的24%,中国菜和原有马来人的料理相融合,演化为汇聚了二者精髓的娘惹菜,成为马来西亚料理的主要形式,而后又与其他烹饪形式相互影响。

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将一部分香辛料,如辣椒、柠檬草、姜、咖喱叶和孜然等引入马来西亚,受其烹饪方法的影响,部分马来料理衍生成以蒸、煮和炒为主的浓味菜式。

马来亚北部菜系和泰国菜味道比较接近,酸辣为主,多用名为Assam的香料。马来亚南部菜系类似新加坡口味,偏甜偏重。东马沙巴菜则是清淡浓味兼有的马来华人菜式,同时糅合进椰香味重的娘惹菜特色。

马来西亚人以米饭、米粉及面条为主食。马来人使用的米饭多数以椰奶蒸熟,俗称‘椰浆饭’;印度人则偏向食用印度香饭;华人则偏向糙米或以鸡油和浸鸡水烹煮的米饭(通常是指鸡饭)。

面条则有米粉、粗面、河粉等为主。

家禽通常以鸡、牛、羊、鱼、虾及其他海鲜类为主。马来人因信奉伊斯兰教而无法使用猪肉及猪制品;多数印度人及部分华人也是因为宗教问题(前者为信奉兴都教;后者通常信奉佛教和中国民间信仰)而无法进食牛肉及牛制品,但牛奶制品不受限。

马来西亚人使用各种各样的野菜,这里无法一一叙述。但通常最普遍见到的野菜为蕹菜(空心菜)及小白菜

马来西亚最著名的咖啡是怡保旧街场白咖啡,深受各界的喜爱。


由于马来西亚位于热带地区,因此盛产香甜的水果,而且本地水果通常都有一定时间的季节,价格也因为季节关系有所变动,不过水果季节一旦结束就必须等到下一年的季节到来,价格也会提高许多

哈密瓜 (glamour)妩媚为最普遍的品种火龙果 (buah naga)番石榴 (jambu)菠萝蜜 (nangka)芦菇冷杀 (duku langsat)莲雾 (jambu air)凤梨 (nanas)杨桃 (belimbing)椰子 (coconut)苹果 (epal bakelalan)砂捞越

由于峇峇娘惹为华人与当地土著混血,因此在娘惹料理会受到马来文化影响,多半都是以甜及辣为主

常用的马来西亚菜酱汁大致有以下5种:

相关

  • 真菌病毒真菌病毒(Mycovirus, Mycophage)泛指可以感染真菌的病毒。多数真菌病毒都属于双股RNA病毒(英语:Double-stranded RNA viruses),但也有约三成属于正义单链RNA病毒。真菌病毒必须具
  • 速率速率(英语:Speed)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在日常生活中,“速率”和“速度”混用,但两者在物理学中对应着不同的概
  • 瓶颈效应种群瓶颈效应或人口瓶颈(population bottleneck;genetic bottleneck)是指某个种群的数量由于突然的灾难所造成的死亡或不能生育造成减少50%以上或者数量级减少的事件。种群瓶颈
  • 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法语:Ville contemporaine de trois millions d'habitants),也称当代城市(法语:Ville Contemporaine),是著名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应邀为巴黎1922年秋季沙龙
  • 集沙群海葵毒素岩沙海葵毒素(英语:Palytoxin,又称沙群海葵毒素,或简称为海葵毒素)含有129个碳原子,64个手性中心。白色粉末,无固定熔点,加热至300℃炭化。是一类从沙群海葵科岩沙海葵中提取的水溶
  • 足球比赛足球比赛是两支足球队之间根据足球比赛规则所进行的比赛。各种足球比赛里,最有影响力的是世界杯足球赛,每四年举办一届,1930年由乌拉圭开始举办第一届,因为二战停办了两届,从1950
  • 威氏海豹韦德尔氏海豹(拉丁文学名:Leptonychotes weddellii),又名威德尔海豹、威氏海豹或威德尔氏海豹,是海豹科下韦德尔氏海豹属的唯一种动物,由一位英国的南极的航海探险家詹姆士·威德
  • 安德烈·华依达安杰依·维托尔德·瓦伊达(波兰语:Andrzej Witold Wajda,1926年3月6日-2016年10月9日),波兰电影导演,也是波兰电影学校(英语:Polish Film School)的创办人。最出名的作品为奠定影史地
  • 治理治理或管治(Governance)一词意思跟“统辖”、“管辖”、“统治”略近。在政治学领域,通常指国家治理,即政府如何运用治权,来管理国家、人民和领土,以达到延续国祚和让国家发展的目
  • 印度尼西亚日治时期荷属东印度日占时期,是指从1942年3月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帝国一直保持着对印度尼西亚的占领。日本的占领是第一次对于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统治的真正挑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