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极
✍ dations ◷ 2024-11-05 19:37:48 #南极
南极(英语:south pole)是根据地球的旋转方式决定的最南点。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极区域,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6500万平方公里。字面上,南极就是地球的最南端。而实际上又有南极洲、南极点、南极大陆、南极地区、南极圈等多种涵义。而地理学上的南极为南地极和南磁极。目前“南地极”位于南极洲内,并插有标记。但由于大陆漂移,在地球的历史上其实大多数时间南极洲都在距离南极很远的地方;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地理学家都要修正南极的位置。上一次修正南极位置的时间在2000年。此外,在天文学,如果我们把“南地极”投射到天球上,就可以得到南天极。“南磁极”,是两个地球磁极之一。它位于地理南极的附近,但是它的位置也在缓慢并不断的变化著。1909年1月16日,由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带领的探险队发现了南磁极。南纬66度34分的纬线为南极圈。在极圈内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极圈也是划分温带与寒带的界限。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陆面积为1240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7.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47万公里。南极洲另有158.2万平方公里的冰架。南极洲的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在全球6块大陆中,南极大陆大于澳大利亚大陆,排名第5。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仅有的被海洋包围的2块大陆,其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闭状态(参看南冰洋),是一块远离其他大陆、与文明世界完全隔绝的大陆,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学考察人员轮流在为数不多的考察站临时居住和工作。1820-1940年代年代间,各国探险家相继发现南极大陆的不同区域,英国、新西兰、德国、南非、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巴西10个国家的政府先后对南极洲的部分地区正式提出主权要求,使这块冰封万年的平静大地笼罩上国际纠纷的阴影。根据1961年6月通过的《南极条约》,冻结以上其中9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规定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可以说,南极现在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南极大陆是最难接近的大陆。与南极大陆最接近的大陆是南美洲,它们之间是970公里宽的德雷克海峡。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不仅相距遥远,而且周围还为数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环绕,冬天时浮冰的面积可达1900万平方公里;即使在南极的夏天,其面积也有260万平方公里;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中还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巨大的冰山,为海上航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地球上最高的大陆是南极大陆。地球上其他几个大陆的平均海拔高程为: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欧洲最低,只有300米,大洋洲的平均高度还不甚清楚,估计也不过几百米。然而,南极大陆,就其自然表面来说,其平均海拔高程为2350米,比其他几个大陆中最高的亚洲还要高得多。但是,如果把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冰盖剥离,它的平均高度仅有410米,比整个地球上陆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还要低20度。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度。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零下17~20度左右;而内陆地区为年平均温度则为零下40~50度;东南极高原地区最为寒冷,年平均气温低达零下57度。到现在为止,地球上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89.2度,这是1983年7月在苏联东方站记录到的。南极最高气温则是由埃斯佩兰萨站(英语:Esperanza Base)于2020年2月6日所测量的18.3摄氏度,创下1961年有气象纪录以来最高气温。南极的寒冷首先是与它所处的高纬度地理位置有关,由于高纬度地理位置,导致了在一年中漫长的极夜期间没有太阳光。同时,与太阳光线入射角有关,纬度越高,阳光的入射角越大,单位面积所吸收的太阳热能越少。南极位于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区,太阳的入射角最小,阳光只能斜射到地表,而斜射的阳光热量又最低。再者,南极大陆地表95%被白色的冰雪覆盖,冰雪对日照的反射率为80%一84%,只剩下不足20%到达地面,而这所剩的极少热量,又大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南极的高海拔和相对稀薄的空气又使得热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极异常寒冷。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风速在每小时100公里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平均风速为每秒17~18米,而东南极大陆沿海一带风力最强,风速可达每秒40~50米。