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绍

✍ dations ◷ 2025-08-26 15:56:51 #嵇绍

从兄 嵇蕃
从子 嵇含

嵇绍(253年—304年),字延祖,谯国铚县人(今安徽宿州),晋朝大臣,官至侍中,其父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在八王之乱中舍身保卫晋惠帝而身亡,因而被晋朝作为忠臣颂扬,位列《晋书·忠义传》之首。然而因其经历的特殊性,对于他的评价却存在着褒贬不一的争议。

嵇绍十岁时(263年),父亲嵇康即被司马昭斩杀,嵇绍与母相依为命,事母甚孝。亦因父亲获罪而静居家门中。后来经过嵇康好友山涛的推荐,嵇绍获晋武帝任命为秘书丞。嵇绍后转任汝阴郡太守,后调任豫章内史,但因母丧而离职;服丧后上任徐州刺史。当时假节监徐州诸军事的征虏将军石崇性格骄横暴虐,但嵇绍以道理令石崇佩服,对他甚为敬重亲近。

晋惠帝元康初年,嵇绍任给事黄门侍郎。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诛除贾后,其宗族党羽贾谧亦被杀,嵇绍因当日贾谧得势时拒绝与贾谧交往而获封弋阳子,后迁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

永康二年(301年),司马伦篡位,任命嵇绍为侍中;同年四月司马伦被齐王司马冏等击败,惠帝复位,但嵇绍仍居其职。当时有人曾建议朝廷为永康元年被司马伦诛杀的司空张华恢复爵位,嵇绍却以张华当日没有阻止贾后掌权,反倒在贾后掌权时出任司空高位,是“兆祸始乱”,认为不再追究其罪责已是宽弘之举,不应当他无罪。不久又上疏请惠帝、大司马司马冏和大将军成都王司马颖三人拨乱反正,尽心重建社稷,不要让乱事再次发生。

司马冏辅政后大建第舍,嵇绍上书谏止但司马冏不听从。又一次嵇绍有政事咨询司马冏,司马冏碰巧在此时举行宴会,于是召心腹董艾和葛旟一同讨论;董艾此时却提出嵇绍音乐造诣很好,建议让他演奏乐器。嵇绍却不肯,表示自己身为皇帝近臣,执行公事时自觉不应在宴会上像伶人般演奏乐器;更指司马冏作为辅政重臣应以身作则。司马冏听得极为惭愧。不久嵇绍因公事免职,司马冏任命他为左司马,但十日后司马冏即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嵇绍免官后返回荥阳旧居。

嵇绍不久被征任为御史中丞,未上任即再转任侍中。太安二年(303年),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举兵讨伐司马乂,进攻洛阳,司马乂领兵抵抗,兵士推举嵇绍为都督,于是嵇绍获任命为使持节、平西将军。次年,司马乂被东海王司马越等所捕并送交司马颙部将张方杀害,嵇绍复任侍中。战后王公以下都到司马颖所驻的邺城谢罪,嵇绍被司马颖免为庶人。但同年,因司马颖掌权后目无君上,骄奢日甚,安插亲信,大失众望,右卫将军陈眕和司马越等于是举兵讨伐司马颖,更带晋惠帝亲征。嵇绍在此行亦被征召,更获恢复其爵位。后来讨伐军与司马颖所派的石超军于荡阴大战,讨伐军兵败,惠帝身边的官员和侍卫全部因乱溃散逃命,但嵇绍却在乱兵和如雨的飞箭之下舍身到乘辇捍卫惠帝,当时有士兵追斩嵇绍到乘辇,惠帝试图阻止,但士兵说:“奉皇太弟(司马颖)命令,只不许伤害陛下一人而已。”于是嵇绍就在惠帝面前遇害,鲜血溅在惠帝的衣服上。大战以后,惠帝留在草地上,被石超所俘,及后被送往司马颖根据地邺城。入邺后,仆人都为惠帝更衣,并打算清洗染血的衣服,但惠帝阻止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宋朝忠臣文天祥正气歌中的“为嵇侍中血”一句,即歌咏此事。

同年,司马颖因受王浚等人讨伐而带惠帝逃回被张方控制的洛阳,张方不久便胁逼惠帝西迁司马颙所驻的长安。期间,司马颙打算追赠嵇绍司空,进爵为公。但在永兴三年(306年),司马越等人讨伐司马颙成功,并迎惠帝回洛阳,司马颙所提的追赠没有进行。后来司马越路经嵇绍在荥阳的墓,为他悲哭并刊石立碑,又表赠官爵,晋怀帝于是册赠侍中、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进爵为侯,又赐墓田一顷、客十户并祠以少牢。建兴元年(313年),琅邪王司马睿升任左丞相,承制,以嵇绍死节事重而获赠谥不足,追赠太尉,祠以太牢。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称帝,赐嵇绍谥忠穆侯。

虽然嵇绍以忠义殉国,位列《晋书·忠义传》之首。然而因嵇绍经历的特殊性,对于他的评价历来存在着争议。司马氏的天下本篡逆得来,嵇绍的父亲嵇康原本无罪被司马氏冤杀,按照当时的伦理道德“父母之仇弗与共戴天”,嵇绍无论从坚持父亲意志的角度还是从表明不与仇人合作的角度都不应当出仕晋朝。当时与他有相似遭遇的人,如诸葛靓、王裒等均坚持气节不仕仇敌,相比之下嵇绍的行为无疑是“不孝”的。然而他仕晋以后忠正为国,最后舍生护主,血溅帝衣,又是被视作忠臣的楷模。不孝之人却是大忠,如何对这一人物进行盖棺定论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晋书·嵇绍传》的作者在传记下专门讨论此事,认为居家全孝与出仕死难均是值得称道的,二者并无矛盾。原文如下:

