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传(1909年5月28日-2003年1月12日)是出生于台湾淡水的艺术家,台湾第二代前往日本留学习绘画的艺术家,但他却从未在学院派美术系统下习画过。曾多次入选台展、府展。张万传一生经历日治时期、国民党政府来台的过渡期、戒严到解严,是台湾印象派、野兽派风格代表画家之一。
张万传出生于1909年5月28日的淡水,他的父亲张永清(1877-1945)当时正在淡水担任海关的职务,张万传出生之时,他的父亲已经32岁,在当时算时老年得子,以“万事流传”之意取名“万传”,与台语的“慢传”语音呼应。
1924年张万传从士林公学校高等科毕业,此时张万传一家也迁居在台北大稻埕一代,对未来茫然无知的张万传,在1929年偶然之间获知有间洋画研究所在招生。
洋画研究所是一家民间绘画学习教室,在1929年7月1日由倪蒋怀出资成立,洋画研究所的师资有石川钦一郎、蓝荫鼎、倪蒋怀、陈植棋、杨三郎等艺术家。张万传加入洋画研究所学习绘画技术、吸取前卫的印象画派风格;张万传更在洋画研究所中结识洪瑞麟与陈德旺。
1930年,张万传与洪瑞麟、陈德旺三人一起赴日习画,三人到东京之后与陈植棋、李梅树、李石樵一同在租屋。当时李梅树刚考上东京美术学校,而李石樵正在准备第三次的东京美术学校的入学考。有鉴于东京美术学校入学考的南部,张万传先进入川端画学校、本乡绘画研究所专研绘画技巧,并同时备考1929年刚成立的帝国美术学校。张万传在初到东京之时,在民间绘画教室学大量学习新知的期间,与画家盐月桃甫结识,画风逐渐倾向野兽派风格,也向往巴黎画派的作品精神。
1931年张万传与洪瑞麟、陈德旺三人同时考上帝国美术学校的西洋画科。张万传正式进入帝国美术学校就读之后,发现要学习诸多语言、哲学等必修课程,并非完然是创作课程,他大失所望,便在隔年办理退学,再回到端川画学校学习,进行他的美术创作研究,所以说,张万传没有进入正统学院制美术系统学习。没有进入学院派系统学习绘画并不影响张万传的创作品质,反而是开创一条属于他的前卫路线。1932年,张万传的〈庙前之市场〉入选第六回台展便是最好的证明。
屡屡入选台展的张万传,已在台湾、中国、日本三地艺术文化圈小有名气。1936年张万传与洪瑞麟、陈德旺一同加入台阳美术协会,出品第二届“台阳展”。1937年,前往探视轮调到厦门工作父母时,结识许声基,他们共组青天画会。1938年张万传、陈德旺、洪瑞麟、陈春德、许肇基、黄清埕组成Mouve美术团体,并在这年张万传、洪瑞麟、陈德旺三人退出台阳美术协会。
1938年第一届府展开幕,张万传以厦门风景为题的〈鼓浪屿风景〉获得特选奖。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张万传回到台湾,先在倪蒋怀管理的瑞芳矿场担任行政,这年再次参加府展,以〈鼓浪屿的教会〉再次入选。
1942年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张万传避居艺术家谢国镛在台南小渔村的家中,从此张万传开始大量以“鱼”为题材绘画。同年,〈厦门所见〉入选第五回府展。
1943年描绘台南风景的〈南方风景〉入选第六回府展,因为此时全台湾笼罩在战云之下,因此府展也宣告停止,故第六回府展成为最后一回展出。依据张万传的得奖纪录,可以发现1至6届的府展多有张万传的身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张万传的父亲去世,被征招到南洋从军的二弟也在战争中身亡,张万传开始担负照顾家庭的重责。1946年,张万传受邀进入建国中学任教,但因为当时建国中学人员编制问题,张万传先担任体育老师,重组橄榄球校队,并负责部分训导工作。
1947年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建国中学在当时组成学生队伍加入抗议,反对当时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欺压,随后国民党增援军队于3月8日起陆续抵达台湾,在各地展开武力镇压,随后更实施清乡,当然学生团体指标之一的建国中学成为当时重点镇压的团体。根据张万传学生廖武治、孙明煌回忆:“很久以前,偶而听过张老师曾经带个学生到化学实验室,但不知道拿了什么东西就上街头了。”
二二八事件落幕之后,当时担任建国中学训导工作的张万传不一定是学生抗议行动的主使者,但在当时有训导之责的老师皆会被盘问,若有一差错,就会性命难保,因此张万传开始了他的逃难旅程。张万传先避居草山老家,后投靠在金山行医的大弟张万居,在此时认识了在大弟诊所工作的护士许宝月女士。
张万传在金山小渔村中隐性埋名从事捕鱼工作,同时不忘创作,此时期,张万传开始大量描绘“鱼”,鱼不仅是他当前眼前所见之物,也象征谢国镛日前对他的恩惠,也代表思念爱吃鱼的父亲。
1948年二二八事件结束之后,张万传重新回到教职,任职于台北大同中学,担任美术老师,隔年与许宝月女士结婚。1950年张万传兼任延平高中的美术老师,1952年重新活跃于画坛,再次加入台阳美协。1954年,与与洪瑞麟、张义雄、廖德政、金润作等人共组“纪元美术会”,推出首展于台北市博爱路美而廉画廊,同年,也大同国中教师共组业余的“星期日画家会”,张万传在星期日画家会中担任类似指导老师的角色。
1955年张万传,退出台阳美术协会,1956年纪元美术会中辍,1964年应聘国立艺专美术科夜间部。
1966年,战后首度前往日本。八月底在鹿儿岛县川内市举行个展。1972年好友洪瑞麟退休,移居美国,张万传也心生退休之意,同年从台北大同中学退休。张万传退休时年届六十六岁,他将退休所得分为两份,一份交为家用,一份作为远赴巴黎的旅费。1975年张万传只身前往欧洲,展开为期两年的旅欧生活。尔后也有前往日本、美洲各国,长达15年的旅游生活。直到1996年张万传回到台湾进行白内障割除手术,隔年台北市立美术馆为张万传举办回顾展张万传八八个展。2003年逝世,享年95岁。
张万传一生皆无进入正统的学院派美术系统学习绘画,他靠着自己的极高的艺术天赋,加上勤勉的练习,仍然多次入选台、府展,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张万传积极参与理念相合的画派,更自己成立多个艺术团体,为台湾美术史编织丰富的网络。
张万传经历了日治时期、国民党政府来台的过渡期、戒严到解严,张万传的身平贴合著台湾的历史前进。
张万传参与在历史之中,他在日治时期赴日习画、父亲与二弟因二战身亡;二二八事件被迫逃亡的日子,转折了张万传的人生,也奠定了“鱼”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题材;戒严时期,张万传因为经济拮据兼职多间学校的美术老师,在快解严之际,开启他的旅游时期,并积极参与国内外展览。
张万传一心作画的艺术家,遇上历史的洪流积极应对,转变他的人生,不屈不饶的为艺术付出,是台湾美术史上很是珍贵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