在法国南极观测站“迪尔维尔”曾测到每秒100米的大风(每小时360公里,比台风泰培还要强),相当于蒲福氏风级17级下限的1.78倍,而它的破坏力相当于12级下限的3.18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风。因此,南极又被称之为“风极”。除了严寒之外,狂风则是科学考察人员在南极所遇到的另外一个天险。狂风会很快带走人体的热量,使人发生冻伤甚至冻死事故。极夜的风暴,其速度有时超过每秒40米(13级风)。此时若有人身置户外,便会有生命之虞。1960年10月10日下午,在日本昭和基地进行科学考察的福岛绅博士,走出基地食堂去喂狗,突遇每秒35米的暴风雪,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直到1967年2月9日,其尸体在距站区4.2公里处被发现并且保存完好。在欧洲人航行发现新大陆与确立航线以前,就已经有南极洲的地图,其中已详尽绘出了南极洲的山脉河川及海岸。以现代最新的冰层探测法鉴定,发现冰层底下真正的南极陆地,与该16世纪的古地图所表现的现象十分接近。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航海者至今有争议,但是俄国人别林斯高晋的可能性为最大。而第一个踏上南极大陆的人,则很有可能是美国的一个海豹捕猎船的船长——约翰·戴维斯。而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是罗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以及他的随行人员,到达时间是1911年12月14日。亚孟森的主要对手罗伯特·史考特(Robert Falcon Scott)在一个月后到达南极点。在回程的时候,史考特以及他的同伴四人全部由于饥饿和极度的寒冷而死亡。曾经有七队探险队利用陆上交通到达南极点。以到达时间排列他们分别为:为纪念亚孟森和斯科特,亚孟森-斯科特南极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于1958年在国际地球物理年上建立,并永久性地为研究和职员提供帮助。日本南极观测队于2006年1月26日在日本南极观测站基地“富士圆顶”(Fuji Dome)附近发现,据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所长藤井理行表示,这是在南极冰盖下9994英尺处发现;日本教育科学部门的官员梅崎友治表示,冰芯气泡中含有许多气泡,这些气泡里面的气体,很有可能是百万年前留下来的,如果经过研究,不但可以了解以前的地球环境,还可以用来预测以后的气候。经估计,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冰芯,历史约有1亿年左右。南极大陆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没有犬只的地区。“南极条约体系”出于保护南极环境考虑,1991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南极禁犬令:“犬只不宜再引进南极大陆及冰架;南极区域所有的犬只必须在1994年4月前离开。”遵照禁令,此后驻扎在南极的各国考察研究团队再没有任何犬只陪伴。狗在南极的研究及勘察史上,用于拉雪橇替代人力,狗在南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狗的作用大大降低,最后只当作宠物。因为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渡渡鸟事件的重蹈覆辙,因人类活动和包含犬只的境外移入造成多种物种灭绝。
相关
- 免疫抑制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免疫抑制可由天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天然免疫抑制包括天然免疫耐受,机体可能会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人
- 美国ç¾åˆ©åšåˆä¼—国(英è¯ï¼š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为 U.S.A. 或 USA ,一般称为 United S
- 艾杜糖艾杜糖是一种己糖,也就是含六个碳的单糖。因为有醛基,所以也是醛糖。艾杜糖不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它的糖醛酸,也就是艾杜糖醛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合物,是黏多糖——硫酸皮肤素和硫
- 廊开府廊开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หนองคาย,皇家转写:Changwat Nong Khai,泰语发音:)为泰国东北部之一个府。该府原名为“曼派村”,原属老挝的“万象城”统治。拉达那哥欣王国时代,该
- 谷氨酰胺谷氨酰胺(Glutamine)亦被称作谷氨酰胺,为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非必需氨基酸,且是唯一一种可直接通过脑血管障壁(BBB)的氨基酸。在人体中储存于骨骼肌或血液中。当受伤或患病时,谷氨酰
- 朝圣朝觐(阿拉伯语: حج, Hajj),指的是伊斯兰教徒到麦加的朝觐,这是每年全世界穆斯林最大规模的聚会,也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依据朝觐规范,每一个身体健康经济良好的穆斯林,一生中
- Sbsub2/subSsub3/sub三硫化二锑,别名硫化锑、硫化亚锑,分子式Sb2S3。分子量339.68。黄红色无定形粉末。相对密度4.12。熔点550°C。不溶于水、乙酸,溶于浓盐酸、硫氢化铵、硫化钾溶液和醇。三硫化
- 食品辐照食品辐照(Food irradiation),亦称“食品照射”或“电离辐射灭菌”,指将食物暴露在游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下。此过程可以灭除食物上的微生物、细菌、病毒或微小虫类。其他的
- 楚瓦什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俄语:Чува́ш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 Чува́шия, Chuvashskaya Respublika — Chuvashiya; 楚瓦什语:Чăваш Республик
- 皮埃尔·维尔纳皮埃尔·维尔纳(法语:Pierre Werner,1913年12月29日-2002年6月24日),卢森堡政治家,1953年至1959年任国防兼财政大臣,1959年和1979年两次任卢森堡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