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多阿多·贝卡利

✍ dations ◷ 2025-08-13 22:25:34 #1843年出生,1920年逝世,有命名人缩写的植物学家,意大利植物学家,意大利博物学家

奥多阿尔·贝卡利(Odoardo Beccari,1843年11月16日-1920年10月25日)为意大利博物学家,他于1878年在苏门答腊发现了泰坦魔芋,其具有世界上最大的不分支花序。

奥多阿多·贝卡利是一个来自佛罗伦萨的孤儿,他曾就读于卢卡的中学及比萨与博洛尼亚的大学。毕业后,他在皇家植物园呆了几个月,期间他遇见了查尔斯·达尔文、威廉·杰克逊·胡克、约瑟夫·胡克及身为砂拉越第一拉者的詹姆斯·布鲁克。这促使了他1865年至1868年间,去往砂拉越、文莱和一些现属于马来西亚和新几内亚的群岛进行考察。他发现了许多棕榈新物种。

1872年,在结束埃塞俄比亚的考察后,他第二次去往新几内亚,这一次他与鸟类学家路易吉·玛利亚·D·艾拔提斯同行。他们采集到了大量动物标本,特别是关于极乐鸟和民族志的材料。

1869年,奥多阿多·贝卡利创办了《新意大利植物学杂志》(),他也将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意大利地理学会杂志》()中。1878年,他在苏门答腊发现了巨花魔芋()。同年,他回到佛罗伦萨接任佛罗伦萨植物园园长一职,但因他与政府的冲突,第二年就辞职了。1882年,他结了婚,并有了4个儿子。

奥多阿多·贝卡利采集到的植物标本大部分存放于佛罗伦萨自然历史博物馆中。

相关

  • 费雪自然选择定理费雪自然选择基本定理(英语:Fisher's fundamental theorem of natural selection),由罗纳德·费雪爵士在1933年首次提出,是现代进化论中关于自然选择的一个基本定理,该定理显示平
  • 乐甫奥古斯塔斯·爱德华·霍夫·勒夫(英语:Augustus Edward Hough Love,1863年4月17日-1940年6月5日),皇家学会院士,英国力学家,因其在弹性力学的数学理论方面的工作而著名。他的工作还
  • 曹公圳坐标:22°38′58″N 120°25′35″E / 22.6494530706586°N 120.426355151921°E / 22.6494530706586; 120.426355151921曹公圳,位于台湾南部高雄平原,由曹公旧圳、曹公新圳、
  • 甲壳动物见内文甲壳亚门(学名:Crustacea)是由非常大的一组的节肢动物门形成的,通常被当作是一个亚门,包括常见的物种,例如螃蟹,虾,龙虾,淡水龙虾,磷虾,和藤壶等等。这些物种通过对非常不同的环
  • 台湾地质台湾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聚合边界,为一个造山作用活跃的活动构造区,根据GPS观测资料,菲律宾海板块以每年8.2公分的移动速度向西北移动。菲律宾海板块的隐没方向在台湾
  • 粒子侦测器粒子探测器(英语:Particle detector),是在物理实验、原子核物理学等领域用于探测、跟踪和鉴别高能粒子的一种物理实验设备。现代粒子探测器也用于测量放射粒子的能量、动量、旋
  • 新竹市立图书馆新竹市文化局图书馆,由新竹市文化局图书资讯课管理。除新竹市文化局内的总馆外,尚设有“香山分馆”、“盐水分馆”、“动物园分馆”。由新竹市东区公所管理的金山图书馆、北区
  • 萨马岛萨马岛 (Samar)位于菲律宾中部,是米沙鄢群岛最东的岛屿。下分三省:北萨马省、东萨马省和萨马省。这三个省是东米沙鄢政区的一部分,莱特岛和比利兰岛是附近的岛屿省份。萨马岛面积
  • 基督教圣人基督宗教中,圣人(拉丁语:sanctus;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 我欲为人《我欲为人》(英语:),是一部电视剧,根据英国同名电视剧改编。2011年1月17日起在美国由Syfy和加拿大空间电视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