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威廉 (巴登-巴登)

✍ dations ◷ 2025-02-23 19:50:08 #1655年出生,1707年逝世,德国贵族,巴登-符腾堡人,策林格王朝,奥地利陆军元帅

巴登藩侯路德维希·威廉(Markgraf Ludwig Wilhelm von Baden,1655年4月8日-1707年1月4日),1677年至1707年任神圣罗马帝国巴登-巴登藩侯,是一位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战功赫赫的地区首领,一生共征战57场从未战败,绰号“土耳其人路易”(德语:Türkenlouis),土耳其人称他为“红色国王”(德语:Roten König),因为他经常身披红色战袍出现在疆场上。

路德维希·威廉1655年4月8日出生在巴黎,当年是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的第六年。他的名字取自他的祖父威廉一世(英语:William, Margrave of Baden-Baden)(Wilhelm,1593年7月30日—1677年5月22日)和他的教父、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路易”为法语名Louis,对应“路德维希”为德语名Ludwig)。他父母的婚姻是由路易十四亲自安排的,他的父亲是巴登-巴登藩侯继承人斐迪南·马克西米连(英语:Ferdinand Maximilian, Hereditary Prince of Baden-Baden)(Ferdinand Maximilian,1625年9月23日—1669年11月4日),他的母亲是萨伏依-卡里尼亚诺(Savoyen-Carignan)家族的路易丝(Luise Christine von Savoyen-Carignan,1627年8月1日—1689年7月7日),路德维希·威廉的祖辈详见下表:

在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不同意他跟随将成为巴登-巴登藩侯的父亲离开凡尔赛回到巴登,父母因此不合,最后父亲独自带着半岁的路德维希·威廉离开巴黎和凡尔赛回到巴登,由祖父的第二任妻子照顾。

路德维希·威廉的父亲在一次海德堡的打猎中染上坏疽在1669年去世,由于他的意外去世,祖父威廉不得不重新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他将路德维希·威廉送到国外游历学习,以便他有能力接任巴登-巴登藩侯。

1670年的秋天,威廉一世将15岁的孙子路德维希·威廉送往国外开始他的游学生涯,第一站是法国的贝桑松,他在那里学习了法律和军事知识。接着他又游历了日内瓦、米兰、佛罗伦萨和罗马,他在罗马拜访了罗马教皇克雷芒十世,当时克雷芒十世正在宴请那不勒斯副总督和法国外交官的,那不勒斯为他提供了一个军队中的职位,但路德维希·威廉考虑到他的祖父,拒绝了这个军职。路德维希·威廉在拜访了当时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美第奇家族后,离开了罗马,继续到威尼斯,经由因斯布鲁克回到巴登-巴登时,当时他19岁。

1674年回到巴登-巴登后,19岁的路德维希·威廉随即加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家军队,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从此征战一生。因为路易十四意图夺取欧洲的控制权,1672年爆发了法国与荷兰的战争(1672年—1679年),由于路德维希·威廉在攻取菲利普斯堡要塞的战斗中表现出众,1676年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嘉奖,授予一个步兵团。1677年,路德维希·威廉的祖父去世,他继任巴登-巴登藩侯,但因为他一直为皇帝征战所以很少摄政。

法荷战争结束后,路德维希·威廉被授予相当于陆军少校的骑兵和陆军军士长军衔。1683年至1699年的大土耳其战争(又称利奥波德一世的土耳其大战争,第五次奥地利与土耳其战争)中,路德维希·威廉在1683年解放维也纳的战斗中建立战功,从军士升为骑兵将军,1686年31岁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1689年成为奥斯曼战线统帅,他在同奥斯曼帝国的20多场战斗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军事谋略,成功地击退了奥斯曼人,也因此得到“土耳其人路易”的绰号,他在土耳其大战争中获得的战利品如今仍保存在卡尔斯鲁厄宫殿中展览。

但是与此同时,大同盟战争中争夺普法尔茨继承权的战争蔓延到了路德维希·威廉的家乡巴登,从1693年起在莱茵河沿岸同法国人作战,他在巴登-巴登的官邸被法国人摧毁。

为了感谢路德维希·威廉为神圣罗马帝国立下的赫赫战功,并补偿他因为为皇帝效劳而失去的官邸,皇帝利奥波德一世赐婚萨克森-劳恩堡公爵尤利乌斯·弗兰茨的大女儿安娜·玛丽亚·弗朗西丝卡(Anna Maria Franziska),但路德维希·威廉却爱上了公爵15岁的小女儿弗朗西丝卡·西比拉·奥古斯塔(Franziska Sibylla Augusta,1675年1月21日—1733年7月10日),而她已经和路德维希·威廉的堂弟、萨伏依的欧根亲王(Prinz Eugen von Savoyen,1663年10月18日—1736年4月21日)订婚。由于路德维希·威廉同公爵的小女儿是互生爱慕,皇帝同意交换两个婚约,而将公爵的大女儿许配给欧根,公爵的大女儿对此相当不满,她以欧根是没有摄政权的亲王为名拒绝同他结婚。

