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考古学

✍ dations ◷ 2025-11-03 16:33:33 #民族考古学

民族考古学(英语:Ethnoarchaeology)是由ethno (culture)及 archaeology组合而成,它是考古学的一分支。其内涵为探究现代原有之文化与技术来提供类推史前文化之方法。

主要是透过当代社群物质文化的研究,作为省思与考古学解释相关的一些基本假设,即所谓的民族考古学。

“民族考古学”的词源,被认为首先在美国考古学家霍克斯(Jesse Fewkes)的《图萨扬人的迁移传统》(Tuseyan Migration Tradition)一书中所使用,也是民族考古学家(ethno-archaeologist)这个词语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出现。

根据《民族考古学实践》(Ethnoarchaeology in Action),第一本从考古学角度研究民族物质文化的专书,当中揭示民族考古行动是民族考古的第一和唯一的综合性学习,生活的文化考古学角度的民族志研究。民族考古学的内涵包括遗址形成、生计、人工制品与风格、聚落系统、遗址与建筑结构、手工生产专门化、交换与贸易、墓葬与意识形态等。

另外,根据中国考古与民族学者汪宁生著的《民族考古学论集》的定义:民族考古学,从考古学观点对“活的社会”(living society)的研究。民族考古学家研究这样社会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考古学发现的物质遗存,特别是在物质文化模式和社会其他方面建立系统的关系。

根据考古与人类学者陈伯桢的分期,台湾民族考古学可分为四个阶段:

1. 日治时期的民族考古学研究(1896-1949 AD)

2. 国民政府迁台初期(1950-1970 AD)

3. 新考古学引入时期(1970-1980 AD))

4. 近年民族考古学的趋势(1980 AD-迄今)

台湾考古学研究一般以1897年栗野传之丞,在圆山拾得史前石器做为开端(金关丈夫、国分直一 1979a)。著名的学者有鸟居龙藏、伊能嘉矩、鹿野忠雄、移川之子藏、金关丈夫及国分直一等。当时考古都以个人探险的方式,从事小规模的考古学与民族学调查。调查地点也集中在所谓的“蕃地”,并以调查所得遗物来研究原住民族问题。

国民政府迁台后,来台考古学者如凌纯声及卫惠林,除整理搬运来台的考古学材料外,也利用原日本学者所留下调查台湾原住民族资料来解释中国古史中的社稷及宗庙等社会组织的概念(凌纯声 1959,1964;卫惠林1955)。因类比对象之脉络及时空关系造成不够严谨。殊为可惜。

1960年代后,美国兴起新的考古学风潮,其代表人物为芝加哥大学的考古学家路易斯·宾佛(),他透过研究美洲现代的狩猎采集者爱斯基摩人(Eskimos)所遗留的遗物

将民族学类比的工作视为中程理论(middle-range theory)的依据。1970年代,李光周于受教当时新考古学派著名的学者Fred Plog以及John Fritz门下,返台后便引进新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利用民族学类比的方式,于垦丁国家公园进行一系列的考古学研究。

1980以后,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为陈玉美。以台湾离岛兰屿的达悟族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涵盖的层面有对于透过现生观察而对考古遗物的认识、对于遗址空间的理解、物质文化变迁的情形,以及民族考古学的伦理问题等问题(陈玉美 1990a, 2007)。

另外,民族学与考古学者锺国风对于台湾花莲阿美族的宗教仪式与器物的关联有所研究。其中以祭壶对于阿美族社会的象征意义最具代表性。

相关

  • 苏丹二号苏丹二号(Sudan II,C18H16N2O)是一种脂肪偶氮染色剂,常用于冻结切片的甘油三酯的染色。正常状况下是红色粉状物。工业上常用于油、蜡等非极性物质的染色。铁及含铁血黄素(英语:Hem
  • 劈腿族劈腿族(promiscuity)是指同时拥有两位或更多情人者。华人古时有“脚踏两条船”(台语俗谚:“双脚踏双船,心肝乱纷纷”)的说法,形容一个人用情不专,在两个对象之中周游不定。“劈腿”
  • 粤中片粤中客语,或称客家语粤中片,是汉语族客家语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省的东江中上游流域。中国社科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的1987年版《中国语言地图集》将中国客家语
  • 战略情报局战略情报局(英语: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OSS、战情局)是美国在二战期间成立的一个情报组织,由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小罗斯福)下令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美国战时情报
  • 劳蒂 (佛罗里达州)劳蒂(英语:Lawtey),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下属的一座城市。建立于1905年。面积约 为3.6平方公里(约合1.4平方英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853人。论人口在本州排行第 338。
  • 乌尔克斯乌尔克斯(意大利语:Oulx,意大利语发音:)是意大利都灵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3194人,人口密度32.3人/平方公里(2009年)。ISTAT代码为001175。
  • 吉安·弗朗切斯科·马利皮耶罗吉安·弗朗切斯科·马利皮耶罗(意大利语:Gian Francesco Malipiero,1882年3月18日-1973年8月1日),意大利作曲家,音乐学家。马利皮耶罗出生于一个威尼斯的音乐世家,他的祖父是一位歌
  • 湖头贤良祠湖头贤良祠,位于中国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安溪第三中学内,为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为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间为1991年4月17日。湖头贤良
  • 岳伦岳伦(1491年-1542年),字厚夫,号云石,万全都司怀安卫官籍南直隶无为州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顺天府乡试中举,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廷试三甲十五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奉使河南,请求发粮赈济饥民。八年(1529年)升司副,因上疏攻击去职的大学士张璁、尚书桂萼,九月谪为山东齐东县主簿。后摄知蒲台、章丘、淄川三县事,再迁曲沃知县。召拜工部主事,寻升员外郎、郎中。十八年(1539年)世宗准备南巡,命岳伦前往承天府开启玄宫,督理明显陵合葬事。岳伦上疏谏止世宗南巡,被廷
  • 阿尔巴朗格拉丁王阿尔巴朗格拉丁王,又被称作罗马的拉丁王,或罗马的阿尔班王,是拉齐奥王国传说中的一系列国王的称谓。他们的主要都城是阿尔巴朗格,但也包括拉维尼姆和拉齐奥等地。 在罗马建立的神话里,他们填充了自特洛伊战争至公元前八世纪罗马建立之间的历史,也是儒略·凯撒称帝的血统依据。虽然考古学证实罗马是阿尔巴朗格的人建立的,但这个历史时期没有任何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