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利海上的风暴

✍ dations ◷ 2025-05-09 22:09:36 #加利利海上的风暴

《加利利海上的风暴》(荷兰语:Christus in de storm op het meer van Galilea),是十七世纪著名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作品。描绘了《马可福音》第四章中,耶稣与门徒在加利利海的风暴中航行时,耶稣将平息风暴的海难情景,同时也是伦勃朗唯一以航海为题材的作品。

原画曾由美国波士顿的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收藏,但在1990年3月18日的盗窃事件(英语:Isabella_Stewart_Gardner_Museum_theft)中失踪,至今未被寻回。

《加利利海上的风暴》的创作时间可追溯到1630年代初期,主题的特写处理和整体构图可以追溯到弗兰德地区的印刷师阿德里安·科拉尔特(英语:Adriaen Collaert)与艺术家马尔顿·德·沃斯(英语:Maerten_de_Vost)在设计后所印刷的版画《加利利海上风暴》。并在1583年由萨德勒家族(英语:Sadeler_family)于安特卫普出版的《生命、热情和救世主耶稣》(荷兰语:Vita, passio et Resvrrectio Iesv Christ)中刊出。

而在伦勃朗的版本中,这幅画被加大了戏剧性效果,并以直式构图以显示在暴风雨疯狂挣扎的大浪中陷入危机的帆船,其中巨大的波浪则撕裂了船帆,在14位人物的特写中,可分为两派情绪,左侧呈现多名与风暴搏斗的弟子;右边则是一群围绕着耶稣、面露忧愁的的门徒们,其中可见其中一名门徒正在呕吐。另一位直视观赏者的门徒普遍认为是伦勃朗的自画像,只有位于右侧的耶稣仍保持着冷静、沉稳的情绪,并在弟子们绝望的求救声中苏醒。

1990年3月18日,两名未知身份的男子伪装成警察来到了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先是捆绑警卫,再则偷走了13件作品,其中包括《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同时遭到偷窃的作品则为伦勃朗的另一幅作品《黑衣绅士(英语:A_Lady_and_Gentleman_in_Black)》,扬·弗美尔的《音乐会》、戈弗特·弗林克(英语:Govert_Flinck)的《与方尖碑的风景(英语:Landscape_with_Obelisk)》等多幅作品,在作案手法上,凶手则是使用刀片将画布从画框上剪下后带走。

这起事件被认为是美国最大的未解博物馆抢劫案之一,至今这些画作依然没被寻回,而原先挂上此作品的画框仍然悬挂在博物馆,以向这些失踪的作品致敬。

相关

  • 世界粮食会议第一次的世界粮食大会是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主持于1974年在罗马举行。在此次的会议上,当时的美国国务卿亨利·季辛吉表示在10年内将会没有孩子会饿著肚子上床睡觉。这
  • 微母微母是中古汉语中的一个声母,是三十六字母之一。属轻唇音,次浊音,一般构拟作唇齿鼻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
  • 扭歪多面体在几何学中,扭歪多面体(英语:Skew polyhedron)是指顶点、边或面并非全部位于同一个三维空间中的多面体,即扭歪多边形的高一维类比,因此其无法找到一个唯一的内部区域以及其体积。
  • 果虾属果虾(学名:),又名食果虾,是生存在晚侏罗纪至白垩纪海洋中的一属已灭绝的对虾。其下共有三个物种。果虾有着短小圆筒状的背甲,甲上有一条纵向裂纹。头部的喙状突起要比背甲稍长一
  • 符合计数 (物理学)在量子物理中,符合计数被应用于测量粒子超距作用和量子纠缠实验。在这些实验中,相同的初始能量源产生出两个或多个具有关联或纠缠物理性质的粒子。独立的粒子探测器测量出每个
  • 与仪凯拉与仪 凯拉(日语:與儀 ケイラ,1999年10月18日-)是日本的偶像女子偶像团体NMB48Team M的前成员、大阪府出身,隶属于经纪公司京乐吉本控股(KYORAKU吉本.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旗下。 与仪已
  • 雪柏-央街站雪柏-央街站(英语:Sheppard–Yonge Station)是一座多伦多地铁车站,坐落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北约克央街和雪柏大道(Sheppard Avenue)的交界处,为央街-大学-士巴丹拿线和雪柏线的交汇车
  • 台中市文化资产处台中市文化资产处(简称台中文资处)是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所属二级机关,位于台中市西区台中州厅暨附属建筑群区,是台中市历史文化资产保护的专
  • 柴洪峰柴洪峰(1957年5月15日-),山西临汾人,中国金融信息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81年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校计算机专业。2000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获硕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艺术语言艺术语言(英语:artistic language或artlang)是指一种基于艺术的乐趣或娱乐性而发明的人造语言。许多的艺术语言都是为了架空世界所发明,较广为人知的艺术语言有J. R. R. 托尔金的中土世界和星舰迷航记的克林贡语。艺术语言中也有流派之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语言派”。自然语言派的人尝试模仿自然语言的复杂性,给予这些语言丰富的历史背景,使他们发明创造的艺术语言更像一种自然语言。已知最早的是J. R. R. 托尔金创造的阿尔达的语言,出现在《哈比人历险记》、《魔戒》及《精灵宝钻》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