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

✍ dations ◷ 2025-08-21 04:29:46 #数列
数列(英语:number sequence)是由数字组成的序列,也即是全序排列的多个数。数列及其相关术语常用于有关递推规律的研究。数列也是级数理论的基本概念。数列是一列两个以上按顺序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记为 .mw-parser-output .serif{font-family:Times,serif}⟨ak⟩ 、 {ak}  或 (ak):其中 n ∈ Z+ , Z+ 是正整数集。虽然 {ak}  的记号很常见,但这与无序的集合符号相同,容易引起混淆,因此这里使用记号 ⟨ak⟩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项”。a1 为数列的“第一项”、a2 为“第二项”、 an 则为“第 n 项”。项的总个数为数列的“项数”。数列中的第一项常称为“首项”,最后一项则称为“末项”。注意,有些数列会设为 ⟨ a k ⟩ k = 0 n {displaystyle leftlangle a_{k}rightrangle _{k=0}^{n}} ,其中 n ∈ N , N 是自然数集。换句话说,数列以第零项 a0 作为首项。一些有无穷个项的数列,比如全体正整数数列 ⟨ 1, 2, 3, 4, 5, ... ⟩ ,只有首项,没有末项。按照伯特兰·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书中的说法,人们也可以定义没有首项的无穷数列:把正整数数列倒过来排列即可。但是这种没有首项的数列,在数学上没有大的用处。数列是特殊的序列,全部由数字组成。序列则范围更广,可以由有序的一系列数字、一系列函数、一系列矢量、一系列矩阵或一系列张量组成,等等。但有的微积分教材用序列一词来称呼数列,读者需要自己留意。数列可被视作函数 f : Z+ → Y,其中 Y 是包含数列中各个项的到达域。从这个角度看,数列能视作一种特殊的函数,称为“整标函数”。数列中各个项的和称为“级数”。但级数的概念的推广至数列以外的序列,比如函数序列的函数项级(英语:function series)。对于含有无穷多项的数列 ⟨ak⟩ ,我们可以为其定义“数列的极限”为常数 L:通常对第1项到第 n {displaystyle n} 项求和,记为 S n = ∑ k = 1 n a k {displaystyle S_{n}=sum _{k=1}^{n}a_{k}} 。此求和符号是由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使用和推广的。一个特殊数列求和:奇数数列。1,3,5,7,9,...。其和为项数 n {displaystyle n} 的平方。例如:1+3=22,1+3+5=32。通常,我们从实际问题中会先得到一个递推关系式,但是递推关系式可能会有点复杂,难以观察出数列中某一项的项数和具体大小之间的规律。所以我们希望寻找方法,以求化简数列的递推关系式,从而得到简单明了的一般项公式。一般项公式也叫通项公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递推式化简方法。通项公式的求解在积分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组合数学、趣味数学、数学物理、数学建模、数值分析、分形等领域中都会遇到。遗憾的是,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所以通项公式的求解仍然是一个具有一定技巧性的工作。完全求不出通项公式、只能进行估算的情形也是经常出现的。求出该数列的前数项,归纳其通项公式,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公式正确。数学归纳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但对观察和归纳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猜不出规律,此法则无法使用。给定数列差 d n {displaystyle d_{n}} 时逐差全加,例如:给定数列比 r n {displaystyle r_{n}} 时逐差全乘,例如:如果已知数列和的公式,那么通项的求解非常容易。由 S n = ∑ k = 1 n a n {displaystyle S_{n}=sum _{k=1}^{n}a_{n}} 可知 S n − S n − 1 = a n {displaystyle S_{n}-S_{n-1}=a_{n}}把 S n {displaystyle S_{n}} 看成一个数列,可以先对 S n {displaystyle S_{n}} 进行求解,然后得出 a n {displaystyle a_{n}} 。换元法用于从形式上简化表达式,以突出问题的本质。换元法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其它方法结合使用。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有对数换元法、三角函数换元法,还有用得很少的双曲函数换元法。对于形如齐次分式的递推关系,可利用不动点来推导。已知 A a n + 1 + B a n + C = 0 {displaystyle Aa_{n+1}+Ba_{n}+C=0} ,其中 A {displaystyle A} 、 B {displaystyle B} 、 C {displaystyle C} 都是常数,求 a n {displaystyle a_{n}} 。 求这类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的方法就是将之化成一个新的等比数列。A ( a n + 1 + k ) = − B ( a n + k ) {displaystyle A(a_{n+1}+k)=-B(a_{n}+k)} 。 求出 k {displaystyle k} ,那么数列 a n + k {displaystyle {a_{n}+k}} 就是一个等比数列,从而求出通项公式。A a n + 1 + B a n + C = 0 {displaystyle Aa_{n+1}+Ba_{n}+C=0} A a n + B a n − 1 + C = 0 {displaystyle Aa_{n}+Ba_{n-1}+C=0} 两边相减就有: A ( a n + 1 − a n ) + B ( a n − a n − 1 ) = 0 {displaystyle A(a_{n+1}-a_{n})+B(a_{n}-a_{n-1})=0} ,如此就化成了一个等比数列。已知 A a n + 1 + B a n + C a n − 1 + D = 0 {displaystyle Aa_{n+1}+Ba_{n}+Ca_{n-1}+D=0} ,其中 A {displaystyle A} 、 B {displaystyle B} 、 C {displaystyle C} 、 D {displaystyle D} 都为常数,求 a n {displaystyle a_{n}} ; 与上述数列一样,它们一定可以化成下面的形式: A a n + 1 + E a n = k ( A a n + E a n − 1 ) − D {displaystyle Aa_{n+1}+Ea_{n}=k(Aa_{n}+Ea_{n-1})-D} 求出对应系数,于是就转化成了前面那种形式,然后就可以求出数列 A a n + E a n − 1 {displaystyle {Aa_{n}+Ea_{n-1}}} 的通项公式,然后求出 a n {displaystyle a_{n}} 的通项公式。实际上这是一种逐步化简的方法。其它常用方法包括导数求通项法、组合数学中的母函数方法、特征方程法,这些一般是在大学课程或是部分高中的进阶课程中学到。其中特征方程法专门用于线性递推关系式的化简,与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法非常类似。

