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普苏丹

✍ dations ◷ 2025-04-04 07:43:47 #提普苏丹
蒂普苏丹(Tipu Sultan,1750年11月20日-1799年5月4日),一译提普苏丹,本名Sultan Fateh Ali Tippu,南印度迈索尔王国苏丹海达尔·阿里(英语:Hyder Ali)之子。其父阿里去世后成为迈索尔苏丹(1782年至1799年)。蒂普因以诗作而闻名,为虔诚的穆斯林,对其他宗教很宽容,比如让法国人建起了迈索尔第一座教堂。在第二次昂格鲁迈索尔战争(英语:Second Anglo-Mysore War)中,他协助父亲阿里打败了英国的入侵,并与英签订芒格洛尔条约(Treaty of Mangalore);但第三次和第四次昂格鲁迈索尔战争,与英国、特拉凡哥尔联军交战以失败告终,1799年5月4日,在斯赫里朗格阿帕特塔纳保卫战中阵亡。

相关

  • 相对风险在流行病统计学中,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是指在暴露在某条件下,一个(产生疾病的)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对风险概念即是指一暴露群体与未暴露群体发生某事件的比值。 若将暴露群体写
  • 犹太教灯台犹太教灯台(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JAK激酶JAK激酶(英语:Janus kinase,缩写JAK)是一个细胞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介导细胞因子产生的信号,并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传递下去。它们最初被命名为"just another kinase"1和2(因
  • 极性在化学中,极性(polarity),是指一个共价键或一个共价分子中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如果电荷分布得不均匀,则称该键或分子为极性;如果均匀,则称为非极性。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溶解性、
  • 启(前2084年-前2006年),姒姓,名启,是中国夏朝第二任君主。治水英雄的禹的儿子,母亲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据《竹书纪年》,启在位39年,78岁驾崩。相传禹
  • 集合城市组合城市(conurbation),又叫“集合都市”,是指多个邻接的都市随着都市规模的发展,跨过行政区划的界限发展为一个都市区的状态。这一概念由帕德里克·杰德斯在1915年提出。随着工
  • 信徒信徒是对一种事物的崇拜和遵从的行为。信徒有宗教上的,有政治理论上的,有对某种理念、传说或神迹的。但是信徒的普遍的意思是信仰某一宗教的人的称呼。
  • 颞骨颞骨(英语:temporal bone),构成人体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共两块。左右各一。位于颅骨两侧。上有称为内耳门的开口。颞骨的位置(显示为绿色)。动画。颞骨的形状(左)。颅骨。蝶骨
  • 虎头蜂见本文虎头蜂属(Vespa)又称胡蜂属,在台湾以及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俗称虎头蜂,以其外形及大颚而得名,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昆虫,通常虎头蜂会攻击巨大的生物,狗,动物。虎头蜂体色鲜明通
  •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或Educational progressivism)是一个开始于19世纪后期的教育运动,它是一种信仰:教育必须依据的原则是,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最好的学习是在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