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央斯基

✍ dations ◷ 2025-08-13 21:16:56 #1905年出生,1950年逝世,美国天文学家,捷克裔美国人,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校友,奥克拉荷马州人,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射电天文学家

卡尔·吉德·央斯基(英语:Karl Guthe Jansky,1905年10月22日-1950年2月14日)是一位美国无线电工程师,也是无线电天文学先驱。他于1932年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这一发现标志着无线电天文学诞生。为了纪念他做出的贡献,1973年8月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五次大会上,射电天文小组委员会通过决议,使用“央斯基(Jansky)”作为天体射电流量密度的单位,简写作“央(Jy)”,并且纳入国际物理单位系统。

卡尔·央斯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奥克拉荷马州,他的父亲西里尔·央斯基是奥克拉荷马大学工程学院院长。西里尔·央斯基是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捷克移民,16岁开始担任教师,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电气工程教授的身份退休。他对物理学具有浓厚的兴趣,这种特质也传递给他的儿子卡尔·央斯基。

卡尔·央斯基的母亲尼尔森·莫罗具有法国和英国的血统。卡尔的弟弟西里尔·央斯基小他10岁,帮助他建立了一些美国国内最早的无线电发射器,包括在威斯康辛州和明尼苏达州。

1927年,卡尔·央斯基进入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就读,并顺利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28年,他加入了位于新泽西州蒙茅斯县贝尔实验室。央斯基担任无线电工程师,工作是调查背景噪声来源,它可能会干扰无线电传输。

央斯基在贝尔实验室设置天线,用来接收频率为20.5兆赫兹(波长约14.6米)的无线电波。它被安装在转盘上,可以让它朝向任何方向旋转,因此被称为“央斯基的旋转木马”。它的直径大约为100英尺,高20英尺。借由旋转放置于4组福特T型车上的天线,可以精确定位接收到的信号方向。

在记录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号数个月后,央斯基最终将背景噪声归类成三种类型:附近的雷雨、遥远的雷雨,来历不明的淡淡嘶嘶声。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调查第三种类型的背景噪声,发现其强度每天都会涨落一次。

卡尔·央斯基初步推测该噪声来自太阳辐射。然而几个月后,该最强的噪声号源开始远离太阳的位置。卡尔·央斯基也确定信号的重复周期为23小时56分钟,刚好是地球相对于宇宙的自转时间(恒星日),而不是太阳日(24小时)。央斯基认为它来自于银河系中心,而人马座方向的讯号源是最强的。

他的发现受到广泛宣传,出现在1933年5月5日的《纽约时报》上。他于1933年也出版了经典论文《明显的外太空电子干扰源头》。卡尔·央斯基想更详细的进一步调查银河系的无线电波。他随后提交了一份建议书,想要贝尔实验室建立一个直径30米的碟形天线,它拥有更高的灵敏度,更能够仔细的观测该讯号源。然而贝尔实验室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检测该辐射源不会对穿越大西洋的通信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央斯基后来重新分配至另一项工作计划,于是未能进一步研究。

卡尔·央斯基一直居住在新泽西州,1950年由于心脏病去世。

曾经一些科学家对于央斯基的发现感到兴趣,但是无线电天文学领域仍然处于停滞状态好几年,部分原因是由于央斯基缺乏正规的天文学家训练。他的重大发现刚好遇到经济大萧条,故天文台不愿进行任何新的研究项目。

央斯基的发现对于无线电天文学有很大的影响:无线电工程师格罗特·雷伯在伊利诺伊州建造一个无线电望远镜,并重做了卡尔·央斯基早期的工作。约翰·丹尼尔·克劳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开始进行无线电观测。

为了纪念卡尔·央斯基的贡献,射电天文小组委员会在1973年8月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五次大会上,通过决议使用“央斯基(Jansky)”作为天体射电流量密度的单位,简写作“央(Jy)”,并且纳入国际物理单位系统。月球上的撞击坑央斯基(Jansky)也以他来命名。

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博士后奖学金计划被命名为卡尔·央斯基计划 。此外,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每年颁发扬斯基奖 。2012年1月10日,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甚大天线阵(VLA)被重新命名为卡尔·央斯基甚大天线阵,以纪念他对于无线电天文学的贡献。央斯基原先使用的天线装置目前位于贝尔实验室场区,并设置有纪念牌。

央斯基噪声以卡尔·央斯基来命名,指的是宇宙发射出的高频噪声干扰。


相关

  • 维琴尼亚·萨提尔维琴尼亚·萨提尔(英语:Virginia Satir)(1916年6月26日-1988年9月10日)是一名来自美国的家族治疗先驱,她原先是一名教师、社会工作者,后开创并发展了属于自己的萨提尔模式(The Satir
  • 国际人道法国际人道法(法语:Le droit international humanitaire - DIH)是规制武装冲突中行为的法律(战时法)。它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支,旨在保护不再参与敌对行动的人并限制和规制战斗员所能够
  • L波段1 2 3 4 5 6 7 8 9 10 11ELF SLF ULF VLF LF MF HF VHF UHF SHF EHF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HF VHF UHF L S C X Ku K Ka Q V W根据IEEE 521-2002标准,L波段是指频率在1-2
  • 2014年信息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IOI),是面向中学生一年一度的信息学科竞赛。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于1989年在保加利亚的布拉维茨举行。
  • 存储区域网络存储区域网络(英语:storage area network,缩写作 SAN)是一种连接外接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的架构。人们采用包括光纤通道技术、磁盘阵列、磁带柜、光盘柜的各种技术进行实现。该架构
  • Hydrastine北美黄连碱(Hydrastine)是一种生物碱,分子式C21H21N1O6,1851年由Alfred P. Durand发现。其水解得白毛莨分碱(英语:hydrastinine)的反应在1910年代曾为拜耳公司合成止血药的一项专利
  • 陈田陈田(1855年-?),字松珊,贵州省贵阳府贵筑县(今贵州省贵阳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十二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五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次年,任国史馆协
  • 达布尼·柯尔曼达布尼·华顿·柯尔曼(英语:Dabney Wharton Coleman,1932年1月3日-)是一名美国演员。在超过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柯尔曼于多部电影中饰演过角色,例如《火烧摩天楼》(1974年)、《朝九晚
  • 上帝保佑拉脱维亚《上帝保祐拉脱维亚》(拉脱维亚语:Dievs, svētī Latviju!)是拉脱维亚的国歌。作曲人及作词人皆为卡尔利斯·包马尼斯(Kārlis Baumanis,1834年–1904年)。歌曲及歌词由卡尔利斯
  • 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马其顿语: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也是北马其顿共和国的