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日枪

✍ dations ◷ 2025-05-18 21:51:26 #古坟时代人物,三国时代新罗宗室,日本人物神,渡来人

天日枪(アメノヒボコ)又称作天之日矛、日桙、天日枪命、天日桙命、海桧枪等,为《记纪》二书里出现的新罗王子,但在《播磨国风土记》里却摇身一变成为神祇。

垂仁天皇纪3年条所云之世系图

《日本书纪》卷第六垂仁天皇3年春3月新罗王子天日枪来归,携带羽太玉一个、足高玉一个、鹈鹿鹿赤石玉一个、出石小刀一口、出石桙一枝、日镜一面、熊神篱一具等共七样宝物,藏于但马国。又云新罗国主之子天日枪乘艇抵播磨国宍粟邑,垂仁天皇遣三轮君祖大友主与倭直祖长尾市(日语:市磯長尾市)等二人前往询问,天日枪表达受其弟知古(ちこ)之托,欲归化天皇,并献上夜细珠、足高珠、鹈鹿鹿赤石珠、出石刀子、出石枪、日镜、熊神篱、胆狭浅大刀等八样宝物。于是天皇表示天日枪可选择居住播磨国宍粟邑或者淡路岛出浅邑,不过天日枪表示想先周游各地,遇到喜欢的地方再定居下来,遂顺其意。天日枪自菟道河(今兵库县宇治川)溯水向北,途经近江国吾名邑、若狭国,又折向西到但马国,并收近江国镜谷陶人为随从。后来天日枪娶但马国出岛人麻多乌(またお)为妻,二人生子但马诸助,但马诸助之子为但马日楢杵,日楢杵生清彦,清彦生田道间守,不过《日本书纪》并未提到麻多乌等于前述的阿加流比卖神。

垂仁天皇纪88年条所云之世系图

《日本书纪》卷第六垂仁天皇88年秋7月写道垂仁天皇闻新罗王子天日枪初来之时携来宝物,被但马国人视为神宝,欲见其宝物。遂诏天日枪之曾孙清彦而命令其献上,于是清彦献上羽太玉一个、足高玉一个、鹈鹿鹿赤石玉一个、日镜一面、熊神篱一具,唯有一口出石小刀藏匿于自身袍中未献。垂仁天皇在御所召清彦赐酒,此时藏于清彦袍中之小刀露出,天皇问这是什么刀子?清彦知道不得在天皇面前藏匿刀子,于是呈上出石小刀并言:“所献神宝之类也。”天皇将之与其他宝物一同藏于神府,后来打开神府时小刀却不翼而飞,于是遣人问清彦:“你献上的刀子不见了,在你这里吗?”清彦回答:“昨夜刀子自然来到臣家里,可是清晨天明又消失了。”天皇惶恐,不再派人找寻。后来出石刀子自然落于淡路岛,岛上居民视之为神,为之立祠。昔有一人乘船泊于但马国,有人问曰:“你是何国人?”对曰:“新罗王子,名曰天日枪。”则留于但马娶其国前津耳(一云前津见,另一云太耳)女麻拕能乌(またのお),生但马诸助,是清彦之祖父。

应神天皇记世系图

据《古事记》中卷记录,昔日有新罗国主之子,名谓天之日矛,乃渡来人。新罗国有一个名为阿具奴摩(アグヌマ)的湖泊,白天有一女子躺在湖边睡觉,太阳光耀如虹照向该女子阴部。有个男子见状,等此女醒来后生下一块赤玉,向她乞讨其玉并挂于腰间。该男子原来是在山谷间耕田的农夫,某日牵一只牛驮著饮食走入山谷时遇到王子天之日矛,他怀疑牛的来源而下令逮捕。农夫解释他并非要吃掉这只牛,而是运送餐食给山谷间的其他农人。王子依然不信,故农夫取下腰间的赤玉赠予,这下才获释。天之日矛将赤玉置于床边,赤玉化作一个美丽的女子与他结婚。婚后妻子天天做山珍海味给王子吃,日渐奢傲的王子不时打骂她,于是此女乘小舟逃到难波(今大阪市),乃为比卖许曾社(日语:比売許曽神社)的阿加流比卖神。

