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

✍ dations ◷ 2025-09-07 01:46:17 #肝细胞
肝细胞(hepatocyte(hepato-意为肝,-cyte意为细胞))是肝脏实质中的一类多边形的腺上皮细胞。肝脏细胞直径在20-30um之间,使用H&E染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细胞质整体嗜酸性并含有嗜碱性颗粒、细胞核大而圆、核仁大且染色体着色浅。肝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强,常可见到含2个核的细胞,甚至有细胞是8倍体乃至16倍体。肝细胞位于肝小叶(hepatic lobule)中。肝小叶是肝实质被结缔组织分隔成的肝区域,肝小叶中央是一条中央静脉,肝细胞则在中央静脉的法向平面上呈放射状排列成肝板,相邻肝板之间有为肝细胞输送营养的肝血窦(英语:Sinusoid_(blood_vessel))。相邻肝细胞之间会有局部细胞膜内凹,形成胆小管,接缝处以紧密连接相连,以确保管腔的密闭性。肝细胞外形呈立方体形,直径约为20-30微米。在光镜下观察经过H&E染色的肝细胞切片可见肝细胞核呈圆形且体积大,细胞质整体为嗜酸性,但有嗜碱性的颗粒。肝细胞核中核仁大、染色质着色较浅,提示肝细胞核中异染色质较少,基因表达活跃。肝细胞拥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快速分裂。肝细胞常可见到多倍体,比率则随物种不同而异,如大鼠肝细胞多倍体的比率可达8至9成,成人则约3至4成。肝细胞一般含有2个核,且有部分肝细胞为8倍体甚至16倍体。根据统计,成人肝脏内有30-40%的肝细胞系4倍体以上的多倍体。 肝细胞的细胞质中,滑面内质网(SER)、溶酶体和核糖体(Ri)、糙面内质网(RER)以及高尔基复合体(GC)均十分丰富。为了维持肝细胞的高代谢率,肝细胞内线粒体(Mi)数目很多,因此常常作为获取线粒体的素材。另外,肝细胞内还有一定数目的包涵体,内含脂肪、糖原等。肝细胞有三个不同的功能面:血窦面、细胞连接面、胆管面(均以指向的面而得名),其中血窦面和胆管面有发达的微绒毛,以实现快速的物质交换。肝细胞能借助发达的滑面内质网实现药物代谢等代谢、解毒作用。同时,肝细胞还能合成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胆汁也是由肝细胞分泌。此外,肝细胞的蛋白合成活动也比较旺盛,可以合成血清白蛋白等蛋白质。在肝脏受损等情况下,肝细胞能迅速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快速分裂。

相关

  •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或对立基因、对应基因(英语:allele),是染色体内的基因座的DNA序列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各种变化形式称为等位基因,其在细胞有丝分裂时的两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座是对应排列
  •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且被脊椎保护;是源自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脊髓主要负责躯干和四肢的反射动作,及传送脑与外周之间的
  • 里海里海(阿塞拜疆语:Xəzər dənizi,波斯语: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دریای خزر‎,俄语: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哈萨克语:Каспий теңізі,土库曼语:Haza
  • 石房蛤毒素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是一种极强的神经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T)。石房蛤毒素首次分离于帘蛤科的石房蛤体内,并由此得名。石房蛤毒素实际上是一些藻类和蓝细
  • 浆膜浆膜可以指:
  • 主宾动语序凡是在句子中,主语(S)、宾语(O)、动词(V)按照“主-宾-动”的顺序排列,这种语序就是主宾动语序(SOV,Subject–Object–Verb)。在众多的自然语言中,此种语序为最常见者。语序为SOV的语言倾
  • 阿昔替尼阿昔替尼(Axitinib,研发代号AG013736,商品名Inlyta,中文商品名英立达)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辉瑞研发。 在动物(异种移植)模型中,它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在肾细胞癌(RCC)和
  •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海因里希·奥托·威兰(德语:Heinrich Otto Wieland,1877年6月4日-1957年8月5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终生致力于面对天然产物的有机化学研究,成功分离出多种毒素与生物碱。因对胆汁酸
  • 柠檬酸盐柠檬酸,化学式为 C6H8O7,(英语:Citric Acid,亦称为枸橼酸)它包括3个羧基(R-COOH)基团。是一种中强度有机酸,这是自然在柑橘类水果中产生的一种天然防腐剂,也是食物和饮料中的酸味添加
  • 二苯基甲酮二苯酮(也称二苯基甲酮)是一种具有分子式(C6H5)2CO的有机化合物,可简写为Ph2CO。二苯基甲酮作为二芳基酮的母核,是有机化学重要的合成中间体。二苯甲酮可作为光敏引发剂而应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