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中脊

✍ dations ◷ 2025-02-23 20:04:05 #大西洋中脊
大西洋洋中脊(又称大西洋洋中脊;英文:Mid-Atlantic Ridge)是一个大部分地区位于海底的山脉,横跨大西洋及北冰洋。大西洋洋中脊由北纬87度(距离北极333公里)伸延至南纬54度的布韦岛。大西洋中脊的最高点突出海面,形成海岛。大西洋洋中脊为全球洋中脊系统的一部分,其形成方式亦被认为与其他洋中脊相同,即在分离板块边缘把板块分开。北大西洋有北美洲板块及欧亚大陆板块互相分离,在南大西洋则有南美洲板块及非洲板块互相分离。由于它们的分离作用仍然持续,所以大西洋洋中脊在每年都以5至10厘米的速度向东西方向成长。在大西洋洋中脊伸延至南端的布韦岛后,大西洋洋中脊转向向东,穿越克罗泽群岛至西南印度洋脊。向西则连接斯科舍山脊。大西洋洋中脊以赤度附近的罗曼什海沟为界,分为北大西洋洋中脊及南大西洋洋中脊。罗曼什海沟为一狭窄的海沟,亦是大西洋其中一处最深的地方,有7758米深。邻近南大西洋洋中脊附近的南桑威奇群岛并不属于洋中脊的一部分。在南桑威奇群岛附近有着大西洋最深的海沟——南桑威奇海沟。下列岛屿依北至南,与其最高峰及位置:北半球(北大西洋洋中脊):南半球(南大西洋洋中脊):大西洋洋中脊的山脉位于分离板块的边缘。因为岩浆由地幔上升,在分离板块边缘的板块便被分开。岩浆的热力令裂缝两边的地壳膨胀,所以便形成山脉。大西洋洋中脊在中大西洋高地的最上方,而中大西洋高地则沿着全大西洋在持续膨胀。膨胀的成因是软流圈的向上对流力把海洋地壳及岩石圈。大西洋洋中脊的分离板块边缘最初由三叠纪开始形成,当时一连串的三向联结构造的地堑在盘古大陆产生而形成山脊。普遍来说三个地堑中的两个形成分离板块边缘,不能形成的地堑被称为拗拉谷,而大西洋洋中脊的拗拉谷渐渐成为很多美洲及非洲的大河谷(包括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日尔河)。山脊约在海面下2,500米,山脊两侧则更深5,000米。2007年,海洋学家们探索被形容为大型及前所未见的"地壳的伤痕"的地方,在那处地球的地幔岩石露出地面。而那地方正位于特内里费岛及巴巴多斯附近的山脊。

相关

  • 哺乳类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纲(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
  • 49,XXXXYXXXXY综合征,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非整倍染色体异常,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100,000至1/85,000。此综合征病因为母体卵细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未分离。首次诊断于1960
  • 西摩·本泽西摩·本泽(英语:Seymour Benzer,1921年10月5日-2007年11月30日),美国物理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和行为遗传学家。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革命的时期,最终在分子
  • 焦耳焦耳(简称焦)是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或热量的导出单位,符号为J。在经典力学里,1焦耳等于施加1牛顿作用力经过1米距离所需的能量(或做的机械功)。在电磁学里,1焦耳等于将1安培电流通
  • 小目亚目(sub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一般是界于目和科之间,但有时亚目和科之间会再分下目(又译作次目)。亚目的拉丁文名称较无固定的字尾。下目(infra-order),又译作次目是生物分类
  • 纽约公共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YPL)是美国主要图书馆系统之一,和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系统、皇后图书馆系统一起组成纽约市的三大公共图书馆系统。纽约公共图书馆总
  • 严刑峻罚乱世用重典,或治乱世用重典,是中国历史上关于治理犯罪的一种观点,类似现代西方刑事政策理论中的吓阻理论,其背后思维是两个相关的观点:著名的、属于“治乱世用重典”思想的刑事政
  • 俄克拉荷马大学俄克拉何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成立于1890年,位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诺曼,学校采学期制,大学部约有20,000名学生,是美国中南部地区有名的大学,所接受的各方捐赠总额,至2008年
  • 新光码头新光码头(亦称海洋之星)为高雄港第二十二号码头,位于台湾高雄市前镇区新光路及成功路底,里面设有星光水岸公园及新光园道两大地区。之后,还建设了一座戏水池。曾在此举办跨年晚会
  • 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英语:CLA,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又称共轭亚麻油酸,指亚油酸的一系列异构体,主要存在于肉类和乳制品中。共轭亚麻油酸可抑制 lipoprotein lipase 活性,减少内生性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