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博物馆

✍ dations ◷ 2025-05-19 23:49:20 #特拉维夫大学,特拉维夫博物馆,以色列高校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犹太博物馆

坐标:32°06′49.72″N 34°48′18.94″E / 32.1138111°N 34.8052611°E / 32.1138111; 34.8052611

犹太散居博物馆(希伯来语:בית התפוצות‬‎,英语:The Diaspora Museum),又名犹太民族博物馆,是一十分独特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博物馆,主要反映犹太人的历史、文化和信仰。博物馆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内,致力于讲述犹太民族的历史,增进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感。该博物馆也是一个通过犹太教育促进犹太人之间相互认同的中心场所。

该博物馆于1978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的建立由时任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的纳赫姆·古德曼(Nahum Goldman)最先提出。犹太散居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了搜寻自己家族史的可能。它建有自己的数据库,可以从中查找自己的家谱、自己名字的起源,以及自己所在社团的历史。2011年,以色列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更新了博物馆的技术设备。

犹太散居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专门展示犹太民族及其历史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的展品包括照片、文献、电影、音乐、地图等。通过这些展品讲述犹太人的流散历史,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犹太人的会堂、住房和手工作坊。博物馆还收集了大量与犹太人流散史相关的电影和音乐。

博物馆的展品按照6个不同的主题进行展出。每个展区都有供参观者进行研讨的场所。这种展示方式由诗人阿巴·科夫纳(Abba Kovner)提出。他认为这一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示犹太人2600多年的流散历史。

博物馆有为中国游客制作的中文普通话版音频指南以及中文资料,让中国游客可以无语言障碍地参观博物馆。博物馆还特别设有定居中国哈尔滨和开封的犹太人社区的展览,并为他们的犹太教教堂建造了等比例模型。

相关

  • 阿基米德浮体原理阿基米德浮体原理(或直接称为阿基米德原理或浮力原理)是阿基米德发现的原理。该原理是说,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全部或部分)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力。其公
  •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英语:lymphocyte),也称淋巴球,为白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直径6—8微米;在人体约占白细胞的20—30%,圆形细胞核,细胞质很少。某些疾病可以影响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减,如患肺结核
  • 滑液囊滑液囊(synovial bursa),又称滑囊或黏液囊,是由滑液膜(英语:Synovial membrane)包围的小形囊状构造,内有黏性液体,稠度类似“生蛋白”,常位于关节处,关节活动时可作为骨骼、肌腱、肌肉
  • 洛杉矶轻轨博览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瑞亚克洋瑞亚克洋(Rheic Ocean)是个史前海洋,存在于大约5亿到3亿年前,北接波罗地大陆与阿瓦隆尼亚大陆,南接冈瓦那大陆(在志留纪时期则南接冈瓦那大陆分裂出来的Hunic陆块)。在奥陶纪中期,因
  • 克卢萨哈奇河克卢萨哈奇河(Caloosahatchee River)是位于佛罗里达州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一条河流,长约67英里(108千米)。它灌溉着麦尔兹堡和佛罗里达大沼泽这几片地区,并且为奥基乔比水道和
  • 乌马尔萨拉乌马尔萨拉(Umarsara),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Yavatmal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906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9064人,其中男性10045人,女性9019人;0—6岁人口2124人,其中男1164人,女960
  • 千社札千社札(日语:千社札/せんじゃふだ ,有时也念做せんしゃふだ)是在日本神社和寺院参拜用的,贴在天井和墙壁上的姓名贴纸。一般是纸质的,但也有木头和金属制成的千社札。江户时代中期
  • 李日华 (崇祯)李日华,字实甫,南直隶池州府青阳县人,明朝官员。赐特用进士出身。初为选贡,崇祯十三年以廷试贡生赐特用,十五年登进士。官禹城知县。
  • 中魔的人们《中魔的人们》是一本充满夸张、戏谑、怪诞和幻想的短篇小说集,由被称为最有捷克味道的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所写,于1964年出版,但当中部分故事早于60年代已写好,只因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