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洒尔佛散

✍ dations ◷ 2025-08-08 07:26:58 #新洒尔佛散
新砷凡纳明(英语:Neosalvarsan),又名新胂凡纳明、新洒尔佛散或新606,是一种合成化学治疗剂,是一种有机砷化合物。它于1912年上市,取代了毒性更大,水溶性更低的洒尔佛散,作为梅毒的有效治疗方法。由于这两种砷化合物都具有相当大的副作用风险,因此在20世纪40年代被青霉素取代。新砷凡纳明和洒尔佛散都是由保罗·埃尔利希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实验室开发,这两种药品的发现是第一次由有组织的团队合作,借由系流性化学修饰优化先导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结果;这种团队合作方式是大多数现代药物研究的基础。新砷凡纳明和洒尔佛散都是前药,它们在人体内被代谢成活性药物。和洒尔佛散一样,新砷凡纳明的结构原被认为有砷-砷双键;但实际上,新砷凡纳明有大小不同的环与砷-砷单键。

相关

  • 安德鲁·斯丁普森安德鲁·斯廷普森(英语:Andrew Stimpson,1980年-),英国苏格兰出生,他是被确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十七个月后,测试结果呈阴性反应的英国男子。虽然过往在非洲曾经有受感染者成功击
  • 认知再建构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口语口头语,与书面语相对,是口头交际时使用的语言,是最早被人类普遍应用的语言形式。人类各民族都有口头语。口头语通常是通过声音传播的,但有时文学作品中也常以文字记叙口头语。
  • 人类起源论人类起源的论点,在进化论发表以前人们多数认同神创论,而目前主流学界的看法认为,人类及所有的动物都是进化而来的。神创论则为宗教或其他人士所支持。进化论是查尔斯·达尔文首
  • 西布兰诺人西布兰诺人(学名:Homo cepranensis)是一个于1994年发现的人属头颅骨。这个化石是在意大利罗马东南89公里弗罗西诺内省的西布兰诺发现。这个化石比西班牙前人的化石还要古老,估计
  • 苯甲腈苯甲腈是具有分子式C6H5CN的芳香化合物,简写为PhCN。苯甲腈是一种无色,有甜杏仁味的液体。它可以通过苯甲酰胺脱水或者通过氰化钠和溴苯反应制备。苯甲腈是一种有用的溶剂,可以
  • 辅肌动蛋白辅肌动蛋白(英语:Actinin)是一种微丝蛋白。α-辅肌动蛋白1(英语:ACTN1)是骨骼肌细胞中肌动蛋白附着于Z线所必须的,也是其在平滑肌中附于电子致密部分所需。起功能的辅肌动蛋白是反
  • 手性辅助剂手性助剂是一种为了控制立体化学的合成结果而暂时加入到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化合物或单元。手性作为一个辅助剂可以偏置一或更多后续反应(subsequent reactions)的立体选择性。通
  • 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梵语:महामहाभारतसूत्र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空相”之义的般若类经典汇编,并广述菩
  • 17α羟化酶n/an/an/an/an/an/an/an/an/an/a细胞色素 P450 17A1(英语:Cytochrome P450 17A1)也被称为甾体17α-单加氧酶(steroid 17α-monooxygenase),17α-羟基化酶(17α-hydroxylase),17,20-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