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凋萎点

✍ dations ◷ 2025-11-15 12:56:36 #土壤物理学,水文学,森林病理学

永久凋萎点(PWP)或称凋萎点(WP)是指植物能够从中获取水分并不会枯萎的最小土壤湿度。如果土壤湿度低于永久凋萎点,那么在饱和空气中的植物在12小时内就会枯萎。凋萎点(通常用符号θpwp或θwp表示)的物理学定义为-1500 J/kg (-15 bar)吸水压力下的土壤含水量。

永久凋萎点这一概念最早于1910年左右提出。Lyman Briggs(英语:Lyman Briggs)和Homer LeRoy Shants(英语:Homer LeRoy Shantz)在1912年提出了凋萎因子的概念,该概念的定义是:在不往土里浇水以及空气湿度接近饱和的前提下,种植于该土壤中的植物开始枯萎并且无法从枯萎中恢复,此时的土壤含水量被称为凋萎因子(Taiz and Zeiger, 1991)。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Frank Veihmeyer和Arthur Hendrickson认为这个量对于土壤来说应该是个常数,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Lorenzo A. Richards(英语:Lorenzo A. Richards)指出,应该把它定义为-15 bar压力下的土壤含水量。

相关

  • 鼻骨骨折鼻骨骨折(nasal fracture或broken nose)也称为鼻骨折,系指鼻骨的骨折。可能的症状为流鼻血、鼻子肿胀、鼻子瘀青及呼吸不顺,可能并发有其他脸部创伤(英语:Facial trauma)和鼻中隔血
  • 二苯基乙二酮二苯基乙二酮,也称联苯甲酰、苯偶酰、联苯酰、二苯酰,化学式为(C6H5CO)2,常缩写为(PhCO)2。属于二酮,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紫外光照射下,二苯基乙二酮裂解为自由基,引发聚合物链
  • 菲力克斯·霍夫曼费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1868年1月21日-1946年2月8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是他首先将海洛因和阿司匹林合成成为药物。1868年1月21日霍夫曼生于路德维希堡,在慕尼黑学习化学
  • 天文学大成至大论(拉丁语:Almagestum),古希腊托勒密在约公元140年编纂的一部数学、天文学专著,提出了恒星和行星的复杂运动路径。直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该书提出的地心说模型被伊斯兰和
  • 前肢手臂指人的上肢,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位。上肢(前肢)是一个人体部位,常指人的手臂(包括手掌)。在人体解剖学上,上肢是由以下几个部位组成的:以及由臂神经丛所联系的肌肉与组织。
  • 1147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史岱文森高中坐标:40°43′06″N 74°00′51″W / 40.718315°N 74.014249°W / 40.718315; -74.014249史岱文森高中(英语:Stuyvesant High School,发音: 喜剧表演员康纳·欧布莱恩(2006)。2
  • 尼子十勇士尼子十勇士(あまごじゅうゆうし)是战国大名尼子氏的家臣之中,拥立尼子胜久力图再兴尼子家的10位杰出的武士。以山中鹿介为首,因讲谈、立川文库等而有名。‘后太平记’已提到“尼
  • 楚平王楚平王(?-前516年),芈姓,熊氏,名弃疾,楚灭陈、蔡二国后,弃疾为陈公、蔡公,是楚灵王之弟,楚共王的幼子。后兵变推翻楚灵王、子干即位,登上王位后改名居。周景王四年(前541年)楚公子围杀其兄
  • 凯特·阿普顿凯瑟琳·“凯特”·阿普顿(英语:Katherine "Kate" Upton,1992年6月10日-)是一位美国模特儿及演员,作为2011年《体育画报》的泳装模特而闻名全美,被评选为“年度最佳新秀”,并且是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