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列
✍ dations ◷ 2025-04-02 20:41:46 #数列
数列(英语:number sequence)是由数字组成的序列,也即是全序排列的多个数。数列及其相关术语常用于有关递推规律的研究。数列也是级数理论的基本概念。数列是一列两个以上按顺序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记为 .mw-parser-output .serif{font-family:Times,serif}⟨ak⟩ 、 {ak} 或 (ak):其中 n ∈ Z+ , Z+ 是正整数集。虽然 {ak} 的记号很常见,但这与无序的集合符号相同,容易引起混淆,因此这里使用记号 ⟨ak⟩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项”。a1 为数列的“第一项”、a2 为“第二项”、 an 则为“第 n 项”。项的总个数为数列的“项数”。数列中的第一项常称为“首项”,最后一项则称为“末项”。注意,有些数列会设为
⟨
a
k
⟩
k
=
0
n
{displaystyle leftlangle a_{k}rightrangle _{k=0}^{n}}
,其中 n ∈ N , N 是自然数集。换句话说,数列以第零项 a0 作为首项。一些有无穷个项的数列,比如全体正整数数列 ⟨ 1, 2, 3, 4, 5, ... ⟩ ,只有首项,没有末项。按照伯特兰·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书中的说法,人们也可以定义没有首项的无穷数列:把正整数数列倒过来排列即可。但是这种没有首项的数列,在数学上没有大的用处。数列是特殊的序列,全部由数字组成。序列则范围更广,可以由有序的一系列数字、一系列函数、一系列矢量、一系列矩阵或一系列张量组成,等等。但有的微积分教材用序列一词来称呼数列,读者需要自己留意。数列可被视作函数 f : Z+ → Y,其中 Y 是包含数列中各个项的到达域。从这个角度看,数列能视作一种特殊的函数,称为“整标函数”。数列中各个项的和称为“级数”。但级数的概念的推广至数列以外的序列,比如函数序列的函数项级(英语:function series)。对于含有无穷多项的数列 ⟨ak⟩ ,我们可以为其定义“数列的极限”为常数 L:通常对第1项到第
n
{displaystyle n}
项求和,记为
S
n
=
∑
k
=
1
n
a
k
{displaystyle S_{n}=sum _{k=1}^{n}a_{k}}
。此求和符号是由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使用和推广的。一个特殊数列求和:奇数数列。1,3,5,7,9,...。其和为项数
n
{displaystyle n}
的平方。例如:1+3=22,1+3+5=32。通常,我们从实际问题中会先得到一个递推关系式,但是递推关系式可能会有点复杂,难以观察出数列中某一项的项数和具体大小之间的规律。所以我们希望寻找方法,以求化简数列的递推关系式,从而得到简单明了的一般项公式。一般项公式也叫通项公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递推式化简方法。通项公式的求解在积分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组合数学、趣味数学、数学物理、数学建模、数值分析、分形等领域中都会遇到。遗憾的是,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所以通项公式的求解仍然是一个具有一定技巧性的工作。完全求不出通项公式、只能进行估算的情形也是经常出现的。求出该数列的前数项,归纳其通项公式,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公式正确。数学归纳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但对观察和归纳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猜不出规律,此法则无法使用。给定数列差
d
n
{displaystyle d_{n}}
时逐差全加,例如:给定数列比
r
n
{displaystyle r_{n}}
时逐差全乘,例如:如果已知数列和的公式,那么通项的求解非常容易。由
S
n
=
∑
k
=
1
n
a
n
{displaystyle S_{n}=sum _{k=1}^{n}a_{n}}
可知
S
n
−
S
n
−
1
=
a
n
{displaystyle S_{n}-S_{n-1}=a_{n}}把
S
n
{displaystyle S_{n}}
看成一个数列,可以先对
S
n
{displaystyle S_{n}}
进行求解,然后得出
a
n
{displaystyle a_{n}}
。换元法用于从形式上简化表达式,以突出问题的本质。换元法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其它方法结合使用。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有对数换元法、三角函数换元法,还有用得很少的双曲函数换元法。对于形如齐次分式的递推关系,可利用不动点来推导。已知
A
a
n
+
1
+
B
a
n
+
C
=
0
{displaystyle Aa_{n+1}+Ba_{n}+C=0}
,其中
A
{displaystyle A}
、
B
{displaystyle B}
、
C
{displaystyle C}
都是常数,求
a
n
