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凋萎点

✍ dations ◷ 2025-04-04 11:08:34 #土壤物理学,水文学,森林病理学

永久凋萎点(PWP)或称凋萎点(WP)是指植物能够从中获取水分并不会枯萎的最小土壤湿度。如果土壤湿度低于永久凋萎点,那么在饱和空气中的植物在12小时内就会枯萎。凋萎点(通常用符号θpwp或θwp表示)的物理学定义为-1500 J/kg (-15 bar)吸水压力下的土壤含水量。

永久凋萎点这一概念最早于1910年左右提出。Lyman Briggs(英语:Lyman Briggs)和Homer LeRoy Shants(英语:Homer LeRoy Shantz)在1912年提出了凋萎因子的概念,该概念的定义是:在不往土里浇水以及空气湿度接近饱和的前提下,种植于该土壤中的植物开始枯萎并且无法从枯萎中恢复,此时的土壤含水量被称为凋萎因子(Taiz and Zeiger, 1991)。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Frank Veihmeyer和Arthur Hendrickson认为这个量对于土壤来说应该是个常数,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Lorenzo A. Richards(英语:Lorenzo A. Richards)指出,应该把它定义为-15 bar压力下的土壤含水量。

相关

  • Leipzig莱比锡(德语:Leipzig,索布语:Lipzk)是德国萨克森州第一大城市,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第一大城市。位于萨克森州莱比锡盆地中心。它的古称是Lipsia或Lipzk,来源于斯拉夫语Липа,
  • sulfate硫酸盐,由硫酸根离子(SO2−4)与其它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几乎都是电解质,且大多数溶于水。硫酸盐中的硫酸根是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正四面体结构,硫原子位
  • 美洲大陆美洲(英文:Americas),又称亚美利加、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全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面积达4254.9万平方公里,占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
  • 包信和包信和(1959年8月-),生于江苏扬中,籍贯江苏扬中。无党派人士,中国物理化学家,主要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87年至1
  • 脑袋脑(英语:Brain)作为一个器官,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神经系统中心。它位于头部,通常靠近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人类的大脑皮
  • 帕萨迪纳市帕萨迪纳 (Pasadena, Texas)是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南部的一个城市,属哈里斯县。面积115.3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为144,793人,是全美第160大城市,排名刚好比加利福尼亚州同名的城市高一
  • 丹绒比艾丹绒比艾(马来语:Tanjong Piai)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笨珍县,同时也是亚洲大陆最南端的地区,并与廖内群岛构成新加坡海峡的最西点,距离新山市中心约90公里。丹绒一词在马来语中就是海
  • 等温过程等温过程(英语:isothermal process)是热力学过程的一种,其中系统的温度不变:Δ = 0。一个系统与外界的热源(热浴)接触,而过程进行得足够缓慢,使得系统不断通过热交换把温度调整为与热
  • 严恩棫严恩棫(1886年-?年),字治之,江苏省太仓直隶州宝山县人。宣统二年工科进士。
  • 阮玉嘉静金香公主阮玉嘉静(越南语:Kim Hương Công chúa Nguyễn Ngọc Gia Tĩ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