天之日矛亦随之追来却被渡口之神所阻,不得已转往多迟摩国(即但马国,今兵库县北部)停泊,娶了俣尾之女子前津见,二人生子多迟摩母吕须玖,再生子多迟摩斐泥,复生子多迟摩比那良岐,又生多迟麻毛理、多迟摩比多诃、清日子等三子。清日子娶当摩之咩斐,生下酢鹿之诸男和菅灶由良度美。多迟摩比多诃娶其侄女菅灶由良度美,生下葛城之高额比卖命,为息长带比卖命(即神功皇后)的远祖。天之日矛移居时携带着“玉津宝”:珠二贯、振浪披风、切浪披风、振风披风、切风披风、奥津镜、边津镜等八种宝物,此为伊豆志之八前大神。

《播磨国风土记》里写成“天日枪命”,许多地名因他而起:

虽然《筑前国风土记》目前已亡佚,但根据《释日本纪》卷十所引之佚文:足仲彦天皇(仲哀天皇)为了讨伐球磨噌唹,于筑紫行幸之际,怡土县主祖先五十迹手(いとで)拔取五百枝贤木,立于船舳舻,上枝挂八尺琼、中枝挂白铜镜、下枝挂十握剑,参迎穴门引岛献给足仲彦天皇。天皇问来者何人?五十迹手表示自己乃高丽国意吕山天降来日桙之后代。

《八幡宇佐宫托宣集》所引《丰前国风土记》之佚文提到,新罗国之神来到田河郡鹿春乡之河床住下,名曰“鹿春之神”。

成书于大同2年的《古语拾遗》,在垂仁天皇条记录:新罗王子海桧枪(あまのひぼこ)迁居而来,在但马国出石郡成立大社。

《记纪》二书分别记载天日枪的后代是多迟摩母吕须玖、但马诸助,后世子孙有神功皇后等人。《新撰姓氏录》则记载下述后裔:

《记纪》所载之天日枪乃是渡来人的神话传说代表,朝鲜渡来人族群以天日枪为其祖神象征。该族群移居日本的时间至今仍无定论,出石神社位居弥生遗迹的中心位置,且传承出石盆地裂开的“蹴裂传说”,所以有人认为农耕技术传入日本时该族群便已存在;另有一说《日本书纪》提到“陶人”,而须惠器(日语:須恵器)乃自5世纪以降生产,故以此推测该族群移民的时间。此外,天日枪神话的发生地与日本制铁冶炼文化息息相关,所以也有人认为该族群与制铁技术传来有关。《播磨国风土记》提到天日枪与播磨的国神苇原志举乎命(苇原志许乎)或伊和大神相争土地的神话,依稀可想见当时渡来人和原住民争夺领地的场面。

此外,《古事记》提及女子受到日光照射而怀孕产玉,这与高句丽的开国国君高朱蒙的诞生传说类似,因为朱蒙生母柳花夫人受日光照射而产下一巨蛋,最后破壳而出的男子即为朱蒙。类似情节的神话在中国东北地区辽河流域、华北地区东部、蒙古、满洲地区等各地均有,赤玉对于祭祀太阳神的族群而言,则是太阳的象征。再者,据《日本书纪》所述天日枪周游播磨、近江、若狭、但马等地,即反映出此族群移居的路线。也有人认为出石君代表三宅氏(日语:三宅氏),因为自6世纪起大和王权以屯仓制度(日语:屯倉)控制大和地区,奉祀出石神社的三宅氏一族才开始出现此说法。

《古事记》提到祭祀阿加流比卖神的比卖碁曾社,《延喜式》《神名帐》记载为摄津国东生郡的比卖许曾神社,推断为今大阪府大阪市的比卖许曾神社(日语:比売許曽神社);大阪市附近的赤留比卖命神社(杭全神社(日语:杭全神社)飞地境内社)亦自该社分灵出去。至于阿加流比卖神则是祭祀日矛的巫女,《日本书纪》另外提到都怒我阿罗斯等的故事,与天日枪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加上有人认为“都怒我(ツヌガ)”是“角干(骨品制度的高阶官名)”,“阿罗斯等(アラシト)”为“太阳之子之名”,可转换成日本名“天日枪”。纵然天日枪是新罗王子、都怒我阿罗斯等是意富加罗国(即伽倻)王子,可是对日本的原住民而言都是自朝鲜而来。

