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 dations ◷ 2025-11-24 07:31:53 #1655年出生,1707年逝世,德国贵族,巴登-符腾堡人,策林格王朝,奥地利陆军元帅

巴登藩侯路德维希·威廉(Markgraf Ludwig Wilhelm von Baden,1655年4月8日-1707年1月4日),1677年至1707年任神圣罗马帝国巴登-巴登藩侯,是一位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战功赫赫的地区首领,一生共征战57场从未战败,绰号“土耳其人路易”(德语:Türkenlouis),土耳其人称他为“红色国王”(德语:Roten König),因为他经常身披红色战袍出现在疆场上。

路德维希·威廉1655年4月8日出生在巴黎,当年是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的第六年。他的名字取自他的祖父威廉一世(英语:William, Margrave of Baden-Baden)(Wilhelm,1593年7月30日—1677年5月22日)和他的教父、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路易”为法语名Louis,对应“路德维希”为德语名Ludwig)。他父母的婚姻是由路易十四亲自安排的,他的父亲是巴登-巴登藩侯继承人斐迪南·马克西米连(英语:Ferdinand Maximilian, Hereditary Prince of Baden-Baden)(Ferdinand Maximilian,1625年9月23日—1669年11月4日),他的母亲是萨伏依-卡里尼亚诺(Savoyen-Carignan)家族的路易丝(Luise Christine von Savoyen-Carignan,1627年8月1日—1689年7月7日),路德维希·威廉的祖辈详见下表:

在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不同意他跟随将成为巴登-巴登藩侯的父亲离开凡尔赛回到巴登,父母因此不合,最后父亲独自带着半岁的路德维希·威廉离开巴黎和凡尔赛回到巴登,由祖父的第二任妻子照顾。

路德维希·威廉的父亲在一次海德堡的打猎中染上坏疽在1669年去世,由于他的意外去世,祖父威廉不得不重新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他将路德维希·威廉送到国外游历学习,以便他有能力接任巴登-巴登藩侯。

1670年的秋天,威廉一世将15岁的孙子路德维希·威廉送往国外开始他的游学生涯,第一站是法国的贝桑松,他在那里学习了法律和军事知识。接着他又游历了日内瓦、米兰、佛罗伦萨和罗马,他在罗马拜访了罗马教皇克雷芒十世,当时克雷芒十世正在宴请那不勒斯副总督和法国外交官的,那不勒斯为他提供了一个军队中的职位,但路德维希·威廉考虑到他的祖父,拒绝了这个军职。路德维希·威廉在拜访了当时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美第奇家族后,离开了罗马,继续到威尼斯,经由因斯布鲁克回到巴登-巴登时,当时他19岁。

1674年回到巴登-巴登后,19岁的路德维希·威廉随即加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家军队,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从此征战一生。因为路易十四意图夺取欧洲的控制权,1672年爆发了法国与荷兰的战争(1672年—1679年),由于路德维希·威廉在攻取菲利普斯堡要塞的战斗中表现出众,1676年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嘉奖,授予一个步兵团。1677年,路德维希·威廉的祖父去世,他继任巴登-巴登藩侯,但因为他一直为皇帝征战所以很少摄政。

法荷战争结束后,路德维希·威廉被授予相当于陆军少校的骑兵和陆军军士长军衔。1683年至1699年的大土耳其战争(又称利奥波德一世的土耳其大战争,第五次奥地利与土耳其战争)中,路德维希·威廉在1683年解放维也纳的战斗中建立战功,从军士升为骑兵将军,1686年31岁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1689年成为奥斯曼战线统帅,他在同奥斯曼帝国的20多场战斗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军事谋略,成功地击退了奥斯曼人,也因此得到“土耳其人路易”的绰号,他在土耳其大战争中获得的战利品如今仍保存在卡尔斯鲁厄宫殿中展览。

但是与此同时,大同盟战争中争夺普法尔茨继承权的战争蔓延到了路德维希·威廉的家乡巴登,从1693年起在莱茵河沿岸同法国人作战,他在巴登-巴登的官邸被法国人摧毁。

为了感谢路德维希·威廉为神圣罗马帝国立下的赫赫战功,并补偿他因为为皇帝效劳而失去的官邸,皇帝利奥波德一世赐婚萨克森-劳恩堡公爵尤利乌斯·弗兰茨的大女儿安娜·玛丽亚·弗朗西丝卡(Anna Maria Franziska),但路德维希·威廉却爱上了公爵15岁的小女儿弗朗西丝卡·西比拉·奥古斯塔(Franziska Sibylla Augusta,1675年1月21日—1733年7月10日),而她已经和路德维希·威廉的堂弟、萨伏依的欧根亲王(Prinz Eugen von Savoyen,1663年10月18日—1736年4月21日)订婚。由于路德维希·威廉同公爵的小女儿是互生爱慕,皇帝同意交换两个婚约,而将公爵的大女儿许配给欧根,公爵的大女儿对此相当不满,她以欧根是没有摄政权的亲王为名拒绝同他结婚。

