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铜头蛇属

✍ dations ◷ 2025-05-17 22:05:16 #眼镜蛇科,蛇亚目

澳洲铜头蛇属(学名:)是蛇亚目眼镜蛇科下的个有毒蛇属,是澳洲大陆东部及南部地区的特有种。目前共有3个物种已被确认,而各物种之下未有任何亚种。虽然其名字与铜头蝮()相似,但两者并无直接关联。

澳洲铜头蛇的体格普遍属于中型蛇类,长度甚少超过1.8米。身体颜色多变,主要以铜棕色、黄色、红色、灰色或黑色为基调,头部有明显的特殊斑纹。

澳洲铜头蛇倾向栖息于较寒凉地区,当一般爬虫生物已开始进入休眠期时,它们仍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活动,而冬季完结时它们亦是最早清醒过来并开始展开猎食的蛇类。另外,澳洲铜头蛇亦是澳洲当地唯一一种能于积雪线以上发现的蛇类。喜欢栖息于近水地带。

澳洲铜头蛇主要于日间活动,夏天时份则会于夜间出没。

澳洲铜头蛇常逗留于水中,它们擅长游泳,亦会捕食蝌蚪。属于肉食者的它们会捕食对象甚为广泛,甚至也会食用同类的幼蛇,不过它们仍最常蛙类为食。如果澳洲当地某个地区盛产青蛙,那么同时亦会有较多的澳洲铜头蛇出没,而且其它蛇类的数量亦会相对地较少。

澳洲铜头蛇于春季进行繁殖,雌蛇每次能诞下14条幼蛇,每条幼蛇约长20公分。

澳洲铜头蛇就如一般眼镜蛇,在颚骨前端有着稳固的长型尖牙。它们天性较为内向,面对威胁大多选择逃逸。其毒性与同科的印度眼镜蛇毒相比,仅属一般程度(以澳洲生物的标准而言)。虽然如此,澳洲铜头蛇仍能向生物注射大量的毒液,如果未能即时接受适当治疗的话,其毒素仍足以杀死一个成年男人。目前未有专治澳洲铜头蛇的血清,不过针对虎蛇的血清似乎对治疗澳洲铜头蛇毒有明显帮助。

相关

  • G蛋白G蛋白(英语:G Protein)是指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s)。它含有一个鸟苷酸结合结构域,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激活状态下的G蛋白可以激活腺苷酸环化
  • FeFsub3/sub氟化铁,又称三氟化铁,氟化铁(Ⅲ),是氟和铁的化合物,化学式是FeF3。用于陶瓷,在推进剂中用作燃速催化剂。氟化铁是很难制造出来的,即是在自然界中很少存在,氟化铁在1000℃升华,微溶于冷
  • 克利珀顿岛克利珀顿岛(法语:Île de Clipperton or Île de la Passion;西班牙语: Isla de la Pasión ;英语:Clipperton Island)是一座位于东北太平洋的荒岛,为法国的海外领土。克利珀顿岛位
  • 阿尔贝希特·科塞尔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Ludwig Karl Martin Leonhard Albrecht Kossel,1853年9月16日-1927年7月5日),生于罗斯托克,德国医生。科塞尔的工作范畴是生理化学,特别是组织和细胞的化学。
  • 统计推断推断统计学(或称统计推断,英语:statistical inference),指统计学中,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数量特征
  • 壮文壮文(壮语:Sawcuengh),又称拼音壮文,是一套使用拉丁字母来记录标准壮语的全音素文字,是壮语的官方书写系统。壮文于1955年创制,1982年修订。修订后的现行壮文又称“新壮文”。壮文
  • 向性向性(Tropism)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指生物(多数为植物)受环境因素刺激而向某特定方向生长的现象。向性有正向性(朝向刺激而生长)和负向性(反向刺激而生长)的分别。
  • 国家电力消耗排名列表电力资料来源:IEA 2016人口资料来源:World By Map 2016人均用电量: 电力消耗量(TW·h/年) x 1000000000 / 人口(因含工业用电,且不含移住劳工等人口,人均用电量并不能表示节约
  • 鸡笼之战鸡笼之战(又称为第二次圣萨尔瓦多城战役、圣救主城之战、圣救主城荷西浴血战),是164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从西班牙帝国手中夺取北台湾统治权,所发动之战争。由于双方战力相差过大
  • 互累症互累症(Codependency)也称为共依存症,是指照顾者和被照顾者之间一种失衡的依附状态,是一种病态的关系,一般而言,被照顾者都是社会功能缺失的人士,例如酗酒、物质滥用、问题赌博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