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百熙
✍ dations ◷ 2025-08-13 19:25:06 #张百熙
张百熙(1847年-1907年3月30日),字埜秋,一作冶秋,室名潜斋、退思轩。湖南长沙人。清末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张百熙以进士出身入仕,在京为官多年,历任吏部、户部等部尚书及管学大臣等职,官至邮传部尚书。身后获赠太子少保,谥文达。他思想开明,主张施行新政,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时有“大学之父”之誉。张百熙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好学,为避战迁居永州。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受名儒郭嵩焘教诲。同治九年(1870年),张百熙考中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式甲戌科二甲第六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五年(1879年),任山东乡试副考官。光绪七年(1881年),提督山东学政。光绪十四年(1888年),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次年入直南书房。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升侍讲,次年升侍读,并出任国子监祭酒。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后,日本介入,朝议大多主战。及至甲午战争爆发,清军连败,张百熙与文廷式等五十馀名京官撰《联衔纠参督臣植党疏》,上疏弹劾李鸿章表面备战,私下主和的行为。指出左宝贵、聂士成等人均勇敢善战,只因军饷、器械供应不济,导致战败,其过失在于李鸿章。继而弹劾礼亲王世铎争权纳贿,战事一起,一味依仗李鸿章,贻误战机。幷曝出李鸿章之子李经方暗通不久前被天津县捕获的日本奸细、在日本开设洋行等 。然而弹劾疏文均未被上报。当时正值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承办典礼的官员在国难之际仍然大举铺张,张百熙上奏将其罢免。又与侍讲学士陆宝忠等一起弹劾当权高官“朋比误国”等十项大罪。不久,重臣孙毓汶称病归里,恭亲王奕䜣重入军机,百熙出督广东学政。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张百熙升任内阁学士。次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因为曾举荐康有为 而获罪,被革职留任。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补授礼部侍郎。同年,八国联军逼近北京,张百熙与慈禧及光绪帝避走西安,并上疏“陈述时事,慷慨激昂,后帝动容”。擢左都御史,受命先回京任职。其后不久,充任专使英国大臣,考察政教。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重开新政,下诏求言,百熙上疏,献“大计五端”,主张改革官制,整顿财政,变更科举,兴建学堂,设立报馆。此后,百熙迁任工部尚书,调刑部,又改吏部。年底,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前身)。次年,制定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章程虽未获准施行,却是中国学制法令化之初始。张百熙求贤若渴,提拔新进,招致清廷猜疑,时有言官奏请按清朝惯例设满大臣主教事,于是清廷任命荣庆为管学大臣,对张百熙多有掣肘;又另设“学务处”,由张亨嘉担任大学总监督,分散张百熙权力。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廷改管学大臣为学务大臣,并由孙家鼐任职,张百熙再受排挤,逐渐远离学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百熙署礼部尚书,次年担任甲辰科也即末科会试的副考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事务,次年又改为新成立的邮传部尚书。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十七日(1907年3月30日)卒,追赠太子少保,谥文达。《清史稿》有传。张百熙自幼目睹国家积弱,思想倾向改革。戊戌变法之前,即推荐康有为,并倡议改科举,兴新学。被派赴英国期间,悉心考察工业、科技、教育等各领域情况,感慨颇深。回国后,张百熙上疏陈述五条革新大计,其中即有“变科举,建学堂”之议。同年九月,张百熙奏请将京师大学堂改隶属于国子监,又提请将总理衙门附设的同文馆改隶于大学。京师大学堂的筹建始于甲午战争后。当时侍郎李端棻奏请立学,本已得到中旨批准,但朝廷保守派反对新政,此事被迫缓行。戊戌变法期间,学堂正式成立。及至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新政大都被废除,唯有大学堂幸存。张百熙担任管学大臣后,更加积极恢复与改革大学堂,并着手制定大学堂章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张百熙上《奏办京师大学堂情形疏》,建议先开预备、速成两科,预备科分为政、艺两科,速成科分为仕学、师范两馆,同时添建讲舍,附设译局,广购书籍仪器,宽筹经费。不久,又上《奏举大学堂总教习折》,保荐冀州知州吴汝纶担任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坚辞不就,张百熙冠服登门跪拜,并说:“吾为全国求人师”。吴汝纶提出首先赴日本考察。尽管汝纶归国后即病卒,未能视事,张百熙求贤爱才之心却可见一斑。 当时许多著名学者如杨仁山、严复、孙诒让、蔡元培等也为其聘用。