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宝隆

✍ dations ◷ 2025-09-10 09:11:50 #1862年出生,1909年逝世,德国医学家,同济

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1862年3月4日出生于德国帕瑟瓦尔克, 1909年3月5日逝世于上海),是一位德国医生,他在上海建立了同济医院和上海德文医学堂(即今天同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前身)。

宝隆父母早逝,中学毕业后参加海军学校学医,毕业后1891年随军赴上海。他对上海当时的医疗条件之差感到非常震惊,因此既退伍在上海行医。在行医过程中他又感受到他所获得的军医教育非常片面,不足以满足一个医生的要求,因此此后他又回德国再次深造两年,1893年重返上海,并在德国领事馆附近设立了一个诊所。

1899年宝隆在德国领事馆的支持下对中国官员施加压力,在白克路(今凤阳路)获得了一块地基建立医院,医院的医疗设施是八国联军的伤兵医院留下来的老器械。以“同舟共济”为名,医院定名为同济医院(同时同济也与Deutsch,“德国的”的发音相似)。宝隆任同济医院的院长。同济医院一开始对中国人不收诊费,但药价非常高,每天只有十来个人看病。整个医院的经营主要靠中国政府每年拨给500两白银来支持。后来获得德国政府及民间捐助(德国政府出50万马克,德国民间筹募获得60万马克,加上中国当地富豪等的捐赠)得以改建医院房屋,医院里设置了12个病房,医院的名声也不断扩大。

医院建立后宝隆开始筹备建立一个培养中国医生的医学院。他的主意获得了德国驻上海的外交官的支持。他们首先建立了一个“在中国促进德国文化工作委员会”,1906年建立了一个建立医学院的基金会,从德国获得25万马克的资金和7万马克的书籍捐赠。1907年上海德文医学堂开办,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就是后来的同济大学。

宝隆病逝后,同济医院被改名为宝隆医院来纪念他,后来逐渐发展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1955年随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003年6月16日,同济医学院为宝隆建起了半身铜像,同时在附属同济医院门诊楼前塑全身铜像,以此纪念其作为同济医学的创始者。

2004年9月,德中医学会设立宝隆奖章,以表彰那些为促进德中两国医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裘法祖和裘罗懿成为第一届获得者。

相关

  • 4s2 3d52, 8, 13, 2蒸气压第一:717.3 kJ·mol−1 第二:1509.0 kJ·mol−1 第三:3248 kJ·mol−1 (主条目:锰的同位素锰是原子序为25的化学元素,其元素符号为Mn。锰不会以元素
  • 体内平衡稳态(英语:homeostatic,又称恒定状态或恒定性)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范围内,生物体或生态系统内环境有赖整体的器官的协调联系,得以维持体系内环境相对不变的状态,保持动态平衡的这种
  • 奥尔塔若泽·曼努埃尔·拉莫斯·奥尔塔(José Manuel Ramos-Horta,1949年12月26日-),东帝汶政治家,日本法政大学名誉博士。先后担任过东帝汶外交部长、东帝汶总理、东帝汶总统,诺贝尔和平
  • 桑海帝国桑海帝国(Empire of Songhai)是15至16世纪时统治西萨赫勒地区的国家。桑海为西非历史上黑人原住民最后的帝国。7世纪时桑海人在登迪建立小王国,后迁至加奥,先后臣属于加纳帝国和
  • 洞头洞头区在中国浙江省东南海上,隶属于温州市。洞头原为中国12个海岛区县之一,称“百岛之县”。同时,洞头也是温州惟一以区县名冠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1953年6月,以温州专区玉环县
  • 6族元素固体、液体、气体6族元素(常称铬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6族(ⅥB 族)的元素,位于5族元素和7族元素之间。6族元素包含铬(Cr)、钼(Mo)、钨(W)、�(Sg),均为过渡金属元素,其中�为人造元素,具极高
  • 记忆/心灵跃动《记忆/心灵跃动》(日语:きおく/ココロオドレバ),为关西杰尼斯8成员涩谷昴于2015年2月11日发行的首张Solo出道单曲。CDDVD5日 Thank you啦!(日语:Thank youじゃん!)(Kis-My-Ft2) | 12日
  • 芭蕾人生《芭蕾人生》(英语:,又译:脚尖上的世界、决战芭蕾之巅),是一部美国真人秀。记录盐湖城芭蕾舞学校生活的,本片于2012年5月31日在CW电视网播出。同年7月底CW主席马克·佩德维兹表示由
  • 让·热内让·热内(Jean Genet,1910年12月19日-1986年1月15日),同性恋者,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评论家、社会活动家。热内早年曾是个流浪者,还曾因偷盗罪被捕,后来转而从事写作
  • 雷霁霖雷霁霖(1935年5月24日-2015年12月16日),福建宁化人,海水鱼类养殖学家,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