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铁甲舰

✍ dations ◷ 2025-02-22 17:39:40 #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铁甲舰

“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铁甲舰(荷兰语:Zr. Ms. Prins Hendrik der Nederlanden)[d]是19世纪60年代中期在大不列颠为荷兰皇家海军建造的一艘铁甲舰。1876年该舰调任荷属东印度,1894年参加荷兰侵略龙目岛和卡朗阿森的行动。该舰在1899年退役,1925年报废。

作为最初由邦联海军订购的天蝎级铁甲舰(英语:Scorpion-class ironclad)的扩大版,“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铁甲舰由荷兰皇家海军从英国卡默尔·莱尔德造船厂(英语:Cammell Laird)[e]订购[7][8]。该舰炮塔通常由两名士兵操控齿轮系统转动,如果动用全部19名操炮舰员,炮塔旋转360°只需要20秒。该舰的舰首被加固为撞角,而上层轻甲板(英语:hurricane deck)[f]连接艏楼和艉楼甲板(英语:Poop deck)。而海上通道则可以通过使用5英尺(1.5米)高的铰链式舷墙(英语:Bulwark)船舶的干舷可以增加到14英尺(4.3米)高。[10]

该舰的垂间长度为230英尺(70.1米),舷宽44英尺(13.4米),吃水为18英尺8英寸(5.69米),排水量3,375公吨(3,322长吨)。铁制舰体由五个水密舱壁隔开,机舱和锅炉房下面为双层底(英语:Double bottom)[g]设计。舰上常规配备230名官兵。[12]

“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铁甲舰有两台由莱尔德公司制造的水平回程连杆复合蒸汽机,每台驱动一具直径15英尺6英寸(4.7米)的螺旋桨[13][10]。这些引擎由四座方形锅炉提供动力[13]。引擎总共产生了2,426匹指示马力(1,809千瓦特),使得该舰在海上试航中的最高速度达到12.09节(22.39千米每小时;13.91英里每小时)。该舰随舰装载有380长吨(390公吨)煤,并装备有三桅帆船的帆具。为了减少船体绳索对炮塔射击范围的干扰,该舰的前桅和主桅由三脚架支撑。“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的总帆面积为1,554平方米(16,730平方英尺)。[10]

该舰在每个炮塔上安装了一对阿姆斯特朗9英寸(229毫米)前装膛线炮(英语:Rifled muzzle loader)[h],每门炮重12.5长吨(12.7公吨)。在舰首甲板上装备了两门由克虏伯生产的120毫米K.A.后装炮,舰尾也安装了两门作为追击炮(英语:Chase gun)。在建造完成后不久,该舰还被增加了6门37毫米(1.5英寸)霍奇基斯5管转轮炮[8]。这几门转轮炮可以以2,000英尺每秒(610米每秒)的炮口初速发射重约1.1英磅(0.50千克)的炮弹,射程约为3,500码(3,200米),射速大约是每分钟30发[15]。

“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的水线装甲带是由熟铁锻造而成,厚度为4.5英寸(114毫米)。在舰舯部,装甲带的长度为120英尺(36.6米),高度为12英尺(3.7米),其中3英尺(0.9米)低于吃水线。在舰艏和舰艉的装甲带仅露出吃水线高2.5英尺(0.8米)。4.5英寸的横向舱壁用于保护炮塔和机舱免受侧射火力的攻击。每座炮塔都由5.5英寸(140毫米)的装甲板保护,舷侧开炮孔(英语:Gun port)[i]周围的装甲总厚度为11英寸(279毫米)。本舰的甲板并没有装甲防护。[4][10]

“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于1865年8月由莱尔德父子公司在伯肯黑德开始建造。1866年10月9日该舰下水,1867年3月竣工[17]。在被派往荷属东印度之前,该舰被指派保卫荷兰海军的主要港口登海尔德[18]。该舰于1876年移交荷属东印度,在辅助舰队中服役[7][17]。1879年11月25日至1880年2月24日,“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因修理在新加坡发生漏水问题的锅炉而离开爪哇[19][20]。

在1881年6月底,“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临时取代了“泽兰”号成为巴达维亚的警备舰(英语:Guard ship)[j]。1882年1月25日,该舰进入了奥恩鲁斯特岛(英语:Onrust Island)的5,000吨奥恩鲁斯特码头(英语:Onrust Dock of 5,000 tons)[23]。1882年2月1日,该舰被派往井里汶,但由于霍乱爆发而在几天后被召回,改派往廖内进行演习并于当年3月20日返回巴达维亚[24][25]。1882年5月16日至25日,该舰在丹戎普里欧克进行演习,并访问了千岛群岛(英语:Thousand Islands (Indonesia))[k]。同年6月,该舰前往泗水并在那里安装了新的锅炉[25]。1883年8月,演习结束后,该舰在巽他海峡保护航运,并在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后前往万丹和楠榜海岸。1883年11月13日至1884年1月24日,该舰在雅加达担任警备舰[26]。该舰在1885年装备了杆雷(英语:Spar torpedo)系统[27]。1887年4月,该舰又在爪哇海参加了几天演习,当月晚些时候被派到望加锡,与“荷兰国王”号(英语:HNLMS Koning der Nederlanden)[l]一起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演习。当年晚些时候,该舰在泗水进行了维修,之后又被派到望加锡参加训练[30]。

