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皇帝

✍ dations ◷ 2025-05-16 11:20:06 #罗马帝国皇帝
罗马皇帝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最高头衔,是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最高领导人。在欧洲历史中,皇帝(拉丁语:Imperator;英语:emperor)源自于古罗马时期,音译为“英白拉多”,原意是统帅,源自拉丁语:Imperium(意为权威、权力、统治)。罗马帝政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之后,由于罗马内战将本来由罗马元老院实行的权利集于屋大维一身,而由屋大维创立的政府体制。作为共和国独裁官、大征服者凯撒的养子,屋大维以凯撒之名行世,后令名存实亡的元老院封他为“奥古斯都”,意为圣上、陛下、万岁。屋大维死后,被罗马帝国神格化列入神的行列,而“凯撒”(他借用的名字)和“奥古斯都”(他的称号)两者遂成为未来400多年罗马统治者的永久性称号。此外君主的称号还有首席元老(拉丁语:princeps senatus,中文又译为“元首”、“第一公民”),直到三世纪末,皇帝戴克里先才抛弃“第一公民”的称号,史学家通常将从屋大维至戴克里先的罗马帝国政体称为元首制。屋大维建立了罗马皇帝的名字习惯。一个皇帝拥有基本的三个名衔:“大将军”(拉丁语:Imperator)、“凯撒”(拉丁语:Cæsar)与“奥古斯都”(拉丁语:Augustus)。大将军代表军队的总司令官,凯撒代表其血统的合法继承,而奥古斯都则代表因其尊贵身份而拥有的帝国特权。大将军的名号可以与别人共享,凯撒的名字则同氏族成员都可以拥有,只有奥古斯都是独一无二的头衔。在这种情况下,“奥古斯都”自然等同于“皇帝”。除了上述三个头衔之外,皇帝的头衔,在元首制时代一般还有首席元老、资深执政官(拉丁语:Proconsul)等共和制时代的实权公职,而皇帝的权力基本源于这些兼衔。戴克里先的君主制改革后,这些头衔统一被“君主”(拉丁语:Dominus)取代。此外,元首制时仅仅是个人荣誉头衔的奥古斯都、凯撒二衔,也成为了四帝共治时的实权头衔。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以后,罗马帝国渐次希腊化,大将军、凯撒、奥古斯都三衔也渐次翻译为希腊语的独裁者(希腊语:αὐτοκράτωρ)、凯撒(希腊语:καῖσαρ)、至尊(希腊语: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这些头衔依然保留了共和制的特色,多次被授予皇帝的继承人和皇亲国戚们,而属于皇帝特有的头衔,则变为希腊语的“君王”(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这也是完成希腊化的中世纪罗马皇帝(或者说拜占庭皇帝)的正式头衔。屋大维(奥古斯都)刚刚创立帝国时,并没有从法律上改变罗马的共和体制,而是保留了共和国的所有职位与机构,仅以非正式的地位行使最高权力,其独裁权力是通过担任首席元老和资深执政官来确保。首席元老的崇高地位与法律上赋予的保民官权限使元老院只能对皇帝言听计从,资深执政官则使皇帝能够遥领行省总督(配合元首权力则能控制绝大部分行省)和监督包括总督与罗马执政官在内的一切军政要员,从而享有对全国执政官和行省总督的最高任命命令权。这便是为什么罗马并没有正式的“皇帝”头衔,而是要用“奥古斯都”等荣誉称号取代。在第三世纪危机之前,皇帝与任何罗马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虽然实际上皇帝实行绝对独裁),所以这一时期的政府形式叫做“元首制政府”(英语:principate,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因为皇帝从法律上是与公民平等的元首。第三世纪危机之后,戴克里先重建起的罗马帝国从法律上放弃了共和国的体制,而建立起了法律上的由“君主”(Dominus)实施的独裁。这一时期的政府形式叫做“君主制政府”(英语:dominate),从戴克里先恢复帝国一直到古典罗马帝国的灭亡。而地方上,则产生了四帝共治:整个帝国的行省被分为四个大区,每个大区都由一名凯撒大将军(Imperator Caesar)分别统领,其中东西两方各有一位大将军领奥古斯都(正帝)衔,每二十年,奥古斯都大将军退休,由同属一方的凯撒(副帝)补任,而新任的奥古斯都则选择自己的继承人补任自己升任奥古斯都所产生的凯撒补缺。四位大将军(四帝)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其余三位均是是东方奥古斯都(亦即“君主”)的臣僚。四帝共治这个建立在理想上的制度并未持久,但是东西分治以东为尊的双帝共治观念一直延续到法兰克帝国时代,而任命继承人为副帝的制度则一直延续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戴克里先迁都尼科米底亚后,帝国的统治中心和治理重点开始向东方转移,拉丁式的共和制残余逐渐消失,东方式的君主专制逐渐加强。经过300年的希腊化和基督教化后,不管是“独裁者”(希腊语:αὐτοκράτωρ,翻译自imperator)、“至尊”(希腊语: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翻译自augustus)还是“君主”(希腊语:δεσπότης,翻译自dominus)都已经不适合天赋皇权的皇帝独裁中央集权制了,而在戴克里先时代一度使用的“主与神”(希腊语:κύριος καὶ θεός,翻译自dominus et deus)又显然地僭越了天主的尊称,于是希拉克略时代的改革中,一个专属于首帝的新头衔,希腊语头衔“君王”(βασιλεύς)被引入。长时间用于对波斯的沙汗沙(Shahanshah)的希腊语翻译这个词无疑非常贴合皇帝独裁的愿望,而作为“万王之王”(希腊语:βασιλευς των βασιλευοντων)耶稣基督直接的臣子,这个新头衔无疑也彰显了作为罗马人与基督徒的普世君主的超然地位。而以往的,带有共治共和性质的皇帝头衔,尽管得以保留,然而只能作为皇位继承人的尊号了。

