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间佛教
✍ dations ◷ 2025-09-18 17:39:25 #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是近代汉传佛教的一场现代化改革运动。民国初年,由于佛教衰退示微,太虚大师开始倡导“人生佛教”,作为推动佛教现代化改革的一个运动, 为因应儒家伦理、基督教慈善、科学思潮的一种佛教运动,有其时代性的阶段功能。“人生佛教”后来发展为人间佛教,主要的理念是让佛教积极的走入人群。“人间佛教”是从太虚大师在民初倡导的“人生佛教”中思考现状而做出的思想推进,后来由印顺法师、证严法师、圣严法师、星云法师等近代法师承接。释迦牟尼佛在地球出生、在地球成道、在六道各地为六道众生说法、在人间入灭(涅槃)。他的一生离不开六道。以佛教的观点来说,“佛是已经开悟的凡夫(指一般人);凡夫是未开悟的佛。”佛教的许多道理,并非虚幻而不实际的。很多的道理是可以应用在现代人类的生活中,而不是出世、避世的思想。所以,人间佛教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视利他而非自利。人间佛教有以下六个特点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几乎都在人间度过,他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而非一个虚拟的神灵。所以佛教应该要更贴近人的需求。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是离不开日常的生活的。他在经典中明白的告诉人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做人处事,佛法不只是出世间法,尤其大乘佛教更是注重自利利他,帮助他人的佛教。佛教强调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佛教是讲求救度众生的,所以不仅要自利,更要利他。所以佛教徒也常常行慈善事业,就是一种“利他”思想的表现。在佛教的思想中,释迦牟尼佛长久以来即发愿要使一切的众生离苦得乐。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永久的快乐。所以佛教当然也要让所有的人们得到快乐,远离痛苦。释迦牟尼佛出生于2500年前,但是到现在他所说过的教法仍然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仍然正确而清楚的指引着人们。所以佛法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以不同的方式契合人们,与人们相对应。佛陀一生都希望能救度一切的众生,不论是人类还是非人类,佛教徒或是非佛教徒,他是没有例外而普及的对待一切众生。人间佛教的思想由太虚大师提倡之后,后来有印顺导师、星云大师等人继承。印顺导师可以说是中国人间佛教的先驱者之一。而星云大师自1948年来台湾之后,便以许多贴近当时人们的喜好或者潮流的方法传播佛教,例如以电视、广播、组织佛教歌咏队……等。而后台湾的佛教也因为这些法师的提倡,更走入在家众,也更贴近人们的需求。现今台湾推行人间佛教的道场及团体有:这些道场或者团体除专心于弘法外,也全力投入慈善事业。除增进大众对佛教的观感外,也为社会贡献更多心力。不过,对于人间佛教为何,有各种实践和解读的差异,如宏印法师曾表示:“目前台湾佛教界中,部分“人间佛教”、“人生佛教”、“人乘佛教”的宣扬者,其理念与实践跟印老所倡导的人间佛教,中间有很大的差异。印老认为人间佛教的人菩萨行,离不开慧与福,慧行是使人理解佛法,得到内心的净化;福行不仅是办活动及慈济而已,是使人从事行中得到身心利益。总之是在利他中要先站稳脚跟,要求自身在佛法中得到充实,否则将使佛法的真义淡化,并引起佛教的不良副作用” 。作为一种佛教运动,人间佛教有其时代性的阶段功能。发展到后来,受日本少数及其他企业管理影响所出现的过度山头即宗派主义,部分山头创立自己山头见面的口号:感恩、吉祥,而不用佛教习惯的“阿弥陀佛”打招呼。随着时代改变进步,人们不只需要更多活动与更多会员、宗派,而是需要更有深度、永续的心灵佛法,于是佛教徒回归到有真正见地的佛教传统宗派,不再强调“人间”这个名词,也不再制造更多宗派名称。
相关
- 器官移植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器官移植(德语:Organtransplantation,英
-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中氧饱和血红蛋白相对于总血红蛋白(不饱和+饱和)的b比例。 人体需要并调节血液中氧气的非常精确和特定的平衡。 人体的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5-100%。 如果该
- 潘诺西亚大陆潘诺西亚大陆(Pannotia)是个理论上的史前超大陆,最初是由地质学家Ian W. D. Dalziel在1997年提出,形成于6亿年前的泛非造山作用(Pan-African orogeny),并在5亿4000万年前的前寒武纪
- 鹅鹅是经人类驯化的雁类动物,属于家禽。中国家鹅来自于鸿雁,欧洲家鹅则来自灰雁。从生物学的角度讲,鹅被列为是鸿雁或灰雁的一个变种或者亚种,故也称家雁,不过这一名称在现代汉语中
- 后期中世纪后期 (Late Middle Ages),或称中世纪晚期、中世纪末期、中古后期、中古晚期、中古末期,是历史学者用来描述14世纪至15世纪(约1300年-1499年)欧洲历史的术语。中世纪晚期位
- 乍得语族乍得语族(Chadic languages)是亚非语系(闪含语系)之下的语族之一,语言人口主要分布于中、西非的尼日利亚北部、尼日尔、乍得、中非共和国及喀麦隆。乍得语族大致上可以分为比乌
- 瓶颈效应种群瓶颈效应或人口瓶颈(population bottleneck;genetic bottleneck)是指某个种群的数量由于突然的灾难所造成的死亡或不能生育造成减少50%以上或者数量级减少的事件。种群瓶颈
- 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摩洛民族解放阵线(英语: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縮寫为MNLF)是位在菲律宾南部的伊斯兰教政治组织,过去是以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为宗旨的武装组织。1969年,由菲律宾大学
- 十国集团G10 的会员:G10(Group of Ten),又称为G-10或十国集团,由一群共同参与一般借款协定(GAB)的国家所组成的团体。一般借款协定设立于1962年,内容主要为由当时国际货币基金(IMF)的八国政府
- 感热纸热敏纸是一种特种高级纸,使用一种化学原料涂抹在纸上,使得纸张可因受热而改变颜色,不需要使用墨水或油墨。热敏纸可以使用于热感打印机,且特别使用在廉价且重量轻的设备,像是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