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西洋中脊
✍ dations ◷ 2025-09-02 17:57:23 #大西洋中脊
大西洋洋中脊(又称大西洋洋中脊;英文:Mid-Atlantic Ridge)是一个大部分地区位于海底的山脉,横跨大西洋及北冰洋。大西洋洋中脊由北纬87度(距离北极333公里)伸延至南纬54度的布韦岛。大西洋中脊的最高点突出海面,形成海岛。大西洋洋中脊为全球洋中脊系统的一部分,其形成方式亦被认为与其他洋中脊相同,即在分离板块边缘把板块分开。北大西洋有北美洲板块及欧亚大陆板块互相分离,在南大西洋则有南美洲板块及非洲板块互相分离。由于它们的分离作用仍然持续,所以大西洋洋中脊在每年都以5至10厘米的速度向东西方向成长。在大西洋洋中脊伸延至南端的布韦岛后,大西洋洋中脊转向向东,穿越克罗泽群岛至西南印度洋脊。向西则连接斯科舍山脊。大西洋洋中脊以赤度附近的罗曼什海沟为界,分为北大西洋洋中脊及南大西洋洋中脊。罗曼什海沟为一狭窄的海沟,亦是大西洋其中一处最深的地方,有7758米深。邻近南大西洋洋中脊附近的南桑威奇群岛并不属于洋中脊的一部分。在南桑威奇群岛附近有着大西洋最深的海沟——南桑威奇海沟。下列岛屿依北至南,与其最高峰及位置:北半球(北大西洋洋中脊):南半球(南大西洋洋中脊):大西洋洋中脊的山脉位于分离板块的边缘。因为岩浆由地幔上升,在分离板块边缘的板块便被分开。岩浆的热力令裂缝两边的地壳膨胀,所以便形成山脉。大西洋洋中脊在中大西洋高地的最上方,而中大西洋高地则沿着全大西洋在持续膨胀。膨胀的成因是软流圈的向上对流力把海洋地壳及岩石圈。大西洋洋中脊的分离板块边缘最初由三叠纪开始形成,当时一连串的三向联结构造的地堑在盘古大陆产生而形成山脊。普遍来说三个地堑中的两个形成分离板块边缘,不能形成的地堑被称为拗拉谷,而大西洋洋中脊的拗拉谷渐渐成为很多美洲及非洲的大河谷(包括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日尔河)。山脊约在海面下2,500米,山脊两侧则更深5,000米。2007年,海洋学家们探索被形容为大型及前所未见的"地壳的伤痕"的地方,在那处地球的地幔岩石露出地面。而那地方正位于特内里费岛及巴巴多斯附近的山脊。
相关
- 染色体染色体(英语:chromosome)是真核生物特有的构造,主要由双股螺旋的去氧核糖核酸和5种被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构成,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遗传物质深度压缩
- 罗洛·梅罗洛·梅(英语:Rollo May,1909年4月21日-1994年10月22)是一位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他在1969年期间撰写了具有影响力的书《爱与意志》。他经常被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哲学
- 韵书韵书是中国古代按韵编排的字典。记录了每一个字的意义之余,还用反切记录了它的读音。韵书和韵表不同之处,在于韵表依照一个既定的格式,把字按着音、韵、调来排列。最初,韵书编纂
- 益生菌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一般认为食入后对宿主(如动物或人类)有正面效益的食入性微生物。在医学上,目前科学证据无法显示益生菌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免疫系统、改善肠道健康、缓解便秘
- 利古里亚海坐标:43°29′54″N 9°02′30″E / 43.49833°N 9.04167°E / 43.49833; 9.04167利古里亚海(法语:Mer Ligure;意大利语:Mar Ligure)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意属里维耶拉(意大利利古
- 生物高分子生物聚合物(英语:Biopolymer,又称为生物聚合体、生物多聚体或生物高分子)是由活的生物体产生的聚合物。因为他们是聚合物,生物聚合物包含有单体单元,相互之间以共价键相连以形成更
- 中国总统中国总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元首职称,可能指:
- 内质网#光面内质网内质网(英语:Endoplasmic reticulum, ER)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由膜围成的隧道系统,为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实际上内质网是膜被折叠成一个扁囊或细管状构造,可分为粗面内质网(Rough E
- 同染色体性别同染色体性别是指一个物种的性别中,其两条性染色体为相同的。以人为例,女性的性染色体由两条X染色体组成,为两条相同的性染色体。雌性即为同染色体性别。在部分的鸟类和爬虫类
- 类木行星气态巨行星(gas giant、类木行星)是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巨行星。太阳系的木星和土星是气态巨行星。“气态巨行星”起初原本是“巨行星”的代名词(同义词),但是1990年代学界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