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巴西关系

✍ dations ◷ 2025-05-05 11:02:47 #巴西双边关系,澳大利亚双边关系

澳大利亚-巴西关系,是澳大利亚联邦和巴西联邦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巴西在堪培拉设有大使馆,于悉尼设有总领事馆;澳大利亚则于巴西利亚设有大使馆,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设领事馆。巴西和澳大利亚是南半球最大的国家之二。

澳大利亚在1945年于里约热内卢设立了第一个驻巴西的外交机构,巴西则于翌年在堪培拉设立外交机构。

2008年8月,巴西外长塞尔索·阿莫林访问澳大利亚,会见了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两国宣布将协商在投资、农业、挖掘、能源、科技、教育、体育和文化等贸易领域合作,又商讨了两国农业和科技的研究机构合作的可能性。

两国有金额相当大的贸易;2007至08年,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额为19.8亿澳元,其中澳大利亚到巴西的出口总额为9.38亿澳元,巴西到澳大利亚的出口总额则为10.4亿澳元。澳大利亚到巴西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机动车辆、煤炭、镍矿以及药物,巴西到澳大利亚的出口产品则主要包括飞机、动物饲料、纸浆、废纸、果汁和生铁。

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均是凯恩斯集团(英语:Cairns Group)的成员,该集团负责与外国进行农业谈判。2002年起,巴西和澳大利亚联合泰国与斐济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欧盟违反世贸在农业方面的规定;世贸接受有关投诉,对受影响国家的糖生产者有正面的影响。

巴西为澳大利亚旅客在南美最热门的目的地,于2007年有超过60,000人次经空路来往两国;因此,澳大利亚政府于2008年同意签订新的航空协议,使两国航空公司的经营班次增加一倍,提升至每周14班,及每周七班货运航班。澳大利亚交通部长安东尼·阿尔巴尼西表示“解除大部分空运限制会为旅客提供更多的选择…使我们的航空公司在南美经济的迅速增长上分一杯羹”。

相关

  • 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学名:Listeria monocytogenes),又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体。它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造成
  • 古气候学古气候学(Paleoclimatology或palaeoclimatology)是研究古代地质时期气候条件并试图建立可靠的大气过程模型的综合科学。包含许多学科组成。古气候的变迁则记录呈现于地层、树
  • 量子量子光学(英语:Quantum optics)是物理学在1990年后成熟的新兴分支,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的一部分,也和冷原子物理紧密相连。与凝态物理、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其他成熟分支相比,在精
  • 克拉伦斯·詹森克拉伦斯·伦纳德“凯利”约翰逊(Clarence Leonard "Kelly" Johnson,1910年2月27日-1990年12月21日)是一名美国的系统工程师和航空创新者。他使他自己赢得了许多值得注意的飞机
  •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经济学(英语:Keynesian economics),或凯恩斯主义(英语:Keynesianism),凯恩斯理论(英语:Keynesian theory),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 陈列平陈列平(1960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美籍华裔免疫学家,肿瘤免疫疗法先驱,PD-L1第一发现人,中央研究院院士。现担任耶鲁大学医学院UTC癌症研究讲席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现
  • u绥远省/u (1949–1954)绥远省,是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6月成立的省级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于1954年撤销,前后存在5年。全省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及乌兰
  • 地散磷地散磷(英语:Bensulide)是一种有机磷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英语: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常用作除草剂和杀虫剂。它作用于植物的根部的分生组织,通过与乙酰辅酶结合来抑制细
  • 戴潮春事件戴潮春事件,或作“戴万生事件”。台湾清治时期三大民变之一,也是时间最久者,自1862年起事至1864年平定。事件起因乃官府镇压天地会(又名八卦会)所致,影响范围北至大甲,南至嘉义,遍布
  • 有机钾化学有机钾化学是研究碳-钾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支。有机钾化合物非常活泼,C-K键有高度的离子性。有机钾化合物可以由金属钾和卤代烃直接反应得到,一般选用氯代烃:但这种制法容易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