同年七月,张百熙拟定各级学堂章程六件,分别为《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等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朝廷诏准,颁布各省。此即《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章程虽然因为改革步伐太大,未能得到施行,却成为中国法令化学制之始。年底,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张百熙又上呈《奏派学生赴东西洋各国留学折》获准,各省开始派遣官费留学生。次年,张百熙因“喜用新进”被朝廷猜忌,并遭荣庆等人分权,仍与张之洞、荣庆等共同修订学制,成《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蒙养院章程》、《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任用教员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事业教员讲习所章程》、《各学堂管理通则》及《学务纲要》各一册。同年底,领衔进呈,获准颁行,即《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同时呈《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促成了中国延续一千多年之科举制度的彻底废除。光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张百熙奏请派遣新科进士出洋留学。随着张亨嘉、孙家鼐先后被任命要职,张百熙权力日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奏请大学堂增设法政、文学、格致、工科四科,并勘定广安门、德胜门外校址,奉旨议行。年底,清廷成立“学部”,张百熙彻底被排挤,“销学务差”,但其对中国教育的巨大贡献,至今不可磨灭。今日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北京大学,即由京师大学堂演变而来,而其中的师范馆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故两校都将张百熙尊为校长。张百熙工诗文书法。有《奏议》四卷、《退思轩诗集》六卷以及《补遗》一卷传世。皆收于岳麓书社出版之《张百熙集》中。张百熙有子振镛、振鋆、振锽。其女嫁给袁世凯三子袁克良。张百熙故居在长沙县北山乡(今属长沙县北山镇)照壁屋,宅第规模宏大,曾被当地村民称为“宰相屋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建筑尚存,后来被改为粮仓,不复当年胜景。张百熙墓在今长沙县春华镇洞口村泉井材小组后山的半山腰上,原有墓道、石像生、碑刻等,1960年代遭到严重破坏,1980年代又被盗掘。2005年,长沙市政府将其墓列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8年拨款重修。
相关
- Tb4f9 6s22, 8, 18, 27, 8, 2蒸气压第一:565.8 kJ·mol−1 第二:1110 kJ·mol−1 第三:2114 kJ·mol主条目:铽的同位素铽(Terbium)符号Tb,为镧系元素,原子序65,是银白色的稀土金属,
- 事件生物集群灭绝是指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段中,在一个以上并且较大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生物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的事件。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宏观生物,因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很难推
- 边缘效应边缘效应(英语:Edge effects),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在两个或更多栖息地交界或边缘的变化。在生态学中,群落交错区或群落边缘带的生物种类较多,除了包含邻近群落的种类外,往往还有
- 红茶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是西方茶文化中的主要茶品。明朝时产于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为红茶鼻祖,1610年荷兰人透过印度尼西亚殖民地将小种红茶运往欧洲开始了西方红茶文化。红茶与
- 美军合众国武装力量(英语: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中文通称美军,是美国的联邦武装部队,为目前世界整体军事实力最强的军队,其规模和装备均位于世界第一。美军分为六大军种,即陆军、
- 再结晶重结晶(英语:Recrystallization),再结晶,晶种结晶法,也称之为优先结晶法;是一种物理过程,在化学、冶金学和地质学中有很不同的用途。重结晶是将物质溶于溶剂或熔融后,又重新从溶液或
- 雅克·米勒雅克·弗朗西斯·阿尔伯特·皮埃尔·米勒(法语:Jacques Francis Albert Pierre Miller,1931年4月2日-),澳大利亚生物学家。他因发现胸腺的机能、在哺乳动物身上鉴别出两种主要的淋
- 环庚三烯171 mg·kg−1 (小鼠经口)环庚三烯(CHT),一种有机化合物,对于理论有机化学有一定重要性。室温下为无色液体。广泛用作有机金属化学中的配体以及有机合成中间体。环庚三烯不具芳
- 西尔莎·罗南Rising Star2008 最佳电影女配角2008 《赎罪》2009 《死亡挑战行动》2011 《回来的路》西尔莎·乌娜·罗南(英语:Saoirse Una Ronan,/ˈsɜːrʃə ˈuːnə ˈroʊnən/ SUR-
- 攻打蔚山釜山镇 – 多大浦 – 东莱城 – 尚州 – 忠州弹琴台 – 玉浦 – 泗川 – 临津江 – 唐浦 – 唐项浦 – 闲山岛 – 龙仁 – 梨峙 – 平壤 – 釜山浦 – 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