路德维希·威廉结婚后又投入了同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中,在1691年获得斯兰卡曼战役(英语:Battle of Slankamen)(贝尔格莱德附近)的重大胜利后(土耳其大维齐尔柯普律吕·穆斯塔法帕夏(英语:Köprülü Fazıl Mustafa Pasha)在战役中被流弹射杀),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授予他全军陆军中将,这个军衔在17世纪只授出过5次,后来又被授予金羊毛骑士团勋章。

由于在路德维希·威廉的领地发生了大同盟战争,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将他送回巴登,他的表弟欧根接替他继续同奥斯曼作战,欧根并不比路德维希·威廉逊色,他在1697年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斯塔法二世,并在1699年获得这场土耳其大战争的最终胜利,自此以后,路德维希·威廉一直生活在表弟欧根的阴影之下。

之后,他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率领帝国军主防莱茵河东区战线,并在1702年9月攻克兰登;但很快,他就在10月的菲德林根战役(英语:Battle of Friedlingen)被法国的维拉尔元帅击败并退回莱茵河东岸。虽然如此,他在1704年参与了英帅约翰·丘吉尔与奥将欧根亲王的著名胜战——布伦海姆战役。他在施伦贝格之战(英语:Battle of Schellenberg)的杰出表现,逼使巴伐利亚的军队为了迎击他而调离战场布伦海姆,促成反法盟军决定性的胜利。

路德维希·威廉在巴登-巴登的官邸被摧毁以后,他将官邸从巴登-巴登搬到了拉施塔特,从1697年土耳其大战争结束一直到1707年去世他一直在建造拉施塔特宫殿,并以凡尔赛为蓝本规划这座城市,拉施塔特是德国第一个模仿法国建造的官邸城市。

虽然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拒绝了路德维希·威廉成为选帝侯的请求,但他依旧为皇帝征战,在西班牙继承战争中他身受重伤,1707年1月4日,51岁的路德维希·威廉逝世在他尚未完工的拉施塔特宫殿中。他的墓穴位于巴登-巴登的教堂,那里葬着巴登-巴登藩侯家族,他的墓志铭是一座巴洛克祭坛,由象征公正、勇敢和智慧的雕像环绕。他的心脏和其它内脏埋葬于巴登-巴登的修道院,那里从前曾是藩侯的墓地。

1690年3月27日,路德维希·威廉与20岁的萨克森-劳恩堡(Sachsen-Lauenburg)公主弗朗西丝卡·西比拉·奥古斯塔(Franziska Sibylla Augusta,1675年1月21日—1733年7月10日)结婚,有五子四女:

相关

  • 星或星星,可以指:其它天体详见天体列表。
  • 升华点升华是指一种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与升华相反的过程称做凝华,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这样
  • 克鲁岑保罗·约泽夫·克鲁岑 (Paul Jozef Crutzen,1933年12月3日-),荷兰大气化学家,因“他们对大气化学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臭氧的形成与分解”,与马里奥·莫利纳、弗兰克·舍伍德·罗兰共同
  • 苏打水碳酸水(英语:Carbonated water),又称梳打水、苏打水、气泡水,是在压力下将二氧化碳气体溶入水中的饮料。有时加入一些添加剂,如钠。这个过程,被称为碳酸化,它使水可以起泡。人们喜欢
  • 获执政权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14日,是直系曹锟与皖系段祺瑞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的对抗。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
  • 激进激进主义,又称急进主义,系处于现存组织、社会状态或运作方式中相对不利的位置上怀有强烈的不满,从而产生否定的观念,迫切寻求对现状从根本上进行剧烈的变革。在极权制度的国家里
  • 地面沉降地面沉降(英语:land subsidence),泛指地面向下沉陷的垂直地表变形,基准面一般以平均海水面为基准。变形方向与地壳抬升运动相反。地面沉降发生的时间尺度分布极广,从几日到几千年
  • 宪法党 (美国)宪法党是一个美国政党,旧名美国纳税人党,创建于1991年。其立党理念为“《美国宪法》在现今的人类关系中仍未过时” 。该党的宣言基于对《美国宪法》的原始主义解释,并根据《独
  • 缓拍音乐缓拍音乐(又名缓拍、慢摇,英文:downtempo)是一种类似于氛围音乐的电子乐,但更加强调节奏,并不像痴哈乐那样具有自然气息。 风格范例包含“缓慢而沉寂的节拍,花哨的合成效果,以及听起
  • 索姆河战役首日推荐步兵所该使用的突袭战术。手册中详细说明了营队应以一波两个排,士兵之间间隔5码,进攻正面宽400码的敌阵。一个营因此要发动进攻8波(一个连2波)加上额外对营队司令部和担架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