相关

  • 衣壳衣壳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又称为壳体。衣壳是由病毒衣壳蛋白亚基所形成的寡聚体。衣壳的作用是用于包裹病毒的遗传物质(核酸)。衣壳的类型大致是按它们的形态来分类的。不同的病
  • 急症急诊室(英语:Accident & Emergency、Emergency department、Emergency room等,缩写为A&E或ER),是医院的其中一个部门,但不是每间医院都有提供急诊服务。相对于有预约的门诊部,使用
  • 巴西蘑菇Agaricus rufotegulis Nauta (1999) Agaricus brasiliensis Wasser, M.Didukh, Amazonas & Stamets (2002) Agaricus blazei Murrill (1945) sensu auct. Agaricus sylvati
  • 克里克弗朗西斯·哈利·康普顿·克里克,OM,FRS(英语: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年6月8日-2004年7月28日),英国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及神经科学家。他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剑桥大学
  • 低分子量肝素肝素(Heparin),也称为普通肝素,是一种天然糖胺聚糖抗凝血剂,可用来治疗及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动脉栓塞,也可用于治疗心肌梗塞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常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也
  •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英语: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简称英语:CAS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位于北京,成立于1999年
  • 克里斯琴·B·安芬森克里斯蒂安·伯默尔·安芬森(英语:Christian Boehmer Anfinsen,1916年3月26日-1995年5月14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莫内森,美国生物化学家,他和斯坦福·摩尔与威廉·霍华德·斯坦
  • 荷兰教育荷兰教育是分级、分年龄的,并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人化调整。在荷兰,学校被分为一般公立学校、宗教学校、中立学校等,私立学校较少。在荷兰,学生的成绩被分为10等,从1(极差)到10(
  •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pop art,又译为普普艺术或通俗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表现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
  • 上面级上面级是多级火箭的第一级以上的部分,通常为第二级或第三级。本表列出各国研制的火箭上面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