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单核苷酸

✍ dations ◷ 2025-05-19 17:38:08 #黄素,食用色素,磷酸酯,氧化还原酶,辅因子

黄素单核苷酸(英语:Flavin mononucleotide,FMN)是一个由核黄素激酶自核黄素(维生素B2)产生出来的生物分子,其功能包括了NADH脱氢酶在内的多种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并且作为生物感蓝光蛋白的辅因子。在催化性循环中,氧化型(FMN)、半醌型(FMNH•与还原型(FMNH2)这几种形式的可逆互变在多种氧化还原酶中发生。黄素单核苷酸是一个比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更强的氧化剂,并且因为它可以参与传递一个或两个电子,故其在此方面尤其有用。论到它在感蓝光蛋白中的作用,(氧化型)黄素单核苷酸从‘普通的’感光蛋白中“脱颖而出”作为信号状态而不是E/Z异构化。

它是在细胞与组织中存在的核黄素的主要形式。生产它需要更多的能量,但它比核黄素的可溶性更好。

它的E编码为“E101a”,并被作为食用色素使用。

编号为“E106”的物质是一个与黄素单核苷酸密切相关的食用色素,即核黄素-5'-磷酸钠,它主要由核黄素5'-一磷酸酯的单钠盐构成。摄取后它很快就转变为游离的核黄素。它存在于很多婴儿与幼儿用的食物之中,例如果酱、牛奶以及糖果与糖制品。

医学导航:营养学

辅助、代谢、微量元素

病理、失调、症状/人名、先天

药物(A8/11/12)

相关

  • 毛癣菌毛癣菌属(学名:Trichophyton)是子囊菌门下的一种真菌。其菌丝可以产生光滑直筒状的大分生孢子(macroconidia)与许多小分生孢子(microconidia)。其中大分生孢子直接在菌丝侧向生长,呈
  • 代表色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校色或学校代表色,是学校所确定的代表此校的颜色。为避免
  • 改变性取向的尝试改变性取向的尝试(Sexual orientation change efforts,SOCE)是指试图将同性恋和双性恋者的性取向改为异性恋的努力,其方法可能包括行为技巧、认知行为技巧、精神分析技术、医学
  • 生员生员,俗称秀才,雅称弟子员。是中国、朝鲜、越南的科举中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士人,也是士大夫的最基层。对太学的监生称太学生、弟子员;府、州、县学生员也称庠生,又有贡生、监
  • 猴面包果见本文。猴面包树属(学名:Adansonia)是锦葵目锦葵科的植物,又称猢狲木属。共包括8种:土生在非洲大陆(1种)、马达加斯加(6种)和澳洲(1种)。落叶乔木,猴面包树高达5~30米。其树枝长得像树根
  • 法式舌吻深吻,又称湿吻、舌吻或法式接吻,是一种浪漫而性感的接吻方式。通常是接吻时舌头放进对方口中,与对方舌头相互接触。深吻会碰触伴侣的嘴唇、舌头及口,这些部分对碰触相当敏感,因此
  • 占碑市占碑市是印尼占碑省的首府,为苏门答腊的第六大城市,占碑省的省会。是一个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和橡胶重要产地,有沿河港口。距现在占碑市26千米曾是古代三佛齐王国的占碑遗迹(英语:Mu
  • 阿什河阿什河是黑龙江省境内的一条河流,为松花江的支流。历史上又称阿勒楚喀河、按出虎水,都为满语“黄金”的意思。有两个源头。右源为阿城河,发源于阿城市山河乡大个岭南麓。左源为
  • 银鱼科银鱼科(学名:Salangidae)通称银鱼,古称脍残鱼,属辐鳍鱼纲胡瓜鱼目。以小型甲壳类为食。银鱼可供鲜食用或晒鱼干。银鱼是一种小型鱼类,身体细长、光滑、半透明,头平扁;口大,两颌和口盖
  • 约瑟夫·泰勒约瑟夫·胡顿·泰勒(英语:Joseph Hooton Taylor,1941年3月29日-),美国物理学家。他和拉塞尔·赫尔斯共同发现史上第一个位于双星系统脉冲星PSR B1913+16,并通过对其深入研究首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