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台事件

✍ dations ◷ 2025-02-23 19:57:30 #青瓦台事件
青瓦台事件(又称一二一事件、金新朝事件)是指在1968年1月21日,31名北朝鲜的特种部队人员越过军事分界线,企图入侵韩国青瓦台行刺韩国总统朴正熙的事件。1968年1月13日,朝鲜民族保卫省(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민족보위성)侦察局124部队,得到朝鲜人民军侦察局局长金正泰的“袭击青瓦台,暗杀主要政府人士”指令。31名124部队人员伪装成韩国国军军人,在1月18日午夜越过军事分界线,成功潜入韩国首都汉城(现称首尔),但经过清云洞时被韩国警察揭穿身份(他们穿着黑色胶鞋,韩国国军从未配发,反倒是朝鲜人民军军人穿着此鞋)。124部队人员向警察丢掷手榴弹,用机枪扫射。有辆公车驶入该路段时遭到手榴弹的攻击,使车内多人死伤。韩国军警宣布紧急警戒状态后向现场派兵,在现场逮捕124部队人员金新朝,并射杀5名124部队人员。韩国军方搜索其余124部队人员的行踪,并在此过程中射杀24名124部队人员。直到1月31日,整个行动结束。韩国军方认为,最后1名124部队人员已逃往朝鲜。在此事件中,有68名普通民众中枪身亡,另有若干民众负伤,在现场指挥的钟路警察署署长崔圭植殉职。金新朝向警方投降,事件结束后留在韩国,并在首尔浸礼会神学校学习后成为一名牧师。生还者中仅朴在京成功逃回朝鲜。虽然这次事件以“未遂”结束,但朴正熙以“韩朝局势进入紧张状态”为理由宣布“国家安保优先主义”,成了镇压工会和韩国民主运动的主要依据。而此事件促成韩国军方创立乡土预备军的契机。韩国方面为了报复,组建特种部队“684部队”企图暗杀金日成。但是684部队组建不久之后,两方局势便渐趋缓和,暗杀计划随后中止;684部队人员之待遇与处境随之恶化,甚至有生命威胁。684部队人员为抗议当局政策,在杀害看管他们的教官群后,在京畿道郊区劫持一辆公车企图至首都向总统陈情,但在途中遭遇大批军警围堵,交火后不敌,全员引爆手榴弹自尽。1972年7月4日,韩国与朝鲜签署《南北共同声明(日语:南北共同声明)》,金日成会见了当时为签署宣言而访问朝鲜的韩方代表李厚洛(时任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日成声称,青瓦台事件是朝鲜人民军的“极端主义者”所为,他根本“毫不知情”。

相关

  • 内皮内皮细胞或血管内皮是一薄层的专门上皮细胞,由一层扁平细胞所组成。它形成血管的内壁,是血管管腔内血液及其他血管壁(单层鳞状上皮)的界面。内皮细胞是沿着整个循环系统,由心脏直
  • 电网频率家用电源规格会按地区而有不同,但一般来说,电压值通常在100V到240V之间,而最常见的频率值是50Hz和60Hz。部分国家的境外属地的数据与其母国差异很大,因此另外列出而不和母国放在
  •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奥德里西亚 前460年–46年罗马时期 46年–681年旧大保加利亚 632年–668年第一帝国 681年–1018年拜占庭保加利亚 1018年–1185年第二帝国 1185年–1396年奥斯曼帝国统治 13
  • 詹姆斯一世詹姆斯一世(James I of Scotland,1394年12月10日-1437年2月21日),是15世纪苏格兰王国的君主、诗人,罗伯特三世之子。詹姆斯是斯图亚特王朝第一任真正试图掌握政权的君主,少年时被长
  • 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缩写 SCID),泛指一群罕见的先天遗传性疾病,患者因为免疫功能缺乏,导致严重的重复性感染,来源包括细菌、病毒及霉菌。若未
  • 亚历山德罗·伏特电池 甲烷 伏特 电势物理学亚历山德罗·朱塞佩·安东尼奥·阿纳斯塔西奥·伏打(意大利语: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1745年2月18日-1827年3月5日),意大利物理
  • 周卫健周卫健(1953年3月23日-),出生于贵州贵阳,籍贯河南南乐,中国第四纪地质学家。出生于贵州贵阳,籍贯河南南乐。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6年
  • 刮胡刀刮胡刀,亦称为剃须刀,是用来刮胡须的刀,最早在1800年出现,但是由于使用上容易伤人,需要抹上刮胡泡软化胡渣以便刮除。金·坎普·吉列改良刮胡刀,使刮胡刀在使用上更安全,并于1903年
  • 江淮省江淮省(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三十一年三月十七日,1905年1月27日至4月21日),是清朝末期1905年初清政府从江苏省析置江南江淮扬徐海通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江宁布政使司)辖境短暂
  • 内格罗河内格罗河(西班牙语:Río Negro)是阿根廷的河流,河道全长635公里,集水区面积132,275平方公里,由利迈河和内乌肯河汇流而成,流经内格罗河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最终注入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