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宝隆

✍ dations ◷ 2025-07-02 05:33:53 #1862年出生,1909年逝世,德国医学家,同济

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1862年3月4日出生于德国帕瑟瓦尔克, 1909年3月5日逝世于上海),是一位德国医生,他在上海建立了同济医院和上海德文医学堂(即今天同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前身)。

宝隆父母早逝,中学毕业后参加海军学校学医,毕业后1891年随军赴上海。他对上海当时的医疗条件之差感到非常震惊,因此既退伍在上海行医。在行医过程中他又感受到他所获得的军医教育非常片面,不足以满足一个医生的要求,因此此后他又回德国再次深造两年,1893年重返上海,并在德国领事馆附近设立了一个诊所。

1899年宝隆在德国领事馆的支持下对中国官员施加压力,在白克路(今凤阳路)获得了一块地基建立医院,医院的医疗设施是八国联军的伤兵医院留下来的老器械。以“同舟共济”为名,医院定名为同济医院(同时同济也与Deutsch,“德国的”的发音相似)。宝隆任同济医院的院长。同济医院一开始对中国人不收诊费,但药价非常高,每天只有十来个人看病。整个医院的经营主要靠中国政府每年拨给500两白银来支持。后来获得德国政府及民间捐助(德国政府出50万马克,德国民间筹募获得60万马克,加上中国当地富豪等的捐赠)得以改建医院房屋,医院里设置了12个病房,医院的名声也不断扩大。

医院建立后宝隆开始筹备建立一个培养中国医生的医学院。他的主意获得了德国驻上海的外交官的支持。他们首先建立了一个“在中国促进德国文化工作委员会”,1906年建立了一个建立医学院的基金会,从德国获得25万马克的资金和7万马克的书籍捐赠。1907年上海德文医学堂开办,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就是后来的同济大学。

宝隆病逝后,同济医院被改名为宝隆医院来纪念他,后来逐渐发展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1955年随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003年6月16日,同济医学院为宝隆建起了半身铜像,同时在附属同济医院门诊楼前塑全身铜像,以此纪念其作为同济医学的创始者。

2004年9月,德中医学会设立宝隆奖章,以表彰那些为促进德中两国医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裘法祖和裘罗懿成为第一届获得者。

相关

  • 包含式包含式(clusivity)在语言学上是指介于包容性与排除'的第一人称代词及动词之间的语法区分,亦称为包容性的"我们"及排除性的"我们"。包容性的"我们"具体包括"谈话的对象"(addresse
  • 圣十字圣殿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ta Croce)是方济各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主要教堂,罗马天主教的一座次级圣殿,坐落在主教座堂东南方大约800米的圣十字广场。这个地点
  • 圣马田教堂圣马田教堂(St. Martin-in-the-Fields)是英国伦敦的一座圣公会教堂,位于威斯敏斯特市特拉法加广场的东北角。其主保是都尔的马丁。自中世纪以来,在此就有一座教堂。现在看到的建
  • 绝望绝望,通常因周边环境令人没有路可走时,失望达到顶点时,所产生的极端情绪。与希望相反。 (当你认为所有行动都是徒劳时)绝望通常会因为某些人在不同领域上遇到重大挫折,例如离婚、
  • 音乐产业音乐产业或音乐工业(英语:Music industry)指的是以售卖音乐相关的产品以获取回报的行业。赚取利润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售卖唱片、开演唱会等。由于歌星们须具有一定知名度才
  • 农书农书可以是指下列书籍:
  • 若泽·里尼亚雷斯若泽·里尼亚雷斯(José Linhares,1886年1月28日-1957年1月26日),巴西首席法官。在1945-1946年任巴西总统,在他的临时执政期间,当局采取果断措施,重新建立一个民主的政府制度。
  • 张忻张忻(1590年-1658年),字静之,号北海,山东省莱州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末任刑部尚书。后仕清。天启五年(1625年),登进士,河南夏邑知县。后授吏部主事、太常寺卿,以忤中贵,归
  • 记忆之地 (社会科学)记忆之地(法语:lieu de memoire)是一个与集体记忆相关的概念,它指的是在集体记忆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的特定的地点、物体或事件。这个概念是由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提出的,他将
  • 施佩赫山坐标:46°00′44″N 8°00′04″E / 46.012165°N 8.001089°E / 46.012165; 8.001089施佩赫山(意大利语:Pizzo d'Antigine),是南欧的山峰,位于瑞士和意大利接壤的边境,属于本宁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