史臣曰:中散以肤受见诛,王仪以抗言获戾,时皆可谓死非其罪也。伟元耻臣晋室,延祖甘赴危亡,所由之理虽同,所趣之途即异,而并见称当世,垂芳竹帛,岂不以君父居在三之极,忠孝为百行之先者乎!且裒独善其身,故得全其孝,而绍兼济于物,理宜竭其忠,可谓兰桂异质而齐芳,《韶》《武》殊音而并美。或有论绍者以死难获讥,扬榷言之,未为笃论。夫君,天也,天可仇乎!安既享其荣,危乃违其祸,进退无据,何以立人!嵇生之陨身全节,用此道也。

与嵇绍几乎同时代的学者郭象就对嵇绍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嵇绍出仕晋朝本身已是不孝,他所死之君又是一昏君,他之所以舍生护主不过是贪图名位,没有什么值得称颂的地方。晋人王隐曾就此事咨询当时名士郗鉴,郗鉴以舜“殛鲧兴禹”为例,认为嵇绍的行为甚至算不上临危授命。清代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亦赞同此说,称:“三十余年之闲,为无父之人,亦已久矣。而荡阴之死,何足以赎其罪乎?”近代学者余嘉锡也持同样观点,顾与余不仅指责嵇绍本人,亦认为劝嵇绍出仕的山涛乃是制造邪说,陷人于不义。

然而也有人认为至少在“忠”上,嵇绍是值得肯定的。如文天祥、杜甫均在作品中将嵇绍视为忠臣的代表。

注1:晋成帝时曾经下诏,嵇翰曾经出为嵇绍一宗的后嗣,但是后来因为没有兄弟,本宗后继无人,所以上表还为本宗。

注2:晋孝武帝时又下诏让嵇翰的孙子嵇旷继承嵇绍一系弋阳侯的爵位。

相关

  • 骨软骨炎骨软骨炎(英语:Osteochondritis)是一种疼痛的幼年型骨软骨病(英语:Osteochondrosis),是关节内的软骨或骨骼的炎症。通常是指剥脱性骨软骨炎。“剥脱性”一词指的是“新生软骨瓣从软
  • 拉纳王朝拉纳王朝(尼泊尔语:राणा शासन,Rāņā shāsana)是指尼泊尔沙阿王朝中的一个时期(1846-1951年)。这个时期由拉其普特人江格·巴哈都尔·拉纳家族世袭尼泊尔首相职务,掌握政
  • 金州金州区是辽宁省大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金州名称,始于金代。战国时属燕辽东郡。汉置沓氏县,仍属辽东郡。清《读史方舆纪要》载:“沓氏城,在卫(金州)东南”。据史载及遗址考证,当在
  • 印度人诺贝尔奖得主列表印度人诺贝尔奖得主系指印度人、海外印度人、印度出生者或定居于印度身份的诺贝尔奖得主。迄2019年,已有13名印度人获得诺贝尔奖:
  • 纽波特28战斗机纽波特28战斗机是法国纽波特飞机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推出的双翼战斗机,它是由纽波特17战斗机发展而来,但推出后法国空军却改为采用斯柏特S-VII战斗机,正当纽波特飞机公司失
  • 刘宇珊刘宇珊(1991年6月8日-),艺名宇珊,台湾女歌手、女演员、主持人刘宇珊毕业于中原大学会计学系,因为《大学生了没》节目中的森林系女孩单元而爆红。曾担任炎亚纶“睡不着演唱会”音乐
  • 林崇德林崇德(1941年-),男,浙江象山人,中国儿童和教育心理学家,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 华金·克雷斯波华金·克雷斯波(Joaquín Crespo,1841年8月22日-1898年4月16日),委内瑞拉总统和军官,他于1884年至1886年、1892年至1898年两度出任总统。华金·克雷斯波曾参加联邦战争(英语:Federal War)。他在胡安·巴勃罗·罗哈斯·保罗(英语:Juan Pablo Rojas Paúl)担任总统期间流亡海外。华金·克雷斯波最终在内战中阵亡。2018年,华金·克雷斯波和妻子的坟墓遭到洗劫和破坏。
  • 基督合一性论合一性论(希腊语:μιαφυσιτισμός),又称合性论,是东方正统教会,包括埃塞俄比亚正统合性教会、厄立特里亚正统合性教会(英语:Eritrean Orthodox Tewahedo Church)、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叙利亚东方正统教会、印度正教会(英语:Indian Orthodox Church)和亚美尼亚使徒教会主张的基督论观点。不同于451年迦克墩公会议的耶稣是二性存于一人,即有人性也有神性的说法,合一性论主张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两种性质,联合为一种复合的性质,但神与人不同的特性没有分裂,没有
  • 渔人码头渔人码头(或称渔夫码头),指一个以渔村风情为概念的旅游景点。渔人码头通常会有各式食肆及酒吧、特色商店、海鲜市场等等,让游客以不同方式体验传统的渔港。渔人码头最初起源于美国加州旧金山,其后在世界各地城市陆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