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04号潜艇 (1917年)

✍ dations ◷ 2025-11-15 05:09:09 #U-104号潜艇 (1917年)

陛下之104号潜艇(德语:SM U 104)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一艘中型潜艇或称U艇。它由不来梅的威悉船厂承建,于1917年7月3日下水,至同年8月12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U-104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Naval warfare of World War I)期间服役的329艘德国潜艇之一,曾参加过大西洋潜艇战(英语:Atlantic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在其四次巡逻中,共击沉9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为14721吨。1918年4月25日,U-104号在圣乔治海峡遭英国单桅战船夜香树号击沉,艇内42名官兵仅1人获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满足潜艇破交战(德语:Handelskrieg)的作战需求,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监察局()在U-43号(战时动员型(日语:Ms型潜水艦))的基础上,研发出了一种技术上更为成熟的中型双壳体(德语:Zweihüllenboot)远洋潜艇。其排水量适中、性能均衡,非常适合北海和英国周边海域的作战环境。海军为此共计批出34艘订单,战术编号使用U-81至U-114号。实战证明,这一系列的潜艇具有出色的航海能力和稳定的耐用性,它们的许多布置也对后世IX级潜艇和国外一些潜艇的设计产生了影响。

U-104号是该系列第二批次的末艇,也是由不来梅威悉船厂承建(U-99至U-104号)的第六艘。从这一批次开始,设计部门对艇体线形进行了优化,步行甲板扶手被取消,侧面舷墙(德语:Schanzkleid)降低高度后与艇体外壳融为一体,有效改善了潜艇的机动性能。但与基尔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的同一批次产品(U-93至U-98号)相比,其艇体尺寸、排水量、航速和鱼雷装备等方面均显著下降,惟续航里程略为提高。U-104号的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别为750吨和952吨。其全长67.60米;舷宽(英语:Beam (nautical))6.32米,当中的耐压壳体(英语:Pressure hull)宽为4.05米;有3.65米的吃水深度。艇只搭载有可在水上使用的两台猛狮六缸四冲程柴油发动机,总功率为2,400匹公制马力(1,765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门子-舒克特(英语:Siemens-Schuckert)双电动发电机,总功率为1,200匹公制马力(883千瓦特)。这些发动机用以驱动双轴、每根轴各一个的直径1.65米长螺旋桨。它的潜航深度为50米。

U-104号在水上的最高速度达16.5节(30.6千米每小时),在水下的最高航速则为8.8节(16.3千米每小时)。它可以8节(15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在水上巡航10,100海里(18,700千米),或以5节(9.3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在水下巡航45海里(83千米)。该艇装备了四具直径为50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其中艏、艉各两具,并可合共携带至多12枚鱼雷;作为辅助武器的甲板炮(英语:Deck gun)则最初是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英语:8.8 cm SK L/30 naval gun),自1918年起又增加第二门88毫米炮和一门105毫米45倍径速射炮(英语:10.5 cm SK L/45 naval gun)。其标准船员编制为4名军官及32名水兵。

U-104号是由德意志帝国海军作为F项战时订单()的一部分,于1915年9月15日向不来梅的威悉船厂订购,建造编号为255。艇体自1916年8月4日开建(英语:Keel laying),1917年7月3日下水,至同年8月12日在首任暨唯一一任艇长、海军上尉库尔特·贝尔尼斯的指挥下正式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完成海试(英语:Sea trial)后,U-104号自1917年10月1日起被编入分驻黑尔戈兰和威廉港的第二潜艇区舰队服役,并一直隶属于该部队直至遇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U-104号在北大西洋东部海域完成了四次巡逻;共击沉9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为14721吨。其中,被U-104号击沉的最大型船舶是容积总吨为4366吨的英国货轮萨佩莱号(),它是在从利物浦前往塞拉利昂的途中,于1917年10月26日行至爱尔兰托里岛西北约100海里(190千米)处中鱼雷沉没,造成3人伤亡。

1918年4月10日,U-104号离开基地,前往不列颠岛周边海域进行巡逻。4月23日,该艇在圣乔治海峡与美国海军驱逐舰库欣号交战时,被对方投掷的深水炸弹击伤,但得以逃脱。4月25日夜晚,当U-104号的船员准备修复受损的耐压壳体时,却意外地发现了英国海军单桅战船夜香树号。后者径直撞向潜艇。艇长贝尔尼斯立即下令下潜,但随即被数枚深水炸弹抛出水面。然而,U-104号已经严重损毁,不再具有浮力。一些船员试图通过艇艏舱门逃离潜艇,但仅轮机长卡尔·埃申贝格一人被英国人救出,艇内其余41名官兵则全数阵亡。U-104号在大约51°59′N 6°26′W / 51.983°N 6.433°W / 51.983; -6.433坐标:51°59′N 6°26′W / 51.983°N 6.433°W / 51.983; -6.433的方位沉没。

相关

  • 桂阳县桂阳县位于中国湖南省东南部,为郴州市辖县。县境为湖南多金属矿区,也是中国重要烤烟生产县份和重点产烟基地之一。桂阳位于春陵水上游,骑田岭西北侧,为郴州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
  • 爱德华·康登爱德华·康登(英语:Edward Condon;1902年3月2日-1974年3月26日)全名爱德华·乌勒·康登,是个美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的先驱,于二战期间参予发展核武器和雷达。他在1902年
  • 冈村德长冈村德长(1897年1月10日-1972年7月19日)为日本海军军人,官拜中佐,二战结束后加入日本共产党。其弟为鹿屋基地(日语:鹿屋航空基地)司令大佐冈村基春(日语:岡村基春),幺妹冈村清子嫁给大佐
  • 疯狂店员2《疯狂店员2》(英语:)是一部于2006年上映的美国喜剧片,由凯文·史密斯执导、编剧和剪辑。本片为1994年电影《疯狂店员》的续集与View Askew宇宙的第六部电影;与第一集的黑白画面
  • 罗德尼·埃文斯罗德尼·埃文斯 (生于1971年)是一位居住在纽约市的美国电影制作人和讲师。 埃文斯出生于布鲁克林,在皇后区长大。 他于1993年获得布朗大学现代文化和媒体艺术学士学位 ,并于1996
  • 让娜·迪尔曼《让娜·迪尔曼》(法语: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是1975年的艺术电影,为比利时导演香妲·艾克曼执导的第二部长片。纽约时报在本片上映后盛赞其为
  • 庄志传庄志传(16世纪-17世纪),字可贽,泉州府晋江县人,明朝、南明军事人物。庄志传在万历十九年(1592年)中武举人,次年(1592年)联捷武进士,担任广西指挥佥事。时值柳州流寇出没,他立下有战功而升
  • 过港站过港站(英语:Crossharbour DLR station)是码头区轻便铁路的一个车站,位于伦敦东部库比特镇。过港站位于伦敦第2收费区。过海站开通于1987年8月31日 ,车站有两个月台。
  • 克里斯托弗·奥尼尔克里斯托弗·保罗·奥尼尔(英语:Christopher Paul O'Neill,1974年6月27日-),来自英国伦敦,住职投资银行家,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其妻子是瑞典玛德琳公主殿下。他与玛德琳公主在2
  • 台湾大众时报《台湾大众时报》为台湾日治时期新文协之机关刊物,由台湾大众时报社刊行,为不定期刊,发行宗旨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发行地点位于日本东京。编辑部主任为王敏川,而重要撰稿者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