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和

✍ dations ◷ 2025-04-04 12:47:22 #1910年出生,2003年逝世,中国公学校友,沈从文,中国小说家,合肥人,张姓

中国公学

张兆和(1910年9月15日-2003年2月16日),安徽合肥人,中国现代女作家,沈从文的妻子。由于肤色稍黑,沈从文在以后的作品中称她为“黑凤”。著有《湖畔》等小说传世。

张兆和出生合肥望族,是张树声(江苏巡抚、两广总督)的曾孙女,父亲张吉友与母亲陆英生了四女五男,四个女儿居长,取名元和、允和、兆和、充和。18岁时,张兆和在中国公学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的独特的魅力给她招至了众多的追求者。

1929年,沈从文受胡适之邀,到上海中国公学主讲现代文学。其间,他爱上了18岁的女学生张兆和。不善言辞的沈从文开始给张兆和写情书,一共写了数百封,张兆和一直不予理睬。及至校园内传得沸沸扬扬,张兆和便携著一大包情书去向校长胡适求助,希望他出面劝阻沈从文,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兆和马上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兆和连忙说:不要去讲,这个老师好像不应该这样。

沈从文写给当时中国公学的“校花”张兆和不少情书,其中有一段“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成为文坛佳话。1933年9月9日,张兆和与沈从文在当时的北平中央公园宣布结婚,但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新居是北平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子。婚后幸福的生活,使得沈从文的优秀作品大量出炉。沈从文的书信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我不仅爱你的灵魂,我也要你的肉体”。

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这样写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编选他遗稿的现在。”

她的姐姐张允和是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妻子。

相关

  • 顺势疗法下面是以同治同疗法的介绍,于中文顺势二字无太多相关性,建议移除此条目。 同质疗法、同种疗法(英语:Homeopathy i/ˌhoʊmiˈɒpəθi/)为一
  • 肾脏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肾脏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枝,主要处理的
  • Berlin柏林(德语:Berlin,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
  • 电子零件电子元件(electronic component),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个别封装,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引线或金属接点。电子元件须相互连接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例如:放大器、
  • 克鲁尔-布西综合征克鲁尔-布西综合征(Klüver-Bucy Syndrome),又称为双侧颞叶切除综合征,指颞叶、杏仁体受损所导致的特殊行为,最典型的症状为把任何看得到的东西塞进嘴里,或是对任何生物做爱。这个
  • 堆积作用堆积作用(英语:Deposition)是指岩石受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质逐渐沉淀、堆积的过程。在流水的沉积过程中,一般颗粒大、比重
  • 目标“目标”是一种个人或是系统想要达到的结果,而且会为此计划,设法达成。目标是个人或组织在某种理想状态下希望达到的状态。有时目标会有其期限(英语:time limit),因此还需要在期限
  • 弗里德里希·莱布尼茨弗里德里希·莱布尼茨(德语:Friedrich Leibniz或德语:Leibnütz;1597年–1652年)是一名路德宗律师、公证员、登记员和莱比锡大学伦理学教授。他是知名博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 塔瓦溪塔瓦溪为一位于台湾东部之县市管河川,干流长度3.00公里,流域面积4.48平方公里,分布于台东县达仁乡。主流发源于达仁乡南田村牡丹溪山、太和山之间的山谷,先向东南再转东北东流,于
  • 章要儿章要儿(506年-570年),南朝陈武帝陈霸先皇后。吴兴郡乌程人(今属浙江)人。本姓钮,后改姓章。父南梁散骑常侍章景明;母苏氏。她生得奇特,遇事稳而不乱,是女中豪杰。章要儿美丽出众,又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