从1890年1月24日至1891年12月2日,“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隶属于驻扎在亚齐北海岸的海军部队[31][32][33]。1893年,该舰改隶爪哇岛和婆罗洲以东的海军部队。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1896年8月初[34][35][36][37]。

到1890年,舰上的37毫米火炮被两门75毫米(3.0英寸)速射炮和四门37毫米速射炮所取代[8]。1894年7月,“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在荷兰侵略龙目岛和卡朗阿森期间负责运送军队[17]。1894年底,龙目岛领主及其家人被俘后,该舰又负责将他们送往雅加达[35]。1897年8月,该舰参加了一次前往赛格利的远征。[38]

“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于1899年5月5日退役,成为泗水港的一艘弹药趸船。该舰在1901年至1905年期间被调派到殖民地部门,但在1905年返回海军[8]。“荷兰的亨德里克王子”号最终于1925年被报废[17]。

相关

  • 毛细胞毛细胞是所有的脊椎动物中听觉系统和平衡系统的感觉接收器。在哺乳动物中,听觉毛细胞位于内耳耳蜗的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上。它名字的由来是从细胞的顶端长出的一束硬纤毛。也
  • 阿尔伯特纪念亭阿尔伯特纪念亭(Albert Memorial)位于英国伦敦肯辛顿公园,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北侧。它是维多利亚女王为纪念她1861年死于伤寒的王夫阿尔伯特亲王,由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设计,
  • 霍尔斯特布罗霍尔斯特布罗(丹麦语:Holstebro)是丹麦的城镇,位于该国西部,由中日德兰大区负责管辖,面积800.1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4米,2013年人口34,71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3人。
  • 金关丈夫金关丈夫(1897年2月18日-1983年2月27日,笔名:林熊生),日本香川县仲多度郡榎井村(现琴平町)生人,解剖学者、人类学者。由于金关丈夫双亲皆为卫理公会信徒,故幼年即受洗为基督徒。明治43
  • 于贝尔·德·纪梵希于贝尔·雅姆·马塞尔·塔凡·德·纪梵希伯爵(法语:Count Hubert James Marcel Taffin de Givenchy,1927年2月20日-2018年3月10日),法国时尚设计师,曾就读法国美术学院。最著名是创
  • 方晓天方晓天(1925年-),女,山西晋城人,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家、导演,中央歌剧院演员、导演,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李世林李世林(?-545年)是东魏的官员,后因谋反罪被处决。担任中府主簿,后参与尔朱文畅、任胄、郑仲礼、房子远等人的谋反,因任家门客薛季孝到高欢处告发被连坐,处以死刑。
  • 公共外交公共外交(英语:public diplomacy),又称人民外交(英语:people’s diplomacy),是指政府于国际关系中,发起的各种外交努力,旨在与外国的公众进行直接沟通,建立对话,以获外国公众支持,或者容忍政府的战略目标。 随着国际秩序在20世纪发生较大德变化,公共外交实践方式也发生变化,相关人员开始透过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包括个人接触(personal contact)、媒体采访、互联网及教育,来进行交流。公共外交中使用了许多方法和工具。尼古拉斯·卡尔(英语:Nicholas J. Cul
  • 纽约中央公园慢跑者案纽约中央公园慢跑者案是发生于1989年4月19日晚上的一起强奸案,受害者为28岁白人女性特丽莎·梅里,同时另有8人在公园内受到袭击。梅里在案件中受到重伤,在12天的治疗后才从昏迷状态恢复。1990年,纽约时报将此案称为“1980年代最有名的犯罪之一”。在中央公园案的公诉中,5名少年经审判被定罪。2002年,据一名被判终生监禁的强奸惯犯供认,其曾强奸一名女性慢跑者,证实为此案后蒙冤者获得平反。2003年,5名蒙冤者因此案起诉纽约当局。最初,纽约市当局认为可以赢得官司而拒绝和解,但在管理层变动后于2014年以
  • 共5个义项阿坎达是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的一个地区,隶属于北苏门答腊省。该地区地处苏门答腊岛的东北部,毗邻马来西亚的霹雳州。阿坎达地区地形多山,气候温和,是苏门答腊岛上的重要农业和旅游区。阿坎达也是一种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音乐风格,尤其流行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阿坎达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而闻名,常常伴随着特殊的舞蹈和表演形式。阿坎达音乐是这些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些地区,阿坎达也是一种常见的人名。这个名字可能来自于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