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弹低压

✍ dations ◷ 2025-11-10 18:24:39 #炸弹低压
爆发性旋生(Explosive cyclogenesis)又称炸弹气旋(Bomb cyclone),学术名词是“骤强暴风雪”(Bombogenesis),是指一种温带气旋急剧增强的现象,在增强的过程当中会带来不亚于热带气旋的破坏力。这个气象名词在1980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教授Frederick Sanders所提出,之后气象界开始针对此种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由于热带气旋的快速发展是正常的,并非所谓的炸弹低压。炸弹低压的定义是针对温带气旋在24小时之内中心气压下降24百帕以上的温带气旋。考虑到科里奥利力会随着纬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即使为相同的压力梯度,温带气旋的中心风速也相对较弱。每时间下降的压力(sin φ / sin 60°)可以透过纬度的乘法校正定义(φ=纬度)。例如在秋田市(北纬约40度)以上的天空中,当24百帕×sin(40°)/ sin(60°)= 17.8百帕左右的空气压力维持24小时,就会被称为是炸弹低压。在日本,冬季常受到极地低压的影响,在每年的2月至3月转变为温带气旋侵袭,而“炸弹低压”的影响时间则是落在每年的4月至5月,从日本海北部至日本北部都是“炸弹低压”的影响区,并以日本东北地方三陆为最常受“炸弹低压”的侵袭。而在北美地区则是以复活节前后为最常受“炸弹低压”的影响时间。“炸弹低压”的用法当中并不会在日本气象厅的天气预报中出现,而日本气象厅改以使用“急遽增强的温带气旋”来描述“炸弹低压”。在民间的天气报导当中也会使用不同的用法,例如读卖新闻使用“猛烈低气压”以代替“炸弹低压”的使用。由于炸弹低压的发展速度过快,常常伴随暴风、风暴潮等剧烈天气灾害。 在北美洲,炸弹低压可能与极地涡旋、北极气团交互影响下,使风暴增强,例如2018年北美暴风雪(英语:January 2018 North American blizzard)。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引发地震的P波与S波。

相关

  • 阿莫西林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译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本名羟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口服性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溶菌作用,主治易感微生物所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本品为治疗中耳炎的第
  • 环氧酶环氧合酶(拉丁语:Cyclooxygenase,简称COX)是一种酶(又名酵素),负责合成重要的生物激素——前列腺素家族的导介物质。当身体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会激活环氧合酶,使花生四
  •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英文: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是由美国图书馆专家麦尔威·杜威发明的,对世界图书馆分类学有相当大的影响,已翻译成西班牙文、中文、法文、挪威文、土
  • 尤维纳利斯尤维纳利斯(拉丁语:Decimus Iunius Iuvenalis,英语常记为 Juvenal),生活于1-2世纪的古罗马诗人,作品常讽刺罗马社会的腐化和人类的愚蠢。
  • Watson, J. D.詹姆斯·杜威·沃森(英语:James Dewey Watson,1928年4月6日-),美国分子生物学家,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牵头人之一。与同僚佛朗西斯·克里克因为共同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而与莫里斯·
  • 大和族大和族(日语:大和民族/やまとみんぞく Yamato Minzoku ?),又称日本民族,是构成日本人的主体民族,以日本语为母语,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九十九个百份比。大和族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
  • 米哈伊尔·萨多夫斯基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萨多夫斯基(俄语: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адовский,1904年-1994年)是苏联地球物理学家,爆炸物理学专家,苏联原子弹计划参与
  • 巨人安德烈安德烈·勒内·罗西莫夫(法语:André René Roussimoff,1946年5月19日-1993年1月27日),通常被称为巨人安德烈(André the Giant),是世界摔角娱乐(WWE)旗下已故的法国职业摔角选手、演员
  • 国际人权日世界人权日提醒我们,现时在我们的社区及全世界,还有持续的人权问题。要让人权在全世界得以落实推行,还有赖我们各人的努力。1950年起,联合国大会定每年的12月10日为国际人权日,以
  • 性倒错1860年代,德国律师卡尔·亨利希·乌尔利克斯的一个系列小册子,在那些册子里他发表的首例同性相吸引的案例,该案例写的是一位妇女被其姐姐的海外学校女学生吸引。这引起德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