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凋萎点

✍ dations ◷ 2025-11-28 08:50:15 #土壤物理学,水文学,森林病理学

永久凋萎点(PWP)或称凋萎点(WP)是指植物能够从中获取水分并不会枯萎的最小土壤湿度。如果土壤湿度低于永久凋萎点,那么在饱和空气中的植物在12小时内就会枯萎。凋萎点(通常用符号θpwp或θwp表示)的物理学定义为-1500 J/kg (-15 bar)吸水压力下的土壤含水量。

永久凋萎点这一概念最早于1910年左右提出。Lyman Briggs(英语:Lyman Briggs)和Homer LeRoy Shants(英语:Homer LeRoy Shantz)在1912年提出了凋萎因子的概念,该概念的定义是:在不往土里浇水以及空气湿度接近饱和的前提下,种植于该土壤中的植物开始枯萎并且无法从枯萎中恢复,此时的土壤含水量被称为凋萎因子(Taiz and Zeiger, 1991)。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Frank Veihmeyer和Arthur Hendrickson认为这个量对于土壤来说应该是个常数,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Lorenzo A. Richards(英语:Lorenzo A. Richards)指出,应该把它定义为-15 bar压力下的土壤含水量。

相关

  • 巴达维亚革命巴达维亚革命是指1795年1月18日在阿姆斯特丹爆发革命,随后成立新的巴达维亚共和国革命委员会。当天统治荷兰共和国的荷兰省督威廉五世逃离该国。在巴达维亚革命爆发后,阿姆斯
  • span class=nowrapDy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镝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Dy2(SO4)3。用硫酸溶解氧化镝,可以得到硫酸镝。
  • 仁大工业区仁大工业区(Renda Industrial Park)是由相邻的仁武工业区与大社工业区所组成,位在台湾高雄市的仁武区及大社区,邻近高雄炼油厂,并与台塑仁武厂相隔于后劲溪两岸。其仁武部分完成
  • 乙内酰脲乙内酰脲,也称海因(Hydantoin),学名咪唑啉啶-2,4-二酮,是一个五元含氮饱和杂环化合物。它可以看作一分子乙醇酸和一分子尿素发生两次缩合后生成的产物。是咪唑的衍生物,属于双内酰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英语: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CPIT),同时使用中国国际商会(英语:CHINA CHA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的名称,简称
  • x86x86泛指一系列英特尔公司用于开发处理器的指令集架构,这类处理器最早为1978年面市的“Intel 8086”CPU。该系列较早期的处理器名称是以数字来表示80x86。由于以“86”作为结
  • 皮埃尔·波微皮埃尔·波微(法语:Pierre Poivre,1719年8月23日-1786年1月6日),18世纪法国园艺学家、植物学家。出生于里昂。二十多岁的时候他曾作为一名传教士,前往交趾支那、广州及葡属澳门。17
  • 高拱明人绘《高拱赐服像》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祖籍腹里洪洞,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先世避
  • 恩卡纳恩卡纳公司(英语:Encana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天然气、石油生产商。它是加拿大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之一。2009年11月30日分成两家公司,负责天然气生产的仍
  • 郭之琮郭之琮,山西平阳府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万历四十年(1612年),任扬州府知府,升四川副使。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授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