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四·三事件

✍ dations ◷ 2025-11-12 17:33:20 #济州四·三事件
济州四·三事件(韩语:제주 4·3 사건),济州岛在1948年4月3日——1954年9月21日持续六年半的军、警在镇压与围剿叛乱事件,是韩战之前朝鲜近代史上(含日本殖民时代)最血腥的事件,但长期被阻止追究真相,至2000年方着手调查。1947年3月1日国家警察枪杀游行的岛民激起警民敌意,济州自此白色恐怖,先后有2500人被逮捕(全岛1%人口),1948年4月3日三名岛民被刑讯逼供致死,武装的南朝鲜劳动党(共产主义派系的统一主义者)为此起事,攻击济州警察厅支所,拉开序幕。起事亦抗议驻朝鲜美国军政厅在移交权力前夕举办的建国首届总统大选只在南方举行、排除北朝鲜人民委员会控制的北方、阻挠统一。济州警察厅与韩国陆军血腥报复,李承晚当选大韩民国建国总统后,围剿兵力比驻朝鲜美国军政厅时期还要多,其中陆军第二师第二团团长咸炳善在汉拏山纵火烧毁95%村庄、屠戮全体村民。 真相纠明委员会断定25000-30000人死亡,占岛民人口10%以上,其中86%由政府所杀,13.9%由武装平民所杀。济州岛因位处东北亚的要冲,被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末期当做战略基地,在上面驻屯了六万日军以阻止美军登陆。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日军从济州岛上撤退,以及从外地回来的六万名济州乡亲,造成人口的急遽变动。光复初期的期待破灭、回归人口的就业困难、生活必需品的短缺、霍乱导致数百人死亡、严重的农作歉收等恶劣情况交杂一起,加上米谷政策的失败、日帝警察转变为军政警察、军政官吏的牟利行为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下,于1947年三一节发生三一节开火事件,警察对示威群众开火,造成六人死亡、八人重伤,牺牲者大多是围观的一般居民。此事件让民心恶化,也成为引爆四三事件的导火线。这时,南朝鲜劳动党济州岛党部展开有组织的“反警察”运动。为了抗议警察开火,三月十日展开了韩国前所未见的官民联合大罢工,包括公家机关、民间企业等济州岛95%以上的职场皆有参与。美国军政当局感觉事态严重,派遣调查团到济州分析指出,这场大罢工是因为警察开火引起岛民反感,以及南朝鲜劳动党的煽动而升高。但是事后的处理,却置“南劳党煽动”的比重高过“警察开火”,而采取了强力攻势的政策。包括道知事等军政高层,全由外地人替代,并大举派遣救援警力与“西北青年会”团员南下济州,展开对罢工主谋者的逮捕作战。一个月之内,逮捕收押了五百多人,到隔年爆发四三之前,一年间一共拘禁了两千五百人,接连遭到武力镇压与刑求。1948年3月,基层警察分局连续发生三次刑求致死事件,济州社会顿时陷入一触即发的危机状态,此时,南劳党也因组织外泄而处于危机。陷于守势的南朝鲜劳动党势力,利用反军政当局的民心,决定了两个目标:采取守护与捍卫组织的手段,并反对即将到来的“(南朝鲜)单方选举”、“(南朝鲜)单方政权”,决心以“救国斗争”展开武装斗争。1948年4月3日清晨二时,350名武装队攻击了十二处警察分局与右翼团体,展开了武装暴动。这些武装队高喊口号,要求警察与“西北青年会”停止镇压,反对单选、单政,要求建立统一政府等。起初,美军政当局视为“治安事态”,只增派警力与西北青年团去阻止事态扩大。但是事态未见收拾,驻韩美军司令约翰·里德·霍奇中将与军政厅长威廉·弗里希·迪安少将于是下令警备队出动,展开镇压作战。第9团团长金益烈中校与武装队的金达三之间达成协议,同意透过“四二八协商”来和平解决事态。但是,和平协商却因右翼青年团体的纵火事件而破局。美军政当局派遣第20团团长布朗上校与第24军(英语:XXIV Corps (United States))作战参谋萧中校到济州,透过更换警备队第9团团长等,试图让510选举能够成功举行。但是510举行的大选,全国两百个选区当中济州岛两个选区的投票数未过半数而宣告无效。美军政当局于是任命布朗上校为济州地区最高司令官,展开更强势的镇压作战,5月20日发生四十一名警备队员脱营,加入武装队的事件,6月18日又发生新任团长朴振敬上校遭部下暗杀的事件,6月23日试图举行重新选举仍告失败。武装队因金达三等领导阶层参加“海州大会”,使得组织经历了重组的过程。军警讨伐队在政府建立的过程中,仅采取松弛的镇压作战,使事态获得暂时平缓的局面。1948年9月9日三八线以南建立了大韩民国,北边也建立了另一个政权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济州因并非朝鲜半岛本土,导致济州事态跳脱单纯的地方问题,而成为对政权正统性的挑战。李承晚政府在10月11日设置济州岛警备司令部,增派了本土的大韩民国国军正规兵力到济州,但被派到济州的丽水第14团在南朝鲜劳动党(南劳党)地下党成员的煽动下叛变。1948年11月17日李承晚政府宣布济州戒严。在此之前,第9团团长宋尧赞发出布告称,在距离海岸线五公里的山区地带通行的人,视为暴力份子将予以格杀,并开始对山区村落大肆展开“焦土化”的强力镇压作战。与此有关的美军情报报告书中记载了:“第九团基于山区地带村落的所有居民,明显提供游击队帮助与方便的假设之下,而对村落居民采取‘大量屠杀计划’(Program of mass slaughter)。”戒严令宣布之后许多山区村落的居民遇害,住在海岸边村落的零散居民也以提供武装队协助的理由而被处死。为了保命而逃入山中的难民更为增加,他们在寒冬躲在汉拏山中,被抓到的话不是遭射杀就是送到监狱。镇压军警甚至将家中有人不在者列为“逃避者家属”,而对他们的父母与兄弟姊妹施以“代杀”的残忍替代手法。到了12月底,镇压部队由第9团改为第2团接替,但是第2团团长咸炳善继续执行强势镇压作战,在没有经过审判程序许多居民即遭屠杀,并造成受害人数最多的“北村事件”。1949年3月,设置了济州岛地区战斗司令部,展开了镇压与安抚并行的作战。新任司令官刘载兴发表赦免政策,躲避到汉拏山的人投诚的话,全都可以得到宽恕。这时,有许多居民下山了。1949年5月10日的重新选举,也就成功地举行了。六月,武装队领袖李德九遭射杀之后,武装队已经形同溃灭,武装队的残余份子尽管还有攻势,但力量已经衰微。但“辅导联盟”加入者、需监视者、入山者家属等,在第一波拘留中大举遭到杀害。在全国的监狱中被拘禁的四三事件关联者,则遭立即处决的处分。据估计,在第一波拘留与监狱中牺牲的人达三千多,受害者的尸体大部分都无法找到。1954年9月21日汉拏山从禁足地区全面开放,从1947年3月1日三一节的开火事件引发1948年四三武装起义,四三事件历经七年七个月总算落幕了。据估计,约1万4千人至6万人在武力冲突和镇压过程中被杀。韩国政府2003年10月15日认可了《济州4·3事件真相调查报告书》,承认截止1954年9月21日解除戒严,有3万余名无辜人员牺牲。韩国政府43事件国家真相调查委员会实际登记有案的受害者人数为14,373人,但据信包含未确认与未纪录的人数总计约为3000~50000人之间,此数字是根据委员会资讯与事件之前与之后的人口数字统计。而济州岛民则认为可能有多至7万人遇害。另一方面,该事件也导致近4000多名的济州岛民逃往日本避难,其后裔多散居在日本的关西地区。