{displaystyle a_{n}}
。
求这类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的方法就是将之化成一个新的等比数列。A
(
a
n
+
1
+
k
)
=
−
B
(
a
n
+
k
)
{displaystyle A(a_{n+1}+k)=-B(a_{n}+k)}
。
求出
k
{displaystyle k}
,那么数列
a
n
+
k
{displaystyle {a_{n}+k}}
就是一个等比数列,从而求出通项公式。A
a
n
+
1
+
B
a
n
+
C
=
0
{displaystyle Aa_{n+1}+Ba_{n}+C=0}
A
a
n
+
B
a
n
−
1
+
C
=
0
{displaystyle Aa_{n}+Ba_{n-1}+C=0}
两边相减就有:
A
(
a
n
+
1
−
a
n
)
+
B
(
a
n
−
a
n
−
1
)
=
0
{displaystyle A(a_{n+1}-a_{n})+B(a_{n}-a_{n-1})=0}
,如此就化成了一个等比数列。已知
A
a
n
+
1
+
B
a
n
+
C
a
n
−
1
+
D
=
0
{displaystyle Aa_{n+1}+Ba_{n}+Ca_{n-1}+D=0}
,其中
A
{displaystyle A}
、
B
{displaystyle B}
、
C
{displaystyle C}
、
D
{displaystyle D}
都为常数,求
a
n
{displaystyle a_{n}}
;
与上述数列一样,它们一定可以化成下面的形式:
A
a
n
+
1
+
E
a
n
=
k
(
A
a
n
+
E
a
n
−
1
)
−
D
{displaystyle Aa_{n+1}+Ea_{n}=k(Aa_{n}+Ea_{n-1})-D}
求出对应系数,于是就转化成了前面那种形式,然后就可以求出数列
A
a
n
+
E
a
n
−
1
{displaystyle {Aa_{n}+Ea_{n-1}}}
的通项公式,然后求出
a
n
{displaystyle a_{n}}
的通项公式。实际上这是一种逐步化简的方法。其它常用方法包括导数求通项法、组合数学中的母函数方法、特征方程法,这些一般是在大学课程或是部分高中的进阶课程中学到。其中特征方程法专门用于线性递推关系式的化简,与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法非常类似。
相关
- 泰妙林泰妙菌素又称为“硫姆林”“泰妙霉素”“泰妙林”“泰妙灵”“枝原净”“泰牧霉素”,是一用于猪和禽等动物的抗生素,属于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泰妙菌素为双萜类(英语:diterpene)
- 体重减轻减肥学(bariatrics)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目的在探讨肥胖症的起因、预防及治疗。一般简称为减肥、纤体、瘦身或秀身,是指采用人为手段故意降低体重,特别是减少体内的脂肪。减肥的原因
- 威廉·哈维威廉·哈维(英语:William Harvey,1578年4月1日-1657年6月3日) 英国医生,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实验,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并阐明了心脏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血
- 学科列表这是一个学科的列表。学科是在大学教学(教育)与研究的知识分科。学科是被发表研究和学术杂志、学会和系所所定义及承认的。领域通常有子领域或分科,而其之间的分界是随便且模
- 徐脉Bradycardia is a condition wherein an individual has a slow heart rate, typically defined as a heart rate of under 60 beats per minute (BPM) in adults. Bradycar
- 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设备是指在实验室里工作人士用的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设备。实验室设备一般是用作进行实验或作为测量,和收集资料。实验室设备依实验室的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设备。这些工具
- 巴洛克时期巴洛克艺术(意大利语:Barocco,英语:Baroque,法语: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
- 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又称氨茴酸、2-氨基苯甲酸,化学式:C7H7NO2,是一个氨基芳香羧酸,室温下为白色晶体粉末,用作医药、染料、香料和农药的中间体。异构体为间氨基苯甲酸和对氨基苯甲酸。
- 托尼·帕克小威廉·安东尼·帕克(英语:William Anthony Parker Jr.,1982年5月17日-),通称托尼·帕克(Tony Parker),绰号TP、法国小跑车,是一位已退役的法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在2001年NBA选秀大会中
- 十大弟子十大弟子是佛陀在世时十个主要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