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欧学

✍ dations ◷ 2025-08-24 19:30:18 #印欧学





















印欧学(英语:Indo-European studies)是一门研究印欧语系诸语言的规律以及原始印欧语的发展历程、原始印欧人的起源与扩散问题的学科。

公元前4世纪时,古代南亚的语言学家波你尼已经注意到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语言与印度地区的语言有相似之处。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人注意到到拉丁语与希腊语有相似之处。

从圣奥古斯丁时代一直到文艺复兴,欧洲一直认为所有的语言是从希伯来语演变而来,约瑟夫·尤斯图斯·斯卡利杰(荷兰语:Joseph Justus Scaliger,1540年—1609年)是第一个向这个观点发起挑战的人,他比较了“神(Dyēus)”这个词在希腊语、日耳曼语族、罗曼语族、斯拉夫语族中的写法。1710年时,神圣罗马帝国学者莱布尼茨将均变论和渐变论引进语言学研究之中,他相信语言可能有一个共同来源 ,但是他不认为语言都是从希伯来语演变而来。

在12世纪时,欧洲很多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开始被人们发现,在冰岛,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冰岛语与英语的相似性。威尔士的杰拉德大胆的提出了威尔士语、康沃尔语、布列塔尼语有着共同源头的假说。13世纪时,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发现了罗曼语族诸语言存在着相似性。16世纪时,去印度的欧洲人意识到了印度地区的语言与欧洲语言的相似性,菲力波·萨塞迪(英语:Filippo Sassetti)还写了一份关于梵语与意大利地区所使用的语言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报告。

1647年,荷兰学者马库斯·祖依斯·凡·博克斯霍恩(英语:Marcus Zuerius van Boxhorn)(荷兰语:Marcus Zuerius van Boxhorn)大胆的提出了荷兰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德语源于同一个的原始语的假说,他把这个原始语叫做“斯基台语”。1654年他发表自己的学说时又加进了斯拉夫语族、凯尔特语族、波罗的语族的语言。

1786年,英国语言学威廉·琼斯在亚洲学会宣读了《三周年演说》,演说的部分内容如下:

威廉·琼斯指出了梵语与拉丁语和希腊语有惊人地相似之处并指出了“原始语”的存在,他的这篇演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开端。同一年他发表了著作《梵语》,他将由“原始语”分化下来的语言分为六个系统:梵语系统、波斯系统、希腊系统、日耳曼系统、凯尔特系统。虽然同后人相比,他的观点不够精确并且他把不是印欧语系语言的日语、汉语、埃及语放进去分类,但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之后弗兰茨·博普、奥古斯特·施莱谢尔、卡尔·勃鲁格曼(英语:Karl Brugmann)、弗迪南·德·索绪尔语言学家用历史比较语言学和其他方法对印度语和欧洲各语言的语音系统、形态系统、语法和语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结论。

关于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何如此相似的问题,学术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德国语言学家奥古斯特·施莱谢尔的谱系树理论(英语:Tree model)认为存在将原始印欧语的一群人,他们因为被隔绝开来,才导致欧洲与印度的这些语言非常相似。另一位德国语言学家约翰内斯·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施密特(英语:Johannes Schmidt (linguist))则提出了波浪理论(英语:Wave model),他认为不同的语言向波浪一样终究会相交到一起,即不同的语言会有越来越多的相似性。

支持奥古斯特·施莱谢尔谱系树理论的人开始研究原始印欧人的起源问题,目前原始印欧人的起源地有高加索起源说、安纳托利亚起源说、走出印度说、亚美尼亚起源说等。


相关

  • 沃尔夫冈·莱昂哈德沃尔夫冈·莱昂哈德(德语:Wolfgang Leonhard 1921年4月16日-2014年8月17日)德国政治作家、苏联、东德、共产主义史学家,生于德国共产党家庭,母亲与为德国共产党创始人罗莎·卢森堡
  • 毛利就隆毛利就隆(1602年10月17日-1679年9月12日)是江户时代的大名。周防下松藩和德山藩初代藩主。就隆系毛利家初代。父亲是毛利辉元。受兄长秀就授与偏讳,亦取祖父隆元名中一字,于是以
  • Color on me 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有时间均以东九区时间(UTC+9)为准。《Color on Me》是韩国歌手姜丹尼尔于2019年7月25日发行的出道迷你专辑,专辑共收录5首歌曲。在Wanna One活动结束后,姜
  • 亚历山大·弗里德里希 (黑森-卡塞尔)亚历山大·弗里德里希·威廉·阿尔布雷希特·格奥尔格( Wilhelm Albrecht Georg,1863年1月25日-1945年3月26日),黑森家族卡塞尔支族长。亚历山大·弗里德里希1863年生于生于丹麦
  • 欧思诚欧思诚(?-?),字纯甫,福建连江县人,顺天府蓟州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八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九十二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进士。担任卫辉府知
  • 特拉维斯·斯科特雅克·伯曼·韦伯斯特二世(英语:Jacques Berman Webster II,1991年4月30日 - ),知名于其艺名特拉维斯·斯科特(Travis Scott,曾作Travi$ Scott),美国饶舌歌手、歌手、词曲作家与唱片
  • 胡天佑胡天佑,前NOW TV 102观星台娱乐新闻主播,英皇娱乐台男主播,ATV <<娱乐CIA>> 主持,现为TVB特约演员,客串过几十套剧集。 做陶大宇跟班 胡天佑:袋咗好多钱落袋
  • 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第49届学院奖颁奖典礼于1977年3月28日在洛杉矶的多萝西·钱德勒大厅(英语:Dorothy Chandler Pavilion)举行,简·方达、华伦·比提、艾伦·伯斯汀及理查德·普赖尔共同担任主持。
  • 傅忠海傅忠海(1914年-2010年),男,湖北沔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辽宁省轻工业局副局长、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无我无我(梵语:अनात्मन्,Anātman,巴利语:anattā),佛教术语,指对于我的否定,为佛教根本思想之一。这个名词有二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可以解释为,没有我,我不存在,大乘佛教又称我空;另一方面,则可解释为,这不是我,即释义为非我。这两种含义间的争论,成为佛教各宗派间的重要课题。否定世界上有物质性的实在自体(即所谓“我”)的存在,有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