相关

  • 探针探针可以指:
  • 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英语:β-galactosidase)是一种水解酶,催化β-半乳糖苷水解成单糖。使β-半乳糖苷酶作用的底物包括神经节苷脂GM1、乳糖苷、乳糖、各种糖蛋白。β-半乳糖苷酶是一
  • 亚砜亚砜是含有亚硫酰基(>S=O)官能团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可由硫醚氧化得到。常见的亚砜有氯化亚砜、二甲基亚砜、二苯基亚砜等。亚砜的通式为R-S=O-R',其中R和R'是有机基团。亚砜中的
  • 孙 鑫孙鑫(1938年7月15日-),江苏扬州人,中国凝聚态物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1938年生于江苏扬州,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是一个由十六所均为公立四年制的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加上北卡罗来纳科学与数学学校(North Carolina Schoo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组成的大学系统,并均以"北
  • 毒杀型T淋巴球细胞毒性T细胞(英语: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手T细胞(killer T cell),TC细胞、胞杀T细胞、胞毒T细胞,或CD8+ T细胞,属于T细胞的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其
  • 维吾尔人维吾尔人,移民吉尔吉斯斯坦开始于19世纪后半。根据官方在2009年数据,维吾尔人占人口0.9%约48,543人。维吾尔人移民吉尔吉斯斯坦可分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是19世纪后半的同治陕甘回
  • 帕莉亚帕莉亚(Parinya Charoenphol,泰文:น้องตุ้ม ปริญญา เจริญผล,又译巴林亚,1981年7月9日-),泰国人,又名龙唐。是泰国有名变性女泰拳冠军,也作过模特儿和演员。她的
  • 麦当劳三要素麦当劳三要素(英语:Macdonald triad),也称社会性病态三要素(英语:triad of sociopathy)或杀人三要素(英语:homicidal triad)是指一个犯罪心理学理论——虐待动物、纵火癖、(超过一定年
  • 犬冠状病毒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oV)是甲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与猫冠状病毒同属甲型冠状病毒一型(Alphacoronavirus 1),可在犬类中引起高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