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效应

✍ dations ◷ 2025-08-26 19:52:41 #电磁学,物理现象,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Hall effect)是指当固体导体放置在一个磁场内,且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内的电荷载子受到洛伦兹力而偏向一边,继而产生电压(霍尔电压)的现象。电压所引致的电场力会平衡洛伦兹力。通过霍尔电压的极性,可证实导体内部的电流是由带有负电荷的粒子(自由电子)之运动所造成。霍尔效应于1879年由埃德温·赫伯特·霍尔(Edwin Herbert Hall)发现。

霍尔效应产生之霍尔电压一般可表达为:

V H = I B R H d {\displaystyle V_{H}={\frac {IBR_{H}}{d}}}

其中, I {\displaystyle I} 为流经导体的电流, B {\displaystyle B} 为施加于导体的磁场, R H {\displaystyle R_{H}} 为该导体材料的霍尔系数, d {\displaystyle d} 为导体在磁场方向上的厚度。除导体外,半导体也能产生霍尔效应,而且半导体的霍尔效应要强于导体。

1879年,埃德温·赫伯特·霍尔(Edwin Herbert Hall)在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时发现了霍尔效应。这一发现依靠设计精巧的仪器,比电子的发现还要早18年。

在导体上外加与电流方向垂直的磁场,会使得导线中的电子受到洛伦兹力而聚集,从而在电子聚集的方向上产生一个电场,此一电场将会使后来的电子受到电力作用而平衡掉磁场造成的洛伦兹力,使得后来的电子能顺利通过不会偏移,此称为霍尔效应。而产生的内建电压称为霍尔电压。

方便起见,假设导体为一个长方体,长度分别为 L {\displaystyle L} b {\displaystyle b} d {\displaystyle d} ,磁场垂直于距离为 d {\displaystyle d} 的两个平面,电流垂直于距离为 b {\displaystyle b} 的两平面,电流 I = n q v ( L d ) {\displaystyle I=nqv(Ld)} ,而 n q {\displaystyle nq} 为电荷密度。设霍尔电压为 V H {\displaystyle V_{H}} ,导体沿霍尔电压方向的电场为 V H / L {\displaystyle V_{H}/L} 。设磁感应强度为 B {\displaystyle B}

相关

  • 基底膜基底膜(英语:basement membrane)是位于上皮组织下的一层,无细胞且富含纤维的结缔组织,分隔上皮、间皮、内皮,通常位于体腔或器官表面,或是血管内皮的基底面。基底膜是由基底层(英语:b
  • 恋袜恋袜指对于袜子(包括短袜、中统袜、长袜、膝上袜、大腿袜、裤袜、学生袜、运动袜、丝袜、船袜及泡泡袜等)的实物,以及在印刷品或者电子媒体上出现的袜子图像有特殊迷恋的恋物行
  • Hh/孟买血型系统Hh血型系统或Hh抗原系统,又称孟买血型系统(英语:Hh/Bombay antigen system),是根据红血球表面是否存在H抗原而对血液分型的人类血型系统。H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血型系统——A
  • 林秀贞林秀贞(1946年-),河北枣强人,中国农民企业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林秀贞多年来义务赡养六位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救治收养患病弃婴,资助残疾农民就业。200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
  • 代码共享代码共享(英语:Code-sharing),又称“共挂航班”、“联营航班”、“代码共享”,港澳称为“代码共享”,台湾称为“班号共用”,是现代航空业其中一种相当普遍的经营模式,由多家航空公司
  • 李诗颖李诗颖(1918年4月30日-2018年7月2日),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工程师和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荣誉退休教授。他因有关流体动力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而知名。
  • 明娜·康特明娜·康特(芬兰语:Minna Canth,1844年3月19日-1897年5月12日),出生时原名为乌尔丽卡·维尔赫尔米娜·永松(瑞典语:Ulrika Wilhelmina Johnsson)是一位芬兰作家和社会活动者。她的作
  • 乔治亚水族馆世界动物园暨水族馆协会 海洋哺乳动物公园和水族馆联盟(AMMPA) 乔治亚水族馆(英语:Georgia Aquarium)位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奥林匹克百周年公园北侧,于2005年11月开幕,曾是世界
  • 土耳其排球联合会土耳其排球联合会(土耳其语:Türkiye Voleybol Federasyonu,TVF)是1958年成立的负责管理土耳其各种排球事务的组织机构,位于首府安卡拉。它是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和欧洲排球联合会
  • 甘南小檗甘南小檗(学名:),为小檗科小檗属下的一个植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