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台南神学校校舍暨礼拜堂
✍ dations ◷ 2025-04-10 11:12:35 #原台南神学校校舍暨礼拜堂
坐标:22°59′19″N 120°12′50″E / 22.988531°N 120.213953°E / 22.988531; 120.213953原台南神学校校舍暨礼拜堂位于台南市区,于民国九十一年(2002年)6月25日公告为市定古迹。该校是全台湾最早的神学院,其前身为1878年创立的府城大学。其被指定为古迹的部分是校舍本馆与礼拜堂,而本馆建筑是在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翻建原有校舍而成,礼拜堂则是在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接受美国金陵基金会赞助所建。现在该校已改名为台南神学院。该地古称“仑仔顶”,在清朝原本建有府城三郊之中势力最大的北郊苏万利家族的宅邸与花园,于1874年由甘为霖牧师与德马太医生先后买下花园、宅邸与邻近土地,之后在1878年时长老教会“台南教士会”决定在此创建神学院,在1880年2月23日时将巴克礼牧师在二老口旧楼医馆的传教者养成班迁到此处,成立府城大学。第一任校长即是巴克礼牧师,其任期一直作到1935年,而最初学校只有15名学生。学校在这之后先后因为中法战争与乙未战争停办两次,于战后社会稳定下来之后复校,但因为学生数量增加,所以便在1901年兴建新校舍,于1903年完工。1913年,学校改名为台南神学校,后来在1940年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政府多方干预学校,强迫要由日本人当校长,长老教会不接受,便在当年9月停校,直到战争结束的1948年才复校,并将校名改为今天的“台南神学院”。二次大战后的1952年,台南神学院得到美国金陵基金会的协助,得以扩建校舍建筑,礼拜堂即是在此时所兴建。后来礼拜堂在1957年举行献堂启用。神学院本馆坐南朝北,中央与两端略为突出,平面空间有如王字,而整体外观建材为洗石子,屋瓦原本则使用传统红色屋瓦,现在则是水泥瓦。其正中央为门厅,正面与背面都有出入口,此处并设有通往二楼的楼梯。而在正中央的屋顶上有一哥特式小尖塔,但十字架并未置于此处而是在中央山墙上,至于两旁的山墙与中央背面的山墙上则有哥特式教堂常用的“四叶饰”。中央与两端的窗户为尖拱窗,其余为圆拱窗,而原本在这些窗户上还有加设百叶窗,但现已不存。而总的来说,整体外观相当朴素,与其神学院的身份相当贴切。礼拜堂则为全台湾最接近西方原型的基督教堂之一,属于长方形巴西利卡式建筑,使用洗石子为外观建材。其位在西面的主入口没有门廊,上有玫瑰窗与通风用的三连拱窗,一进去便是门厅,有通往二楼的楼梯。室内有两列圆柱将空间分成左右通廊与中殿,而中殿末端便是环形殿形式圣坛,在其两侧则是准备室,其中北边的准备室向上发展成钟塔。而在南北两边亦有出入口,设置有门廊。此外在南北面的通气孔使用了传统釉面空心砖,而增添了该建筑的本土性色彩。
相关
- 亚伦·贝克亚伦·特姆金·贝克(英语:Aaron Temkin Beck,1921年7月18日-),美国精神病医生,同时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的名誉教授。他是认知疗法之父,他开创性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抑
- 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又名修格连氏综合征,或者舍格伦综合征。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发音为/ˈʃoʊɡrənz/,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种长期的自身免
-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也称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反应机理。它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分子反应动力学、催化动力学、基元反应动力学、宏
- 发射说人类对光学(optics)的研究开始于古代。最晚于公元前700年,古埃及人与美索不达米亚人便开始磨制与使用透镜;之后前6~5世纪时古希腊哲学家与古印度哲学家提出了很多关于视觉与光线
-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LU,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是一条经脉,十二正经之一,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根据《灵枢·经脉》,其循行如下: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
- 观点主义观点主义(德语:Perspektivismus)由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它指所有观念构成都由一种独特的认知观点形成,即个体关于存在的概念由该个体周围的环境定义,而那种观点是由“权力意志”
- 质子酸酸碱质子理论,又称布仑斯惕-劳里酸碱理论(英语: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是丹麦化学家约翰内斯·尼古劳斯·布仑斯惕和英国化学家托马斯·马丁·劳里于1923年各自独
- The Chicago Tribune《芝加哥论坛报》(英语:Chicago Tribune),美国销量第5高的报纸。它以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为基地,是芝加哥地区和美国中西部的主要日报。原为帕特森-麦考密克报系(Patterson-Mccor
- 拉洋片拉洋片,又称拉大片,是一种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1人。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箱内装备数张图片,并使用灯具照明。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操作图片的卷动。观
- 芹泽鸭芹泽鸭(1827年(?)-1863年10月),讳光干,全名芹泽鸭平光干。 日本常陆国行方郡芹泽村出生,芹泽贞干的第三子。幕末水户藩浪士,新选组笔头(第一任局长)。芹泽鸭的剑术具有“神道无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