《日本书纪》提及清彦藏匿出石小刀未献缴,后人在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天马冢出土59枝、兵库县丰冈市二见冢4号坟出土9枝、兵库县朝来市城之山古坟出土9枝,或许跟这个传说有点渊源。清彦最后向垂仁天皇献上小刀,显示渡来族群臣服于大和王权,所以清彦的后代田道间守也是对该王权服从尽忠的象征。《筑前国风土记》之佚文提到天日枪的后裔怡土县主一族,怡土郡的周边(今福冈县糸岛市附近)恐怕是渡来人最初登陆日本的地点。

与天日枪有关的神社,众所皆知为但马国一宫出石神社(日语:出石神社)(今兵库县丰冈市出石町宫内)。依照《延喜式》《神名帐》记载但马国出石町名神大社乃“伊豆志坐神社八座”,与《古事记》所载“伊豆志之八前大神”一致。所以现在出石神社之主祭神“伊豆志八前大神”,乃是八种神宝之神灵,后世学者推测为朝鲜渡来人祭祀八种神宝而成。

与出石神社相关的神社分布位置图如右所示,各神社详见下表:

除了上述神社外,出石町史编集委员会所编之《出石町史》〈第1卷通史编〉指出城崎郡的海神社亦有所关联。此外,大永4年(公元1524年)的《沙门某出石神社修造劝进账》也记录下出石神脚踢造成丰冈盆地(日语:豊岡盆地)、出石盆地裂开的“蹴裂传说”,故出石地区的开发工作与奉祭天日枪命之氏族有关。

相关

  • 木酮糖木酮糖(英语:Xylulose)是一种戊酮糖,拥有一个羰基官能团,化学式为C5H10O5。L-型和D-型对映异构体在自然界中都有存在。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
  • 出生次序出生次序,亦作出生排序或出生排行,是指一个人在兄弟姊妹中的排行顺序。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指出,视乎一个家庭的大小,一个人的出生次序往往会对他
  • 公主公主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代称君主制的皇女或王女,例如日本的皇女及封为内亲王的亲王之女,或者欧洲君主之女儿、姊妹、姑母(若母亲为女王或女皇则包括姨母),以及其他直系王室成
  • 德宗李暲(朝鲜语:이장/李暲,1438年-1457年),字原明,朝鲜第九代君主成宗李娎之生父。初名李崇,后改为李暲,是世祖和贞熹王后的长子,睿宗的长兄。生于朝鲜世宗二十年九月十五日,二十七年(1445年
  • 北溪天然气管道北溪天然气管道(Nord Stream,正式名为North Transgas、North European Gas Pipeline,俄语:Северный поток)是一个离岸天然气管道,由Nord Stream AG(英语:Nord Stream A
  • 兑悦门坐标:23°00′03″N 120°11′40″E / 23.0007511428658°N 120.194367749974°E / 23.0007511428658; 120.194367749974兑悦门是台南市中西区的国定古迹,因位于正西方而以八
  • 鱼鳞之家鱼鳞之家(うろこの家)是位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中央区北野町的一座历史建筑物。同时设有名为“鱼鳞美术馆”(うろこ美術館)的美术馆。是神户最早公开的异人馆。因外墙贴装的板岩的
  • Club-MateClub-Mate(国际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
  • 约翰·W·道尔约翰·道尔(英语:John W. Dower,1938年6月21日-),生于美国罗德岛州普洛威顿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日本和美日关系,以著作 《拥抱战败:二次大战后的日本人
  • 林豪林豪(1831年-1918年),字嘉卓,一字卓人,号次逋,金门后浦人,一说厦门(东瀛纪事自序称鹭江林豪) 。曾受林占梅之邀到潜园任西席,期间因亦把自己所见证的戴潮春事件写成《东瀛纪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