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不等式

✍ dations ◷ 2025-02-23 20:12:44 #熵不等式
克劳修斯定理(英语:Clausius theorem)也称为克劳修斯不等式(英语:Clausius Inequality),全称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是德国科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5年提出的热力学不等式,描述在热力学循环中,系统热的变化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其中,δQ是系统热的变化,吸热为正,放热为负。若是在可逆过程中,上式中的等号成立,其中小于符号则是对应不可逆过程。克劳修斯定理可用来定义状态函数熵。如果系统的状态是连续改变的,则可认为它与一系列连续改变温度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进行热量交换,且每次交换微量的热量dQ,就可用下列积分形式表示:这个公式称克劳修斯不等式,其中取“=”时,即克劳修斯等式,取“<”号时即克劳修斯不等式,它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最普遍的数学表达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最基本定律之一,叙述方法有很多种,经典的提法有:(1) 1850年克劳修斯(Clausius)提出:热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2) 1851年开尔文(Kelvin)提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变为功而没有其它变化,也可表示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制成的。(1)、(2)两种说法是等价的,可从其中任意一个推论出另一个。此不等式表明:所有可逆循环的克劳修斯积分值都等于零,所有不可逆循环的克劳修斯积分值都小于零。故本不等式可作为判断一热力学循环是否可逆的方法。 克劳修斯定理以数学的方式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鲁道夫·克劳修斯提出此定理的目的在解释系统中热的流动及系统和环境的熵之间的关系,以定理可以解释熵并提供其量化的定义,还可推出另一个重要结论,即任何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的绝热过程之后,其熵值必将有所增大。克劳修斯是最早研究熵的科学家之一,而且为此物理量命名。少为人知的是克劳修斯定理最早是发表于他在1862年的第六份调查报告《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em of the Equivalence of Transformations to Interior Work》。克劳修斯想要找到熵和系统中热量流动(dQ)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一热力学循环中,系统的热可以转换为功,而功也可以转换为热。克劳修斯认为“热力学循环中所有转换的代数和只能小于零,或者特殊条件下等于零。”转言之,对于所有循环且可逆的过程,下式恒成立:其中:然后,克劳修斯又进了一步,确定对于任何可能的,可逆的或者不可逆的周期性过程,下面的等式都是正确的,这个等式是“克劳修斯不等式”。现在已经知道,克劳修斯不等式和熵之间必定有一种关系。循环中添加到系统的熵S的数量定义为:正如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说,已经确定了熵是一个状态函数:它只取决于系统所处的状态,而不取决于系统到达那里的路径。这与作为热量(δQ)和作为功(δW)添加的能量的量相反,它们可以根据路径而变化。因此,在循环过程中,循环开始时系统的熵必须等于循环结束时的熵。在不可逆的情况下,熵会在系统中产生,为了使系统回到原始状态,必须提取比所增加的更多的熵(∆S<0)以使系统恢复到原始状态。在可逆情况下,不会产生熵,熵的加入量等于提取的量(∆S=0)。

相关

  • 聚合物有机聚合物(英语:Polymer)是指具有非常大的分子量的化合物,分子间由结构单位(structural unit)、或单体由共价键连接在一起 。 这个聚合物(polymer)是出自于希腊字:polys代表的是多,而
  • 理学硕士理学硕士(拉丁语:Magister Scientiæ;英语:Master of Science;缩写为 M.S. 或 M.Sc.),是在一些国家中颁发给学习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硕士级课程的学位。在美国教育中,理学硕士一般仅
  • 甲氧氟醚甲氧氟醚(INN),商品名Penthrane,是种在1970和80年代相当流行的卤代醚全身麻醉药。本化合物由威廉·穆勒(William T. Miller)在曼克顿计划的技术积累之上于1948年首次合成。甲氧氟
  • Pu钚的同位素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葡萄酒酿制葡萄酒酿制为生产葡萄酒的过程,包含从最初选择葡萄种类或者其他农产品作为酿酒原料,一直到最终将酿出的酒装瓶为止。虽然大多数葡萄酒都是由葡萄酿造而成,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水果
  • 金属碳化物碳化物是碳与电负性比它低的或和它相近元素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碳化物一般按以下标准分类:此外,二元碳化合物还有:碳化物的例子有:其他参见Category:碳化物。
  • 东洋世界东洋,或称东瀛,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东方的海洋”,在现代中文主要做为日本的别称,但在其他汉字文化圈语言则有不同的用法。在现代中文,“东洋”一词主要表示“日本”,偶尔也用于表示
  • 胡笙侯赛因(阿拉伯语:حسین‎)是阿拉伯语的常用人名。意思包括善和帅。侯赛因可以指以下的人物:
  • 恋鼻恋鼻(英语:Nose fetishism、nose partialism或nasophilia)是一种对人的鼻子产生特定的偏好的恋物癖形式,这包括认为特定的外观(例如形状或大小)或特定区域(例如鼻梁或鼻孔)是具性吸
  •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英语: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方法(含随机游走蒙特卡洛方法)是一组用马氏链从随机分布取样的算法,之前步骤的作为底本。步数越多,结果越好。创建一个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