路德维希·威廉结婚后又投入了同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中,在1691年获得斯兰卡曼战役(英语:Battle of Slankamen)(贝尔格莱德附近)的重大胜利后(土耳其大维齐尔柯普律吕·穆斯塔法帕夏(英语:Köprülü Fazıl Mustafa Pasha)在战役中被流弹射杀),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授予他全军陆军中将,这个军衔在17世纪只授出过5次,后来又被授予金羊毛骑士团勋章。

由于在路德维希·威廉的领地发生了大同盟战争,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将他送回巴登,他的表弟欧根接替他继续同奥斯曼作战,欧根并不比路德维希·威廉逊色,他在1697年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斯塔法二世,并在1699年获得这场土耳其大战争的最终胜利,自此以后,路德维希·威廉一直生活在表弟欧根的阴影之下。

之后,他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率领帝国军主防莱茵河东区战线,并在1702年9月攻克兰登;但很快,他就在10月的菲德林根战役(英语:Battle of Friedlingen)被法国的维拉尔元帅击败并退回莱茵河东岸。虽然如此,他在1704年参与了英帅约翰·丘吉尔与奥将欧根亲王的著名胜战——布伦海姆战役。他在施伦贝格之战(英语:Battle of Schellenberg)的杰出表现,逼使巴伐利亚的军队为了迎击他而调离战场布伦海姆,促成反法盟军决定性的胜利。

路德维希·威廉在巴登-巴登的官邸被摧毁以后,他将官邸从巴登-巴登搬到了拉施塔特,从1697年土耳其大战争结束一直到1707年去世他一直在建造拉施塔特宫殿,并以凡尔赛为蓝本规划这座城市,拉施塔特是德国第一个模仿法国建造的官邸城市。

虽然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拒绝了路德维希·威廉成为选帝侯的请求,但他依旧为皇帝征战,在西班牙继承战争中他身受重伤,1707年1月4日,51岁的路德维希·威廉逝世在他尚未完工的拉施塔特宫殿中。他的墓穴位于巴登-巴登的教堂,那里葬着巴登-巴登藩侯家族,他的墓志铭是一座巴洛克祭坛,由象征公正、勇敢和智慧的雕像环绕。他的心脏和其它内脏埋葬于巴登-巴登的修道院,那里从前曾是藩侯的墓地。

1690年3月27日,路德维希·威廉与20岁的萨克森-劳恩堡(Sachsen-Lauenburg)公主弗朗西丝卡·西比拉·奥古斯塔(Franziska Sibylla Augusta,1675年1月21日—1733年7月10日)结婚,有五子四女:

相关

  •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英语: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是一个现代医疗的外科,该外科主要治理头部、颈部、脸部、下颌、口腔和颌面部位,包括软组织和硬组织的损伤和疾病,并通过药物及
  • 吠陀文化吠陀文化(约前16世纪—前7世纪)是指吠陀经典所记载和反映的印度历史时期文化。透过吠陀经典的古梵文史料,所谓的吠陀经典即指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
  • 鼓山车站鼓山车站位于高雄市鼓山区,为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之铁路货运车站,此站是1929年配合浅野水泥株式会社(浅野セメント株式会社)运输其于寿山所采原料所建,当时称为“田町驿”;配合铁
  • 咪唑硫嘌呤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是嘌呤类似物的免疫抑制剂。它可以用于预防器官移植的排斥,还有一系列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天疱疮、发炎性肠病,像是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
  • 航母航空母舰(常简称为航母、航舰、空母,美规常用代号为CV+其他字母以分类)是一种以搭载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军舰,舰体通常拥有供飞机起降的巨大甲板和座落于左右其中一侧的舰岛。航
  • 肯尼思·宾默尔肯尼思·乔治·宾默尔,CBE(1940年9月27日生)是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博弈论专家、他是伦敦大学学院名誉教授。他是讨价还价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对博弈论、实验经济学、演化博弈论、分
  • 四氧化三铅四氧化三铅,化学式Pb3O4,可视为PbO2·2PbO之复合物,俗称铅丹。常温时为鲜红色粉末。与油类相调和后,涂在铁器上,可防止生锈。制备:由一氧化铅在空气中加热至500℃制得:产物中含有杂
  • 甲基氯化镁甲基氯化镁(英语:Methylmagnesium chloride)是化学式为CH3MgCl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是高度可燃及对湿气敏感的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格氏试剂,可由化学材料行购得,多半会是四氢呋喃的溶
  • 浊软颚擦音浊软颚擦音是辅音的一种。其国际音标的符号是⟨ɣ⟩,X-SAMPA音标的符号则是⟨G⟩。大部分音韵学家把中古汉语的匣母构拟成浊舌根擦音,但也有一部分构拟为浊声门擦音。类似英语
  • 朴文奎朴文奎(박문규,1906年-1971年10月15日),朝鲜政治家,国内派人,官至农业部长和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朴文奎出生于庆尚北道庆山市。1929年,他于京城帝国大学(现首尔大学)毕业。之后,他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