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炸药

✍ dations ◷ 2025-07-24 14:56:17 #弹药,爆炸武器,反坦克武器,导弹,武器

串联炸药(英语:Tandem-charge),或称双重炸药(dual-charge)指的是拥有两次以上起爆的爆炸物或投射物的武器。串联战斗部(Tandem-charge Warhead)指的是使用串联炸药作为投射物战斗部的弹药战斗部种类。

串联炸药是对抗反应装甲的一种有效途径 。使用串联战斗部的反坦克武器在攻击装甲目标时,先通过前部较弱的炸药引爆或炸开反应装甲使其失去效用,为后续主战斗部打开通道。这样一来紧随其后的主战斗部便能从同一位置直接攻击装甲目标。通常情况下在反应装甲被破坏后,目标剩余防护只有常规装甲板,因此弹药击穿目标装甲的概率得以大大提高。

串联战斗部有一定局限性,仅在攻击装备爆炸反应装甲(ERA,或称主动反应装甲)时有效,攻击装备非爆炸性反应装甲(NxRA)的目标时会由于第一级战斗部并不能为主战斗部打开缺口,而其爆炸反而会对主战斗部的飞行、药罩形状产生不良影响,因而降低整体攻击效果。

在RPG-7发射器采用的PG-7VR(英语:PG-7VR)火箭推进榴弹和更现代化的 RPG-29采用的PG-29V火箭推进榴弹中均采用了串联战斗部,不过由于在冷战期间西方国家面对的苏军坦克普遍装备了反应装甲,实际上全球都在针对性研发使用串联战斗部的装备。西方国家使用此技术的装备有美军开发的BGM-71 “陶”式导弹,FGM-148 “标枪”导弹,英军开发的“硫磺石(英语:Brimstone_(missile))”空对地导弹和瑞典研发的MBT LAW反坦克导弹。

使用串联炸药也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弹头对各类掩体、建筑物结构的破坏效果。使用单次爆炸的炸药时,爆炸将发生在结构外部,产生的冲击将沿着结构外沿传播,使得大部分爆炸威力逸散到空中,而采用串联式侵彻战斗部后,前一级战斗部将破坏目标的外部,使得后一级能够进入结构内,并在内部爆炸,因而显著增强对结构的破坏力。使用多级串联战斗部亦可显著提升钻地深度。

目前装备的钻地武器(英语:Penetration (weaponry))大多使用重力方法完成对地侵彻——即使用配重使弹药接近垂直砸向目标并在合适的时机引爆,以完成钻地破坏任务。这种方式要求投弹飞机尽可能接近目标上空,而目标有可能拥有严密的防空火力保护,这将给执行任务的战机及其飞行员带来极大危险。目前此类武器的发展趋势之一便是使用带有串联侵彻战斗部的巡航导弹,在目标防区外投放执行破坏任务。BROACH(英语:BROACH)弹头便是一个实例。

相关

  • 竹桃霉素竹桃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抗生素由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合成,其抗菌谱与红霉素相同,但抗菌能力较红霉素弱。竹桃霉素与红霉素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
  • Kr3d10 4s2 4p62, 8, 18, 8蒸气压第一:1350.8 kJ·mol−1 第二:2350.4 kJ·mol−1 第三:3565 kJ·mol主条目:氪的同位素氪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Kr,原子序数是36,是一种无色
  • 食物安全五要点食物安全五要点(英文:Five keys to safer food manual)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有关食品安全的要注意的五个要点。 包括了保持清洁(keep clean),生熟分开(separate raw and cooked),煮熟
  • 拉普拉斯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侯爵(法语: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1749年3月23日-1827年3月5日),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的工作对天体力学和统计学有举足轻重的发展。1749
  • 明英宗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宣宗朱瞻基长子,生母孝恭章皇后,景泰帝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是明朝的第6位和第8位皇帝;最初使用正统(1436年-1450年)年号,复辟
  • 舒尔哈齐舒尔哈齐(满语:ᡧᡠᡵᡤᠠᠴᡳ,穆麟德:Šurgaci,太清:Xurgaqi,又译舒尔哈赤或速尔哈齐,1564年-1611年),爱新觉罗氏,号“达尔汉巴图鲁”,清显祖塔克世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
  • 虎猫(L. pardalis)虎猫(学名Leopardus pardalis),又名美洲豹猫,是产于南美、中美和墨西哥以及美国最南端、加勒比地区的野生猫科动物。体长可达100厘米,尾长45厘米,体重10-15千克,是虎猫属中体型最大
  • 龙门车辆基地龙门车辆基地(朝鲜语:용문차량사업소/龍門車輛事業所*/?)是韩国铁道公社位于京畿道杨平郡的一个车辆段,在中央线附近,连接龙门站。这个车辆段主要用于首都圈电铁中央线的321000系
  • 韩侍桁韩侍桁(1908年3月2日-1987年),原名韩云浦,笔名侍桁、东声、索夫等,男,天津人,中国现代文学评论家、翻译家。韩侍桁早年毕业于天津同文书院,曾留学日本。1930年参加“左联”,次年执教于
  • 斯特凡·索菲扬斯基斯特凡·安托诺夫·索菲扬斯基(Stefan Antonov Sofiyanski) (保加利亚语:Стефан Антонов Софиянски) (1951年11月7日-) 保加利亚民主力量联盟领导人。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