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月3日日食

✍ dations ◷ 2025-09-14 09:20:20 #1900年代日食,1908年科学,1908年1月

1908年1月3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1908年1月3日(东半球为1月4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德属新几内亚、英属西太平洋领地、英属莱恩群岛、英属菲尼克斯群岛、哥斯达黎加,日偏食则覆盖了太平洋大部、中美洲大部及周边部分地区。

太平洋西部民托环礁(英语:Minto Reef)以北约290公里的洋面在1月4日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随后月球本影向东南移动,覆盖了拉利克礁链和吉尔伯特群岛的部分岛屿,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又覆盖莱恩群岛和菲尼克斯群岛的部分岛屿后在塔卡罗阿环礁以北约280公里处达到最大食分。此后本影转向东北,划过很长的洋面后,最终在1月3日日落时分划过哥斯达黎加的一小段陆地并从尼科亚湾海面离开地表。

此次全食带覆盖范围内绝大部分都是海洋。除部分岛屿外,本次全食带内的陆地仅有本影即将离开地表时在哥斯达黎加划过的约90公里。本影经过的陆地依次包括:

除了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见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大洋洲除帕劳群岛、新几内亚西部和新西兰外的其余岛屿,美国南部、中美洲大陆部分除墨西哥极西北角外的绝大部分和大安的列斯群岛西部、南美洲西北部。其中大部分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在1月3日看到日食,剩下的部分在1月4日看到日食。

美国利克天文台派观测队到弗林特岛观测了日全食,这是莱恩群岛中的一个无人岛。观测队在1907年11月22日从旧金山乘船出发,12月4日抵达法属波利尼西亚首府、塔希提岛上的帕皮提,准备了许多物资和后勤人员后,又在12月7日傍晚登船,9日下午抵达弗林特岛。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悉尼天文台(英语:Sydney Observatory)的天文学家及新西兰的测量员也在利克天文台的观测点附近观测了日全食。观测队成功拍摄了日冕图片。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注:1906年2月23日和1906年8月20日的日偏食属于上一组交点年系列。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30,共包含73次日食,依次为1096年8月20日至1457年3月25日的21次日偏食、1475年4月5日至2232年7月18日的43次日全食、2250年7月30日至2394年10月25日的9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98.17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619年7月11日,共持续了6分41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46至56次:

相关

  • 连接组学连接组学(Connectomics)绘制与研究神经连接组(connectome):这是一种刻画有机体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和眼)的连接方式的完整线路图。由于这些结构极其复杂,高效筛选的神经成像和组织学方
  • M理论M理论(英语:M-theory)是物理学中将各种相容形式的超弦理论统一起来的理论。此理论最早由爱德华·威滕于1995年春季在南加州大学举行的一次弦理论会议中提出。威滕的报告启动了
  • 线形动物见内文线形虫动物门(学名:Nematomorpha),俗称铁线虫、马毛虫、马鬃虫或发形虫,是原口动物中一个拟寄生物的门,具有假体腔,但成虫没有排泄器官,消化道退化。线形虫动物门大约有250种
  • 柏林博物馆柏林博物馆可以指:
  • 无文土器无文土器时代(韩语:무문토기 시대)或无文陶器时代是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边疆史前时代的一个考古时期,相当于朝鲜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朝鲜青铜器时代早期,约前15世纪至前3世纪。是中国东
  • 本尼迪克特·阿诺德美国独立战争美国:英国:贝内迪克特·阿诺德(英语:Benedict Arnold;1741年1月14日-1801年6月14日),又译作本尼迪克特·阿诺德,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重要军官。阿诺德起初为革命派作战,
  • 印度民族起义哗变的印度兵被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剿除 大英帝国 东印度公司 尼泊尔 21个印度土邦:印度民族起义指1857-1858年期间印度反对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殖民统治的一次失败的大型起义。学
  • 小行星11754小型星11754(11754 Herbig),天文学临时编号2560 P-L或1994 QH是一个位在小行星带的小行星。于1960年9月24日被科内利斯·约翰内斯·万·豪敦()、汤姆·赫雷尔斯()和英格丽·万·豪
  • 戴先中戴先中(1954年4月4日-)生于江苏省昆山市,现为东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戴先中现为“复杂工程系统测量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 倒马关倒马关在《战国策》中称呼为鸿上关(又称鸿之塞),汉朝时称常山关,古名靑龙口关。所在今为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倒马关乡。倒马关和紫荆关、居庸关合称为宋代内三关。和紫荆关、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