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

✍ dations ◷ 2025-05-16 18:45:13 #折纸
折纸是折或叠纸张的艺术,把纸张折出各种特定的形状和花样,可能是一张纸的作品,也可能是二张以上纸张作品。折纸只需要透过折叠的技巧就可以创造出复杂精细的设计。折纸设计,一般而言由正方形的纸张折成,有些折叠者也会用非正方形的纸张。有一说指,日本的传统折纸早见于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但当时这门传统手艺并不严谨,制作时间中甚至会运用到剪纸。另外,长方形、圆形、三角形以至其他形状的纸张都能够用来制作折纸作品。另外一种折纸则是指必须使用张完整的正方形纸,并且不能包含切割、剪裁、撕开或用黏胶黏贴。研究认为折纸源自中国,并在近代日本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中国历史中,折纸主要是儿童用作消遣时间和祈福(或办丧事场合)的一门传统艺术。后来经日本折纸创作家吉泽章加以改良,使之创新。他提出了湿折法,并与美国人山姆·兰德列特(英语:Sam Randlett)发明了吉泽章-兰德列特图解折纸记号系统。自1960年代起,出现许多不同种类的折纸技巧和相关研究活动,又被称为“现代折纸”。从组合式折纸和传统作品为基础,衍生出各式各样的折纸类型和设计方式。虽然几乎所有薄片状材料都可以折叠,但材料的选用会直接影响折叠的效果,以至模型的最终外型。标准影印纸(70–90 g/m²)适用于简单的折叠,例如鹤和水弹。较重的纸(100 g/m²或以上)适用于湿折。湿折法可替模型塑造较立体并能够持久的造形,因为湿水部分干后会变得坚硬。特别的折纸用纸(英语称作“kami”,即日语“紙”)通常以预先包制的方形纸的形式售卖,各种尺寸由2.5至25厘米或更大不等。常见的折纸用纸是一面有色,一面白色的;不过,双面颜色或有图案的色纸亦见于市面,这些最适合双色作品。至于较轻或较薄的折纸用纸,则可适用更广的作品范围。有衬铝箔纸,顾名思义,是一张与薄纸张胶合的金属薄片。某些折纸爱好者也会自制所谓“合成纸”,也就是将铝箔与薄棉纸胶合起来使用。最近几年,折纸基本技巧的运用除了传统的“伞形折法”以外,“蛇腹‧段折法”也被普遍运用。“蛇腹‧段折法”最成功的表现者应属日本之北条高史,其创作之折纸作品原创性极高,可惜后来者之作品复杂度虽高,但创意显然不如北条氏,且形式逐渐僵化。利用经纬排列的正方形格眼(格数多为2和3的倍数)及45度的转折,使许多折纸模型(造型)的实现可能性大幅度提高。折纸的学习与研究涵盖数学的不同范畴。譬如,平面可折性的问题(一件起绉的形态能否折成二维模型)是重要的数学研究主题。值得注意的是,纸张面上的所有点展现零高斯曲率,而仅仅沿零曲率的线条自然地折叠。但是,沿曲率不起折痕的纸张面,可透过湿纸张或手指实现,并不展现这限制。硬式折纸的问题(“若用薄金属板取代纸张,而折线中有节点,我们能否仍旧折出模型?”)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举例,三浦公亮提出的硬式折叠──三浦折叠(ミウラ折り)已应用于为太空人造卫星部署大型太阳电池板的阵列。工艺折纸,又称“折纸设计”。

相关

  • 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拉迪诺语:Baruch de Spinoza,拉丁语: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斯宾诺莎的祖先是居
  • 布龙菲尔德伦纳德·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 1887年4月1日-1949年4月18日})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语言学家。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领导了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发展。他1933年出版的教科书具
  • 水上旅游水上旅游是在假日或闲暇时间通以船作为工具在水上游玩的一种旅游方式,水上旅游有船岸互动、消费链长和特色项目附加值高等特点。在中国水资源比较发达的地区水上旅游比较受欢
  • 旧约《旧约圣经》是基督教对《圣经》全书的前一部分的常用称呼。旧约圣经原是犹太教主要经籍《塔纳赫》。根据考古的研究,《圣经》本身显示《旧约》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开
  • 椰子椰(学名:Cocos nucifera)是棕榈科椰属的唯一种大型植物,椰子是椰树的果实,是一种在热带地区很普及的果实。椰子树的普及也在于其果实椰子可以在海中随风浪漂流上千公里后落地生根
  • 莱茵河莱茵河(德语:Rhein;瑞士德语:Rhy;法语:Rhin;荷兰语:Rijn;罗曼什语:Rein;英语:Rhine)是一条欧洲国际河流,发源于瑞士格劳宾登州的阿尔卑斯山区,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和法国,最终于荷
  • 维和维持和平(英语:Peacekeeping)的活动,旨在创造有利于维持持久和平的条件。经研究发现,维和能减少战场上平民的死亡,并降低再次引发战争的风险。
  • 三磷酸脱氧胞苷去氧胞苷三磷酸(Deoxycytidine triphosphate,dCTP)是核苷三磷酸的一种,也是可用来合成DNA的原料之一。含有五碳糖、磷酸根,以及胞嘧啶。
  • 罪惟录《罪惟录》,原名《明书》,作者查继佐,为明朝—南明史事的纪传体史书。传世唯有一部,齐鲁书社对其进行点校。查继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始修明史,易稿数十次,初名明书,因牵连庄廷鑨私
  • 田中耕一田中耕一(日语:田中 耕一/たなか こういち Tanaka Kōichi ?,1959年8月3日-),是一名日本化学、工程学家,任职于京都岛津制作所(日语:島津製作所)。日本学士院会员。文化勋章表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