掸邦共和国

✍ dations ◷ 2025-11-06 00:50:26 #1993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996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短命国家,已不存在的亚洲共和国,缅甸历史

殖民时期:

现代:

掸邦共和国是指1993年至1996年期间在缅甸掸邦境内,由坤沙为首成立的一个军事政权。

1985年3月,坤沙“掸族联军”与其他两支掸邦武装合并为“掸邦人民联合军”,并成立了“掸邦革命政府”,坤沙任联合军司令。掸邦人民联合军控制了400公里长的缅泰边界,辖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到1989年,坤沙武装的总兵力达到了2.5万人,其中野战部队1.2万人,掸邦人民联合军也改名为“蒙泰军”。此时,坤沙牢牢控制军 队的指挥权和财权,并在1991年接任“掸邦革命政府”主席一职。1993年12月12日,被外界称为毒品大王的蒙泰军领导人坤沙,宣布掸邦脱离缅甸联邦独立,正式成立“掸邦共和国”,并颁布了《掸邦共和国临时宪法》,首府设在贺蒙(英语:,或译为贺猛、洪孟),坤沙自任总统和军队总司令,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并以“掸邦人民精神领袖”自居。因此举触犯了缅甸军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底线,自1994年5月起,缅政府军、佤联军与泰国政府合作,对坤沙“掸邦共和国”发动了近20年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使坤沙集团遭到沉重打击。而“掸邦共和国”也发生严重内讧。1995年5月10日,坤沙集团发生分裂,掸族头人昭衮姚(英语:,或译为甘约,岗耀)率近3000人出走,并在缅东北部地区打出了“掸邦民族军”(英语:,缩写:SSNA)的旗号。随后“掸邦共和国”总理又出走,坤沙不得不先后辞去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的职务。到1995年12月,佤联军和缅军对掸邦军形成了合围之势。关键时刻缅甸政府军施展了和平劝降的手段,加速推进与坤沙秘密接触,劝其交出武装换取和平。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1996年1月5日,即缅甸独立日的第二天,坤沙最终同意无条件缴枪投降。坤沙的掸邦军于1月18日,率领麾下将士举行缴枪仪式,向缅甸政府投降,然后搭乘直升机,飞往仰光。此后,坤沙便隐居于仰光。

相关

  • 文字史文字的发展是渐进发展的,在文字发展出来之前,已有许多的原始文字(英语:Proto-writing)出现,这些原始文字处于从无文字向有文字的过渡阶段,它们和文字最大的差别在于这些符号通常不
  • 咬指甲咬甲癖是在紧张、压力、饥饿或无聊状态下啃咬指甲或趾甲的习惯性行为。有时也是心理或情绪失控的症状。这是一种强迫性、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习惯,患者有时无法或难以意识到自
  • 叔丁硫醇叔丁硫醇是一种有机硫化合物,化学式为(CH3)3CSH。它可以用作天然气的增味剂,或用作调味剂。有多篇文章将叔丁硫醇列为烘培马铃薯的微量气味成分之一,但由于叔丁基化合物在自然
  • 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阿拉伯语:عبد العزيز بوتفليقة‎,法语:Abdelaziz Bouteflika,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 阿布奎基阿尔伯克基(英语:Albuquerque;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一语双关双关语,又称一语双关,是一种修辞方法,存在于各种自然语言中,是把词语真正的含义模糊化。双关语在一句话中会有很多种意思,使同一个句子可以理解成两种或多种截然不同的意思。利用
  • 阿诺尔德·索末菲阿诺尔德·索末菲(德语:Arnold Sommerfeld,全名Arnold Johannes Wilhelm Sommerfeld,1868年12月5日-1951年4月26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与原子物理学的开山始祖之一。他发现了精
  • 棒球帽棒球帽是一种帽子。通常没有边,前端有一个遮阳板可挡住阳光以达到防晒的效果。源起于棒球比赛的一部分,在比赛中有遮蔽阳光效果,由于美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已经成为世界流行文化的
  • 南弗莱县坐标:8°41′S 142°14′E / 8.683°S 142.233°E / -8.683; 142.233南弗莱县(South Fly District),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县份之一,位于新几内亚岛西南部,由西部省负责管辖,首府设于
  • 荒木村重荒木村重(1535年-1586年6月20日、天文4年-天正14年5月4日)是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利休七哲之一。幼名十二郎,后改称弥介(另一说法为弥助),先祖是藤原秀乡。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