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
✍ dations ◷ 2025-09-16 12:49:26 #智库
智库(英语:Think Tank)或称智囊团,另外也有许多智库以“基金会”、“研究所”、“研讨会”、“论坛”、“学会”或“协会”等名称称呼,智库是对政治、商业或军事政策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与研发策略,并致力于将学术研究与策略影响落实为政府政策的机构,一般由政府、政党或商业公司出资组建,大部分的智库是非营利组织,这种营运的型态在美国与加拿大等国家可以免缴税金,有些智库借由咨询顾问与研究报告赚取佣金。优良的智库应该全面、完整且深度介绍主题,并确保内容基于事实与内容正确性。依照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统计,目前世界上有超过7,500个智库,以下智库的分类是以洲际大陆为最高层分类,再来是相对国家分类,并非完整的分类列表。智库的历史可追溯至1831年在英国伦敦成立的皇家联合研究所与1884年在英国成立的费边社,皇家联合研究所最初的研究方向为海战和军事理论,费边社则是希望透过循序渐进的知识教育改革社会。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在1910年由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成立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基金会宗旨在于消除威胁文明的战争。1916年,布鲁金斯学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成立,该机构的宗旨为“促进美国的民主,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安全和社会机遇,以及保证一个更加开放、安全、繁荣和合作的世界”。
现今世界上大多数智库位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冷战结束之后,智库的工作以研究全球化为主。全球化造成智库更进一步的蓬勃发展,包括非洲、东欧、中亚、东南亚等地区,都有国际社群协助成立独立的公共政策智库,冷战期间成立的智库多着重在国际事务、安全研究、外交政策,现今三分之二以上的智库成立于1970年代以后,超过半数的智库在1980年代以后成立。智库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评论与研究报告,有时能在大众媒体与公民社会形成新的舆论思想、观点或理论,让社会专注于讨论影响大众的重要事项,或是影响政府的施政选择;报告的内容事项大到国家安全、外交政策、环保问题或国家发展,也可能是个人退休金问题或是社区环境卫生等事项。智库组织类型分成四大类政策制定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定议题与定义问题;第二阶段是选择或修订政策;第三阶段是执行政策。政策制定第一阶段主要参考游说倡议智库、政党智库与学术智库的意见;第二阶段主要参考学术智库、专案智库与政党智库;第三阶段主要参考专案型智库、学术智库与政党智库。总体来说政党智库在政策制定三个阶段的影响力最大,学术智库在三个阶段中都可以参考其意见,游说倡议智库主要在第一阶段,专案智库在执行政策阶段影响力最大。【官方智库】【民间智库】借由比较美国与英国两国智库在外交政策中发挥的作用,美国与英国两国在智库方面主要差异在政治制度、外交决策机制与政治文化三方面,美国智库在外交政策上的影响力大于英国智库对于外交政策影响,对于正在发展智库文化的国家可以学习的发展方向为:
相关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语: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常简称为POPs)泛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学物质:
- 营养医学营养医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问,整合了医学及临床营养,研究营养素与疾病预防治疗的关连。营养医学补充品又被称为机能性食品(英语:Functional Foods)。
- 气孔气孔是植物用来与外界交换气体和水的部位。一般来说气孔由两个腰果状的保卫细胞组成,它们形成一个可以开闭的孔。一般气孔位于植物叶子的背面,禾本科植物叶子两面都有气孔,只有
- 淀粉体淀粉体(英语:Amyloplast),又称造粉体或淀粉质粒体,是高等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又可细分为白色体的一种。主要功能为以淀粉的形式合成及储存糖类,留待需要时使用。淀粉体和叶绿体
- 农田耕地在地理学上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地球上1亿48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中大约有3100万是可耕地,但目前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1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流失。而耕地流失的主因
- 尼古拉斯·布隆伯根尼古拉斯·布隆伯根(荷兰语:Nicolaas Bloembergen,1920年3月11日-2017年9月5日),出生于多德雷赫特的荷兰物理学家,198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尼古拉斯生于荷兰一个
- 墨水墨水是一种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体,通常是由颜料、连结料、溶剂、助剂等组成的混合物,外观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胶浆状物质。墨水被用于书写或绘画。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属、胡桃
- 乔治·华盛顿乔治·华盛顿(英语: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国国父,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的殖民地军总司令,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
- 鞭毛虫纲种类很多,以鞭毛运动,故名。
- 虎口脱险《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1966年出品的法国喜剧电影,讲述1942年英国空军一架轰炸机在巴黎上空被击中,机上乘员在几名巴黎市民的帮助下突破德国纳粹占领军的重重围追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