相关

  • 离解离解又称解离,在化学中,指化合物分裂而形成离子或原子团的过程。例如,醋酸(CH3COOH)溶于水,离子键断裂即形成醋酸根离子(CH3COO−)。而其中的氢原子则变为一个氢离子(实际上是一个质
  • 可乐定可乐定(英语:Clonidine)(商品名称为:Catapres, Kapvay, Nexiclon, Clophelin等),是一种用来治疗高血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症、抽动综合症、偏头痛、“酒精、鸦片、尼古丁的
  • 三苯甲醇三苯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醇类,也属于芳香族,其化学式为(C6H5)3COH或Ph3COH或C19H16O,常缩写为TrOH。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是不溶于水和石油醚,但溶于乙醇、二乙醚、乙醚、
  • 食虫虻食虫虻(学名:Asilidae)又称盗虻,双翅目短角亚目,分布于世界各地,大约有7100种。所有的食虫虻都有粗壮,长着刺的腿,脸部有浓密的胡子状的鬃毛,两只大的复眼中间有3个单眼。鬃毛在遇到
  • 八公犬忠犬八公(日语:忠犬ハチ公,1923年11月10日-1935年3月8日),为日本历史上一条具有传奇色彩的忠犬。其品种为秋田县大馆市的秋田犬。1924年,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农学部教授上野英三
  • 人类迁徙人口迁徙是一种人类族群集体或个别改变居住地域的现象,其形式有自愿或非自愿、合法或非法之别,原因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短缺、气候变迁、战争、奴隶贸易、种族清洗、政治迫
  • 科技之星交通科技之星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技之星交通,是位于台湾新竹市的一家游览车暨客运公司,主要经营游览车出租及高铁快捷公车、新竹市公车、新竹县市区公车、新竹县快捷公车及南科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是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国融远景投资有限公司合办的一所独立学院,以艺术、传媒、工商为主要特色。
  • 安德拉德角安德拉德角(英语:Andrade Corner)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安德拉德角的座标为34°38′55″N 118°22′37″W / 34.64861°N
  • 蓝调蓝调(英文:Blues,被称为蓝调,音译为布鲁斯)是一个音乐流派和音乐形式,起源于19世纪末,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南方腹地及美国各地。这种流派的根源是从非洲传统音乐而来,非裔美国人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