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领袍

✍ dations ◷ 2025-09-09 13:19:27 #圆领袍

圆领袍,唐朝及宋朝时称为上领、明朝则称为团领、盘领或圆领,是中国汉民族传统服饰常见款式之一。

将领口挖裁成紧绕脖颈的圆形,钮扣的结扣处在两肩头。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风沙从领口灌入,天气转热时可解开肩头的钮扣,将一对“上领”外翻,便形成敞开的“翻领”散热透汗。“圆领”也是可穿成翻领。也是在上领袍、衫上,为了骑马的方便,而开创性地引入了可能是从波斯传来的“开衩”。

圆领袍上加上不同图案即可区分身份、功用等。例如圆领袍加上龙纹即成为衮龙袍,公服也是圆领袍制。琉球国官员于册封典礼时所穿的圆领袍加上补子,即、日本公家的礼装束带是圆领袍制,日本天皇在公共场合穿出的朝服直衣就是襕衫的一种变体。这种圆领袍衫也是右衽的,在右肩附近用结纽系扎。

学者林化煦根据汉代壁画和人偶,认为当时已有交领外衣里面穿圆领内衣的情形,自东汉以后,圆领内衣开始逐渐出现得频繁。到了南北朝后期,圆领开始大规模被作为外衣穿着,这时真正意义上的圆领袍才开始出现。

学者秦爱逊认为圆领袍最早于西魏:古书记载“为圆领对襟,小袖长袍” ,《南史》 记西域各部落人民的着衣说:“小袖长袍,小口垮” ,可见“小袖圆领”当为西域一些非汉民族的典型衣式。北魏时鲜卑族拓跋氏统一北方,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其中包含了服装上的融合。到了中国隋唐时期,圆领袍已经在社会上广为穿着。圆领衫由原来的“胡服”加上汉族服饰的元素结合成一款汉族服饰。当时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皆以穿“胡服”为尚。到了清朝,随着易服令的实施,流传近千年的传统意义上的圆领袍逐渐被旗装彻底取代。

唐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开骻者名曰缺骻衫,庶人服之。”长孙无忌又议:“服袍者下加襕,绯、紫、绿皆视其品,庶人以白。”。


相关

  • 交互作用在物理学中,力是任何导致自由物体历经速度、方向或外型的变化的影响。力也可以借由直觉的概念来描述,例如推力或拉力,这可以导致一个有质量的物体改变速度(包括从静止状态开始运
  • 涂永强涂永强(1958年10月-),贵州遵义人,中国有机化学家,兰州大学教授。1982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5年、1989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曾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作博士后、德国比勒费
  • 莱檬果青柠,又称青柠柠檬,文献中也称来檬、绿檬,是芸香科柑橘属其中数种植物的统称,其果实的特征是淡黄绿色的球形、椭球形或倒卵形,直径约4至5厘米。由于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出产的柠檬也
  • 蔡作雍蔡作雍(英语:Chok-Yung Chai,1928年-),广州人,台湾生理学家。1949年随国防医学院到台湾,1953年毕业于国防医学院医学系47期,其后留校任教,专攻生理学。1966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
  • 马拉巴灵猫马拉巴灵猫(学名:Viverra civettina)是一种麝猫。它们在南印度喀拉拉邦及卡纳塔克邦的低地沿岸很是普遍。但自20世纪后就开始变得稀少,但仍然是1960年代用来制造麝香的主要材料
  • 集体剂量集体剂量(英语:Collective dose)是辐射防护所使用的统计值,为有效剂量(DE)乘上所有无遮蔽的人口数,符号为DC,定义为DC=DE×N,单位为“人-西弗”。
  • 里斯塔维克童仆(restavec),是海地一种童工和奴役制度,贫困的家庭把子女送到一个富裕的家庭作家佣。里斯塔维克一词源于法语,指父母无法照顾孩子时可以把他们留在富裕的家庭,往往是他们自己
  • 韩锺恩韩锺恩,1955年3月5日出生,中国音乐理论家、美学家。浙江余姚人,生于上海。198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学士学位,导师叶纯之。2000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导师于润洋。2003
  • 第39届奥斯卡金像奖第39届学院奖颁奖典礼于1967年4月1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圣莫尼卡的市政礼堂(英语:Santa Monica Civic Auditorium)举行,鲍勃·霍普担任主持人。本届学院奖角逐中只有两
  • 望 (歌曲)望是中国大陆男歌手周深为支付宝演唱的2021集五福主题曲。此曲获得网易云音乐星云人气榜日榜冠军、飙升榜日榜冠军、MV排行榜内地日榜冠军。2020年底,支付宝和网易云音乐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